好的教育润物细无声,体现在平时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很多时候,不是孩子太难管,而是我们错过了教育孩子的地点以及时机,才使得教育效果事倍功半。
厨房
估计很多家长一听到厨房这个词,就想让孩子离得远远的吧。里面乌烟瘴气的,既有明火,又有刀具,烫到孩子、伤到孩子怎么办?
于是,很多孩子就顺理成章的享受端上来的饭菜,也自然而然的被喂成了“白眼狼”。
这就是我们家长经常掉进去的一个“爱的误区”:我们太爱孩子,舍不得让孩子做一点脏活、累活,舍不得孩子受一点委屈。这样反而会害了孩子,阻碍孩子成长。
而厨房,其实是个教育孩子的好地方。
1.孩子更有责任感
想想你平时在做家务时,孩子是不是总想过来帮帮忙。而这时候,大多数妈妈是怎么做的?
要么说一句:“你怎么能干这个呢?伤着了怎么办?去玩吧~”这样只会让孩子更加“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要么说一句:“你还不够添乱的呢,这里用不着你!你就在那里好好玩你的吧!”结果让孩子觉得自己被嫌弃了……
每个人都有“被需要”、“被使用”的心理渴求,这证明我们在别人眼中是有用的、有价值的、不可缺少的,这也是一个人自信、自尊的来源。
对孩子来说,你时常交给他一些力所能及的小活儿,时常使唤一下他,比如帮忙在厨房摘摘菜,洗洗碗,随着年龄的增长甚至都可以煮些简单的饭。
这样才能激发他内心小小的责任感,让他感到自己在家里也是很重要的,也就慢慢建立起了自信和自尊。
2.孩子更能体会爸妈的辛苦
孩子如果不进厨房看看,就永远也不知道他所吃到的美食是怎么出来的。
他不知道,妈妈在厨房里转的像个小陀螺,忙得恨不得有好几个分身;他不知道,妈妈切菜的时候甚至伤到了手;他不知道,妈妈被油烟呛得直流眼泪……
如果看不到这一切,孩子还以为现在的美好生活都是他应得的,是自然而然产生的。
父母爱孩子天经地义,但是爱,不应该成为过度保护。
你要让孩子在厨房常转转,体会到父母的不容易,让他常怀一颗感恩之心,珍惜父母给他的美好生活,进而更努力的去过好他自己的生活。
别看厨房是个不起眼的地方,这里面教育孩子的学问可大着呢~
3.懂得合作、学会配合
只有一个厨房,一套厨具,要想早点吃上香喷喷的饭,默契配合必不可少。
比如你在清理鱼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先把大蒜、生姜等调料备好;
或者你在洗剥毛豆的时候,就可以让孩子先去摘小青菜;
再比如,你炒的菜快出锅了,你可以让孩子把盘子准备好……
这样清楚的明确分工,能让孩子学会统筹时间。
在合作的过程中,孩子能感觉到自己有价值,是被需要的,这对于孩子的信心大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