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变成什么样子,在孩子眼中你都是好家长

作者:小娱万花筒 09-04阅读:4241次

日前,第五届820中国民办教育节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有识之士纷纷对中国教育提出了各自独到的见解。

财新视频总编辑、中央电视台特约财经评论员张鸿做了题为《父母的“政绩工程”》的演讲。他指出,“好父母”的标准很简单,就是看你是不是正在成为你希望孩子成为的那种人。

父母是非常专业的角色

我今天的身份是一个关心家庭教育的家长。首先我在这里做一个调查:因为你是家长,你为此读了三本以上专业教育书籍的请举手(现场有一些家长举起了手)。

很高兴有不少家长举手。我认为,这个前提非常重要,因为你是家长,你多读的这三本以上的书,是你作为家长的增量的学习。

一般来说,不管你是不是家长,你都要做的那些事情,我们管它叫存量劳动。而只有增量的劳动,才是在母亲节、父亲节时孩子祝你快乐,你为此感到骄傲的那部分。所以,一些家长经常跟孩子说:我这么辛苦还不是为了你?我天天加班还不是为了你?我出差还不是为了你?我如果是孩子的话就会反问:没有我的话,你加不加班?你出不出差?那些是你本来就应该做的事情,请不要把账记在孩子身上,那是你的存量劳动。

一些家长总认为自己很重视家庭教育,说着说着连自己都相信了,但事实证明他们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视。

现在我们明白,家庭教育是一件非常专业的事,父母是非常专业的角色,不仅需要学习,而且还需要考核。我认为,我们需要建立一套针对家长的完善的考核机制。当然这个机制不是一个硬性机制,它也不可能用来开除家长这个职业,事实上家长也是开除不了的。我们只是为了形成更多的共识,让更多的家长意识到哪一些做法是对的、哪一些做法是错的。

高考只是一个短期工程

今天,我们考核家长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什么?是高考。

一个孩子考上了大学,考上了好大学,就意味着这个家长成功了。所以那次考试不仅仅对孩子非常重要,对家长也非常重要,甚至很多人认为高考也是家长的期终考试。

高考是很重要,那么它是不是唯一的标准呢?显然不是。如果为了达到高考的目标,家长在教育行为上只为这个目标而去,会不会产生扭曲的教育方式呢?当然会。

我的一个朋友是上市公司的高管,名校毕业,儿女双全,看上去应该非常幸福,但是他一点幸福感都没有,他非常焦虑。

我们知道,很多企业家都有焦虑感。但是作为一个家长,你也非常焦虑的话,会让你身边的人产生强烈的不安。我的朋友就是这样,他希望他的孩子什么都能学会,未来也能上名校。

作为朋友,我非常清楚他的问题出在哪里。因为他从小就这么焦虑,他的父亲总是拿着鞭子追着打他,说你再不好好学就上不了重点初中,再不好好学就考不上211,考不上211就别回来了,我打断你的腿。

但是可悲的是,我的朋友一直认为,他今天获得的一切都来自于他父母的教育。他总这样想:我爸妈把我教育得这么完美,我怎么学不会呢?

这就是我今天提出的问题:他爸妈的教育真的完美吗?

我们在座有很多教育从业者,当然明白他爸妈的教育不那么完美,他今天身上所具有的负面性格、人格都是他父母当年教育的副产品——虽然考上了名校,但他成了一个不安的、具有家暴倾向的、失去同理心与同情心的一个人。

但是他不这么认为,他身边的人也不这么认为,直到今天他父母仍然是家庭教育的楷模,已经影响了至少三代家长,而且还会继续影响下去。

当我们把高考作为一个非常单一的评判标准时,家庭教育往往就产生了扭曲的价值判断,让家长产生了错误的教育行为和教育方式。高考作为一个短期“政绩工程”,与孩子长期的持续发展在很多方面是矛盾的。

不要只盯着

这一场马拉松的成绩

9月份我要参加北京马拉松。因为我前一段时间腿受伤,所以跑步量不够。我问教练,怎么才能在一个月之内恢复成绩?教练为我列了一份特别详细的训练计划,并对我说:“你按照这个计划跑,最理想的结果是能创造个人最好成绩;其次,就算创造不了个人最好成绩,你也能完赛;最后,实在跑不下来的话也没关系,别硬撑,别伤着。”

对教练来说,他的学生能够创造个人最好成绩当然是他的业绩,但这不是全部。他说不要伤害了身体,这才是底线。

我们常说,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父母就是孩子的教练。其实,最重要的不是那一次跑步的成绩,而是你的孩子能不能健康地完赛,能不能不受伤。

其实,人生哪里是一场马拉松?人生是一场又一场的马拉松,而家长是孩子的终生教练。

我们今天对孩子的所有教育行为都可能对孩子的未来产生重要影响,还有一场又一场的马拉松在等着孩子,所以我们不能眼睁睁地只看着这一场马拉松的成绩。

现在有些地方对官员的考核已经启用终生责任制,企业也是如此,这个考核的结果到离职也算到你的头上。其实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我们能不能有一个终生责任制的概念?

孩子今天的一切行为,几乎都能在他儿时的家庭教育中找到源头。所以倒推回去,当我们进行家庭教育时,我们始终要想着孩子的未来,很远的未来,他跑到人生马拉松的终点时我们能带给他什么。

“我不是一个好爸爸”

不该是借口

还有一种“政绩工程”,可能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当你成为某个领域的成功人士或优秀人才时,就可以替代你是一个不合格的爸妈这个事实,甚至有时候你可以有些惭愧又不带悔意地说:“我不是一个好爸爸。”

这种说辞大家都很熟悉,在影视剧里到处充斥着这样的正面人物。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达康书记是正面人物,但是他不是一个好爸爸。不过这没有关系,我们依然评价他是一个好人。这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你为了成为一个好职员,而放弃成为一个好父母,这一切是值得的。

但我并不这么认为。

如果你不能成为一个好父亲,不能成为一个好母亲,你也很难成为一个好职员,我只能说你在工作岗位上是一个合格的执行者。因为如果你连自己的孩子都不爱,连自己的家人都不爱,我很难相信你会热爱自己的工作。

这种“政绩工程”还传递了一个错误观念,就是好职员和好家长是不可兼得的。

我太忙了,我要取得工作上的成绩,因此我没有办法做一个好家长。但你有没有想过:奥巴马比你忙吧,他就是一个好爸爸,你为什么不是?

在我儿子很小的时候,我和他妈妈经常出差。每次出差之前,我们都会计算好出差的天数,每天写一张纸条给他。一开始是画画,后来变成一些简单的字,把它们放到家里不同的地方,让孩子每天高高兴兴地找出纸条。

回到最初的概念,你是否因为你是父母而做了增量的工作?我虽然出差了,但是我给孩子写了纸条,这是我作为父母而专门做的事情,这叫做增量劳动。

所以下一次,当孩子祝你父亲节、母亲节快乐的时候,你要想一想身为父亲和母亲,我多做了什么事情?如果没有的话,面对孩子送你的祝福、送你的鲜花,你应该感到惭愧。

怎样才算是一个好的父母

那么,要成为一个好的父母,标准究竟是什么?

我经常讲一个关于家庭教育标准的故事,来自于我的一个亲戚。

他的孩子小时候特别喜欢吃糖,他不喜欢孩子吃这么多的糖,于是就把糖藏起来。但他下班回家发现,他的儿子捧着糖罐还在那里吃。我亲戚的反应是什么呢?看心情。心情好的时候,他会说:“儿子好聪明,这么难找的糖罐都能找到”;如果心情不好,他就会说:“不许再吃了。”于是,这个孩子就没有一个恒定的判断标准,最后他得出的结论是:等爸爸高兴的时候再吃糖。这显然不是我的亲戚想要得到的结果。

回到我之前说的,家长为什么要学习和考核?因为当你知道家庭教育是一件很专业的事情的时候,你就会对自己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行为更加谨慎。

那么,有没有一个标准来判断你是不是一个好家长呢?我有一个简单的办法。

去年我带10岁的儿子参加了戈壁成人礼,每天在荒凉的戈壁滩上走30多公里。风特别大,行进很困难,我是我们队的旗手,走起来更是难上加难。我们的队长是一个“老戈壁”,跑了9次戈壁滩,特别厉害,他把我的旗夺了过去,说:“我来扛,你太累了。”

我平静了几秒钟,觉得不对:作为一个旗手,人在旗在,我怎么能把旗交给队长呢?而且我儿子就在我身后,我要给他做一个榜样。所以我就去跟队长说:“我得把旗拿过来,我还是自己扛吧。”我扛着那个旗非常累,但是仍然坚持着。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如果家长您有任何关于孩子教育或者学习上的问题,都可以添加微信:xuexi018,免费分享教育心得。

走着走着,我不禁想到:如果今天我儿子不在我身后,这个旗大概就由队长扛着了。我今天扛着这个旗,就是为了给他做一个榜样吗?不仅仅是这样。我希望他将来应该具备坚韧勇敢的素质,那为什么这些素养,我单单要求他具有,而我没有呢?这么想了以后,我感到自己没那么累了。

我看到我儿子就跟在我身后,我知道他未来有一天会长成我的样子,所以我就更挺拔了一些,这就是我的标准。

其实,你是不是一个好父母,标准很简单,就是看你是不是正在成为你希望孩子成为的那种人。我会继续努力,也与各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