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请一定要回归人性

作者:北开家庭教育 09-12阅读:4881次

人性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特定独有的思想、感情、理性等表现行为,是不同人之间能够交流、达成理解的前提,如对生存的渴望、对生理的渴望、对与自己相似的伴侣的渴望、对同类间自己地位的关心、对同类帮助的冲动等。如果人性缺乏,其个性必然是扭曲的,更谈不上什么人格了。

试想一下现在孩子们的问题,信息爆炸带来的与家庭教育的割裂感,孩子价值观的形成充满了矛盾和不确定性,其根源就在于孩子人性的社会化没有完成。

2015年,云南大学三年级学生张欢欢因患晚期尿毒症生命垂危,在湖州务农的父母卖掉住房仍不能承担换肾的费用,43岁的母亲沈玉英为挽救女儿的生命,于12月1日在解放军455医院通过手术把自己的左肾移植给了女儿。 "我给了你生命,我不能失去你!”即将进手术室为女儿捐肾的沈玉英动情地说。

生命的从无到有在一个家庭中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沈玉英妈妈的所作所为告诉我们对子女的爱的根源只是人性。

简单地说,人性就是做我想做的事。也就是说,你心里喜好什么,你就去做什么。这与道德相反,道德是我该做什么,也就是说,你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不能根据你的内心喜好,而是根据社会约束来决定的。

如你坐公共汽车, 好不容易找到一个位置坐下,看到旁边有个老人,想坐为人性,让座位是道德。人性是“个人”的性,人性的社会化完成即是道德

以情感铸就高尚的品德。

以情感作为品德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将道德情感的教育贯穿在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上。

一是提高家庭成员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通过家庭教育发现美,认识美,进而创造美好的事物、美好的生活,热爱生活。

二是培养家庭成员的理智感和实践感。在教育中,应该培养家庭成员吃苦耐劳、受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促进儿童理智感和实践感的发展。

亲情教育就是爱的教育,目的是让孩子珍视爱,懂得怎样去爱。亲情教育中,首先应该重视母爱教育。因为母爱的实质是自觉自愿、无怨无悔地付出。应该让每一个孩子真切地体会母亲在孕育生命的过程中的付出,体会母亲对所孕育的生命的真挚无私的情感。

应该把亲情教育与做人的品行自然结合起来,让孩子感受亲情,珍视亲情, 尊老爱幼,善待他人。

友情教育的目的是教孩子学会善待他人,真诚付出。

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与偏远穷困的山区乡村存在很大的地域距离和认知空白,了解民情,了解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对其成长具有积极意义。

让青少年了解处于低生活水平人们的生存状态,感受生活的艰辛,对他们全面认识社会,形成关心弱势群体、自觉扶贫济困的意识具有积极意义。

2016年中秋节,河南孩子孙萌萌给《杭州日报》写了一封信:"我是一个农村的小学生,在家里上小学五年级,爸妈都在杭州打工,我跟着奶奶和爷爷在家上学,奶奶和爷爷经常到地里去千活,有时一忙起来他们都不做饭,我吃不上饭就上学去了,渴了喝冷水,饿了就吃包方便面,爸爸妈妈为了挣钱让我上学,他们在外面也不好,工资又低,他们连件衣服都舍不得买,还给我买衣服,省吃俭用。可我很想到爸爸妈妈那里上学,天天和他们在一起有多好,又开心,可是我们家的条件不好,在外地上学上不起,不像城市孩子条件好,夏天有空调,冬天有暖气,吃得好穿得又好,我总是想,有一天我在那里上学有多好……”

孩子的所欲所求本就是人性使然,纵然成长的环境百般苛求,但成长的步伐是不会停下来的。我们要理性的面对,而不是空谈逃避。

孔子最早对人性问题进行了探讨。他的人性论首先看到了人的心理发展有着大致相近的自然基础,强调了教育和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有决定作用。在“性”与“习”的关系上,孔子认为学习或习染的结果会和性一样,能够成为机体的自然性能或机能

人性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内容。一个人丧失人性,就会没有情感,就会失去活力,不能成就任何事业;家庭成员缺乏情感,一个家庭就会处在人情冷淡、互不相关的状态,失去温馨与和睦,就谈不上幸福。

人性教育的核心就是引导一个人要向善,要守礼,要学会尊重和谦让,要知道感恩和尽孝。人性教育就是要通过家庭教育,促使家庭成员特别是子女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感、美感、理智感和实践感,成为品德高尚、情感丰富、乐于交往、为社会所接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