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刚开学的原因,家庭和学校环境的变化,让不少孩子表现出“开学综合症”。刚开学的这几天和很多老师有过沟通,有新手教师,有丰富经验的专家级教师。基本都在反应班上孩子的很多问题
其实类似的问题很普遍。就平时家长的表现,略微整理下基本有这么几类
1不觉得家庭教育有多么重要,孩子在学校,就应该有老师教育才对;
2什么?孩子还需要家庭教育?我小时候都没有,照样长大了
3家庭教育重要,但是和我有什么关系?
4家庭教育很重要,老师你说的对,那么你给我孩子讲讲吧。
5家庭教育很重要,可是缺乏正确的方法
6家庭教育很重要,自己也在做,但是小错不断,控制不住啊
7家庭教育很重要,可是很难坚持,当我脾气上来的时候
8家庭教育很重要,我一直在学习,做的还行,和孩子一起成长吧
相应的,我们可以通过孩子,猜测他的父母,也能通过父母对教育的观念和态度,去思考他的孩子。一个家庭,至少需要一个人具备良好的家庭教育意识和观念,如果都没有,孩子的成长基本裸奔,随意性太大。
我们都说父母的观念决定孩子的高度和幸福。然而父母自身的高度反过来也影响着自身的观念,此刻你站在何处仰望,又在何处去形成你的教育观念呢?
现在的大多数父母有不同的的家庭教育观,而这些观念甚至内化为他们坚信不疑的价值观,变得根深蒂固,以至于很多时候我们不觉得自己错了呢?要想更好的去了解我们自己和周围人的家庭教育观,有必要来看看家庭教育观的文化发展与历史传承。
这个故事,还得先从远古时代说起,也不用很远,封建社会开始。
我们先来谈谈历史,了解下家庭教育的发展,明确下自己家庭教育观念停留的阶段,同时找寻下为何意识到观念落后,或者改变观念如此之难。知史以明鉴查古以至今。
1封建社会初期的氏族制大家庭
我们都知道原始社会是血缘共同体时代,是以生殖交往为主的自然交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所以在当时低下的生产力下,当时并没有组成现代意义家庭的条件,自然构不成现代意义的家庭。
而以氏族公社的形式生活,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大家庭,一个氏族大家居住在一起,形成自己的一个小部落,或者小圈子,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不同的氏族是不同的社群。
在各自相对封闭的社群内,部族实行群婚制,就是我们看电视那种可以娶很多媳妇,生很多孩子的场面。那么出生的孩子如何教育呢?当时的原则叫做“儿童公有”和“儿童公育”。也就是你生的孩子,我们整个部族的,部族大家庭的,不是某个人。自然大家庭对其养育承担了共同的责任。
当时就观念上来说,应该是没有形成所谓的家庭教育观,或者育儿观,孩子就是小大人,只是个头小,和成人没有什么两样。氏族的环境和文化,或者说远古的文明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这个孩子的发展与成长。
2封建社会一夫一妻制的私有制家庭
一夫一妻制度的诞生,一方面是人类发展的一大进步,另一方面也对真正意义的家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私有制家庭逐渐取代了原先的氏族制大家庭,这种小家庭的诞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家庭教育关系出现。
农耕文明持续的时间相当长,长到很多意识,观念至今还深深印刻在我们民族的骨髓里。尤其家庭观念,教育观念,既有很好的,也有只是当时条件下的观念,但是今天未必可行。
农耕文明下,土地的意义和价值很突出,就形成了人与人,子与自然的统一。再加上政治的宣传和思想的争鸣,衍生出听天由命、封闭保守、君权神授的思想。
在家庭中呢,就是我们很熟悉的,要遵循“三纲五常”的社会规则,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角色定位,奠定了当时的家庭关系是专政的,大家长就是家庭的一把手,男性家长高高在上,“贱内”则成了不懂事的角色,一步步被退到幕后。在反应当时情况的影视作品就这样说的。“女人懂什么”,“全凭老爷做主”,“贱内快到后堂去”等等。就这样两极分化下,女性被一次次的压抑。
当时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家庭连带责任制”,封建社会,一家人是被仅仅捆绑在一起的。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一个发达了,便可光宗耀祖,不论你是考中状元,还是被选中进入后宫。若一人出现问了,就要株连九族,一个不留。所以大家长对整个家庭的掌控就更不在话下。具备责任,也承担风险。
那么就家庭观念,或者家庭关系而言呢?最直接的一个观念就是,长辈永远是对的,晚辈必须的听长辈的,这个中间用一个“孝道”就可以套牢。任何事全凭父母做主。不论嫁娶,还是其他。影视作品中出现很多的一句话是“全凭爹爹做主”,“小孩子家的懂什么,听你父亲大人的。”
3工业社会的家庭教育
工业社会的到来和发展来的很凶猛,对家庭来说,可以说是颠覆性的。但是就我们国家而言,因为封建社会时间太长,工业发展时间太短,以至于还没有来得及适应,就有“安能辨我是雄雌”的困惑。
一方面工业社会,加速了小家庭的独立,结婚以后要搬出去,自己过起了自己的日子。家族血缘共同体就开始了衰落。传统的联合大家庭己被新的核心家庭和单亲家庭所取代。独立化、个性化的人成为家庭的核心。
另一方面工业文明,最大的改变是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以前那种对人,对土地的依赖被削减了,对物的依赖加深。为了适应快速化的工业进程,很多的女性走出了家庭,走进了工厂。女人进入工厂的这一小步,可以说根本上改变了以往的家庭形态。男主外,女主内的结构彻底被打破了。女人也开始从压抑中走出来,开始了翻山农奴把歌唱,一个口号响起来“女人要站起来,做自己”。
那么随着职业女性的比例不断提高。父母就逐渐“淡出”了家庭。挂钥匙的孤独儿童就增多了,他们开始自己要学会去生活,自己要去过早的面对生活。于是家庭结构日益离散化就开始了。
关于儿童而言,这个时候有了很大的一个观念的变化,人们试图去发现儿童的特质和童年的意义。于是很多关于儿童的研究和理论思潮,都在这个时候诞生,开始慢慢的关注儿童发展的规律,儿童的个性化需求,儿童的能力等等。大量关于儿童的研究和新观念在这个时代集中出现。工业社会有意识的家庭教育,才算真正开始。
工业社会的发展,对于教育目标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中国古代只是学而优则仕,一种政治理想和包袱,为的考取功名,光宗耀祖,毕竟王侯将相宁有种呼。而工业社会的发展则是多元化的趋势,以至于学校的诞生和工厂的发展接近,就是标准化的生产。于是也有了“有用人才”的说法。孩子一出生,就被绑在了“学习—考试”这一个循环的转轮之上。家庭教育的目标也发生了变化,父母的角色也变得越来越单一,仿佛就成了工厂的监工,监督孩子符合标准化,成为有用的人才。
工业化的这些影响,对于家庭教育观念的影响是彻底的,也是巨大的。很多观念一直延续至今。
比如培养目标的单一化,就是好好学习,而忽略其他;对于核心家庭而言,第一次翻山做主,自然还是接过了大家庭掌控的接力棒;家庭的重新分工和责任,也让很多人应接不暇,导致一些家庭破裂,甚至毫无生机。
4信息社会的家庭教育
随着网络的普及,信息化可以说改变着一切,也颠覆这一切。中心主体开始解体,不同的主体走向平等,形成了平级互联。就家庭而言,信息的发展打破了家长原有的权威,以及无所不能。然而很多人并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情况,也不愿意去接受这样的显示,还是试图去控制,去抢夺话语权,去支配孩子,结果往往是不乐观的。
信息化对家庭教育的影响,我认为最大的一点,就是促进了家庭成员的平等。以前对孩子来讲,知识的获取等方方面面,都要来自于父母。父母是万能的。过度的依赖就需要自己乖乖听话和服从。但是当某一天信息自己唾手可得,资源自己轻易可享用,远远把父母甩一条街的感觉,让孩子们意识到以前的关系不适用了。
家庭教育关系中增加了亲子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促进,相互指导和共同发展。看,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一次革命,我们不在是完全的从属关系,我们可以平等对话了。既然平等对话,那么我有拒绝的权利。
如果这个放在以前,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想都不用想,我是你爸妈,这一条就足够了,必须我说了算。但是信息时代,这一招显然不行了,不好使。于是家庭就这样脚踩着过去残留的痕迹,慢慢走向共融和共荣。
另一方面这种平等,其实还是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父母是成人,在心智成熟、生活经历、社会关系、社会角色方面比子女有着压倒性优势。这也是父母的一种幻想,希望可以把自己的人生智慧传授给孩子,但是老瓶是装不了新酒了。于是就有了现在比较火的一种提法,教练型父母,父母能为孩子做的其实还是很多,这就需要看父母的眼界,觉悟,成长,甚至造化了。
与此同时,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从工业化开始,到现在的信息化,离婚率日益提高的,并且是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城市高于农村。所以也在不断造成新的问题和教育困惑。到信息时代又新增了一个问题,就是女性的自我成长下伴随的远离婚姻;以及男人对家庭的渐行渐远和逃离。
就这样伴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家庭教育一路跌跌撞撞的走来。人类一直在进步,社会一直在发展,作为父母,你的观念停留在那个年代呢?相信已经不言自喻了。社会在变,父母不能一尘不变。
跟愿意改变的人谈恋爱,去寻找熟悉的记忆和成长的美;
让愿意改变的成年人做你的父母,跟着时代的脚步,享受家庭淳朴的美与真。
然而孩子是没有权利去选择父母的,那么还是得靠自己呀。你的观念,决定着的高度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