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那么爱孩子,为什么她总是感受不到你的温柔呢?

作者:志诚动漫 09-22阅读:1134次

低质量的家庭教育,让孩子感受到的是“有条件的爱”,这种爱不是让孩子感到温暖,而是压力,有时甚至成为一种精神折磨。以下是两个常见误区:

一.充满控制欲的爱

在不少父母眼里,孩子听话就是最成功的教育。乖,这个字隐藏着父母很强的控制欲。

大部分家长都会有自我设定的权威感,当这种权威感遭到孩子质疑时,家长就会有被攻击的挫败感。而不懂教育心理学的家长往往会通过强硬的方式来捍卫自己的权威,经常替孩子做决定,无视孩子的内心感受。

不尊重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存在,其严重后果可想而知。

二.缺乏有效沟通的爱

不少家长心中有爱,却不知道如何表达。父母与孩子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便无法化解彼此的认知差异,以及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各种误会。

大多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简单粗暴,要么威逼利诱,要么打骂责备,基本还是沿用自己儿时的受教育方法。打孩子现在倒不多见了,但是语言暴力,冷暴力现象还是十分普遍。

这些无形的伤害拉远了孩子和父母的心灵距离。

在细节处发挥爱的能量

那么,父母如何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一.尊重孩子的天性,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镜子,人与人之间尊重是相互的。有意识地呵护孩子的自我意识,学会放下孩子。

从小培养孩子自主选择的能力。小到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吃什么口味的套餐,让孩子自己选择,让他知道他是被尊重的。

鼓励孩子发展个性,爱就是允许他做自己。

二.觉察自己的情绪,学习爱的表达方式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一旦焦虑,就容易忽略孩子的真实感受,而更在乎自己的感受。当焦虑无法缓解时,家长和孩子相处时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很多时候,因为孩子认知水平有限,不理解父母讲的道理,但却可以真切感受到父母的焦虑。这种焦虑而引发的负面能量也是很具杀伤力的。

因此,父母在管教孩子过程中,随时觉察自己的情绪,对事不对人,千万不要羞辱孩子的人格,随意给孩子乱贴标签。

教育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父母要学习爱的表达方式。

比如,无论工作多忙,每天都要用同理心和孩子沟通,相互了解,增进彼此的感情。

除此之外,还可以用肢体语言表达对孩子的爱,比如自然地抚摸、拥抱、拍拍肩等。

没有人天生会教育孩子。为人父母都应该学点亲子教育的艺术性,读点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书籍,花时间陪孩子一起学习成长。

三.通过日常生活,在孩子心中播下感恩的种子

在孩子幼小时,每一个生活细节都可能成为蕴含重大教育意义的事件。家庭教育中无小事,每件小事都是“大事”,都可以扩展为孩子的一个好习惯或坏毛病。

父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引导孩子感知父母的爱。

比如,训练孩子说礼貌用语。

我从孩子一岁呀呀学语时,就开始教他说“谢谢”,不管他懂不懂“谢谢”这两个词本身的意思。三年过去了,现在孩子已经养成了习惯,在别人给予他帮助后,他都会主动地说一声,“谢谢。”

比如,多鼓励孩子做家务。

有的父母不让孩子做家务,是为了让孩子有更多时间学习。殊不知,这样做恰恰错过了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

事实上,孩子自我意识萌发时期,会特别想为父母做点事情,比如做家务洗碗。

当孩子有感恩行为的时候,父母一定要坚决支持鼓励。这样做,不但可以强化这种感激之情,还能让孩子有成就感和自豪感:因为自己长大了,可以为父母分担家务。

其实做10分钟家务并不会影响什么学习成绩,但却可以在孩子的心中埋下一颗感恩的种子。

爱的妙境在用心而无痕

从事学校教育工作10年,我发现,每一位问题儿童背后都有一位问题家长。可是很少有家长认为自己有问题。其实,很多时候不是家长爱心不够,只是他们不知道有些做法不对。

可爱的孩子,就是年轻的父母得到的一块璞玉。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一些人得到了令人满意的作品,一些人眼瞅着玉石的变化越来越失望。

这二者的区别在于工具的使用。正确的教育是一把精美的刻刀,错误的教育就是一柄粗陋的锄头。

教育的美妙境界,在于用心而无痕。

父母高质量的爱,才能换来孩子的爱。

如何教育孩子,才能表达我们的爱而不是伤害,这是父母一生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