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谈家教 | 北京府学小学校长马丁一:学会倾听,严慈相济

作者:瞧这熊孩子 09-30阅读:3476次

本期话题担当

熊蜜:其实,小孩子也是有很多“心事”的,很希望爸妈能认真听,当回事。

现在专家也这么说了,各位爸妈好好学习一下吧。

什么是成功的家庭教育?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的文化素养?

北京东城区府学小学

校长 马丁一

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让孩子养成受益终生的好习惯,就是成功的家教。完善的人格是孩子成长的关键,心性的涵养是孩子人生的基石。应当使孩子得到传统文化精华的浸润,并根据当代儿童成长的规律,采取科学的养育方式加以引导。

倾听,强化亲子关系的好办法

马丁一认为,强化亲子关系从倾听开始,用心倾听,方能拉近与孩子的距离,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在中国传统家庭中,亲子关系十分密切。

当今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沟通时间却越来越少,亲子关系逐渐疏远,儿童因缺乏父母的关爱而产生一系列问题,传统文化中的许多可贵之处,往往又是现代社会生活中所缺失的。

马丁一提到,现在,每每遇到亲自接送孩子上下学的家长,每每听到家长一边走路一边与孩子轻声交谈学习、生活中的事情,我的心中时时会涌过一阵阵暖流。父母是孩子的良师益友,倾听是打开孩子心门的钥匙。有时候,孩子喜欢把心里想的事情讲给父母听,或许并不是希望寻求什么答案或是帮助,只是希望有人能够静静的听他把话说完。

父母应该多耐心倾听孩子的需求,多和孩子沟通。有时候,先倾听,弄清楚事情的原委,再对症下药,对孩子的教育才会更有针对性,更具说服力,孩子才会信服,如此,孩子收获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健全的人格。

好习惯,让孩子受益终生

马丁一认为,家庭教育要从培养孩子好习惯开始。我国古代贤人早已对习惯与人生的关系有着深刻的认识,家喻户晓的《三字经》,开篇第一句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里的“习”,指的就是习惯。这两句简单的话语,揭示出了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孩子的天赋条件一般区别不会太大,而导致孩子们后来成就千差万别的因素之一,就是其后天所养成的习惯的好坏。

一是生活习惯。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一些孩子有时候会假装生病,希望引起家长的重视或者关注。在医生确诊的情况下,家长即使知道孩子是真的在装病,一般也不要揭穿,而是需要和孩子多谈心,多沟通,有时,家长的轻轻抚摸、轻声问候也能让孩子的心理得到满足。

此外,有时孩子装病,是因为生病后,父母会对自己格外好,甚至百依百顺,久而久之成了习惯。我们经常说,严慈相济。无论孩子是否生病,家庭教育中有些平时禁止的坏习惯依旧应该禁止,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依旧不能随意满足,决不搞特殊政策。

二是品行习惯。还是举例子来讲,有些孩子一遇挫折就灰心丧气,自暴自弃,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教育方式。畏难心理是孩子缺乏自信心的表现。有的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不是恰当地根据孩子的能力来提要求,而是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这样孩子往往达不到要求。这时,如果家长不问青红皂白横加指责的话,孩子就会感到自己很无能,从而丧失信心,以后遇到困难挫折也不愿动脑筋。

所以我们做家长的应该与孩子多交流,多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多鼓励,勤引导,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使孩子勇敢地面对未来。

三是学习习惯。在学习习惯培养方面,我们拿写字训练来举例,因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也是继续学习、提高文化科学素养的重要技能,对于孩子提升各方面的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如何帮助孩子练一手好字?首先要强调身体姿势、执笔姿势正确。其次,多做手工,改善身体平衡能力。最后,强化孩子自由活动,让孩子在亲近大自然、亲近阳光中自由活动,多做抓、握、扔、捏、撕、伸、屈、旋转等活动,发展孩子身体的大动作和肢体的精细动作,以预防和克服孩子的综合障碍

国学经典,浸润孩子心灵

马丁一表示,国学经典是一个民族的人文标志和文化灵魂。就拿我们学校来讲,尽可能地为孩子们开设丰富的国学课程:大成殿里、孔子像前习礼受教,明伦堂前、玉兰树下吟诗诵读,魁星阁里、文相祠中言志修德。

《弟子规》产生于两百多年前的清朝,它讲述了少年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涵盖了在家外出、说话做事、待人接物、学习修养等方方面面,因此,一直被后人予以蒙学经典。在《弟子规》学习中,教师、家长与孩子们共成长。

马丁一介绍,在《弟子规》的学习和实践基础上,2012年我们编写了《北京市东城区府学小学国学校本教材》,这套教材共3册,供小学低、中、高三个学段使用,低年级是《弟子规》,中年级《笠翁对韵》、高年级《论语》。这三册教材分别从习惯养成、情感熏陶、文化积淀三方面入手来选择国学经典,力图提供最优质的学习内容。

我们也希望这套教材能走进家庭,父母能将传统文化中的孝亲事长、爱亲慈幼、兄友弟恭等中华美德作为家庭文化的重要教育内容,在生活、实践中引导孩子。

作者简介:

19岁时便与小学结缘的教育工作者,如今已是北京市特级教师。现任北京市府学小学校长。

*文章来源: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