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宝宝出生的前3个月,宝宝的睡眠习惯与他们的吃奶习惯很像,吃奶是少吃多餐,睡觉也是频繁的小睡。宝宝很少会一觉睡上4个多小时而不用中途醒来吃奶。他们并没有什么白天和黑夜的概念,通常一天需要睡上14一18个小时。
随着宝宝的成长,沉睡时间会越来越长,浅层睡眠会减少,易醒期也随之减少,宝宝可以很快地进入深层睡眠。我们称之为“睡眠成熟”。但婴儿睡眠成熟的年龄不是固定的,不同的婴儿成熟年龄不同。
睡眠对于婴幼儿的发育极其重要,宝宝的睡眠会受到自身感官发育多方面的影响,睡眠不好又会反过来影响孩子的发育。特别许多宝宝一放就醒,需要妈妈一晚抱着。妈妈很累,宝宝睡眠也很糟糕。到底怎样才能改善呢?试试这个9步法吧~
1、放宝宝到床上时候,先放脚;
2、宝宝的小屁股着床;
3、宝宝的背部着床;
4、宝宝的头部着床;这个时候,妈妈的手先不要急着抽出来;
5、妈妈用腾出来的那只手固定住宝宝身体的一侧和头部;
6、仔细观察宝宝,当宝宝呼吸保持平稳均匀时,妈妈就可以轻轻的抽出放在宝宝脖子下面的手。
7、轻抚宝宝的手臂或身体;
8、妈妈轻轻的抽离自己的身体,不能快速离去;
9、妈妈的上半身先远离宝宝,然后逐渐全部离开入睡了的宝宝 。
而关于宝宝睡觉的禁忌,也是所有宝妈都需要了解的。
一、不该含着乳头或奶嘴睡
有的宝宝睡觉时非得含着妈妈的乳头或奶嘴才能入睡。这么一来,孩子每每醒来后就会下意识地寻找妈妈的乳头或奶嘴。这种过分频繁的进食习惯,容易使孩子的胃肠功能紊乱。
其次,孩子入睡后小嘴依然被乳头堵着,也容易呼吸不畅,导致睡眠质量下降,甚至可能引发窒息。此外,这种不良习惯还可能影响孩子牙床的正常发育以及口腔的清洁卫生。
二、环境不该过分安静
孩子一般在3-4个月时就开始自觉地培养“抗干扰”的调节能力了。然而研究表明,约有30%的婴儿并没有学会“抗干扰”,往往一有“风吹草动”宝宝便难以入睡,或在熟睡中被惊醒。
其实,婴儿自会在自然的“家庭噪音”背景下入睡,家长大可不必在房间里特意踮脚走动,不用弄出一点点声响就神经紧张。
三、被子不该太厚
有些家长在寒冬为了让孩子睡得暖和,特意为孩子盖上厚厚的被子,殊不知太厚的被子往往过重,甚至可能引起呼吸不畅。而且被子中过高的温度反而会使孩子烦躁不安乃至哭闹不停,同样影响其睡眠质量。
四、不该在哼唱声中才能入睡
对于宝宝来说,妈妈的睡前摇篮曲,就是天籁。但让孩子习惯于只有听到哼唱声才能安然入梦就不宜提倡。孩子必须培养的一个良好的睡眠习惯,即:以“自然”的方法自行入睡,及醒来之后仍能“自然”地重新入睡,而不是依仗家长诸如摇晃、哼唱或喂食等“人为”的办法来帮助他安然入梦。
五、白天不该睡得过久
白天睡得过久的孩子大多晚上睡不好,甚至稍不如意就大哭大闹,弄得家长夜不成眠。研究证实,晚间睡眠不足而白天嗜睡的孩子不仅生长发育比较缓慢,而且注意力、记忆力、创造力和运动技巧都相对较差。
此外,缺乏夜间睡眠还会扰乱生长激素的正常分泌,使得免疫系统受损,内分泌失调,代谢出现问题,易发胖。如果婴儿白天睡得过多,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弄醒孩子,或逗他多玩一会儿,通过调整来克服“黑白颠倒”。
六、不该经常更换照看人
有的家庭因为大人工作忙,而不得不常常更换照看孩子入睡的大人,有时是爸爸,有时是妈妈,有时是奶奶,有时又换成保姆……殊不知,对不足半岁的孩子来说,往往把照看自己入睡的人视作“最亲的亲人”,故在心理上很难对频繁的转换迅速作出调整。
七、不该睡得太晚
婴幼儿之所以睡得太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父母晚睡导致的。宝宝们的晚睡具体表现为:晚上到了睡觉时间仍不愿意上床,入睡时间往后拖延,或者长时间难以入睡等等。研究还表明,在行为问题上,夜间晚睡的孩子容易好斗,同时还可能伴有多动症、自我控制能力差、精神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等症状。
关乎宝宝的睡眠问题,各位宝爸宝妈应该多多注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是赵辉(bizhigao028),在青少年儿童体质研究中心工作5年,身高管理专家,有关孩子长高方面问题,问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