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幼儿园“小学化”引热议,来看看温州家长和校长怎么说

作者:互联网 07-19阅读:1293次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称,幼儿园提前教授汉语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小学课程剥夺幼儿童年快乐,挫伤其学习兴趣,要坚决予以禁止。对于幼儿园布置幼儿完成小学内容家庭作业、组织小学内容有关考试测验的,要坚决予以纠正。社会培训机构也不得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等名义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各地要结合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予以规范。

此消息一发引起了家长们的热议,幼儿阶段学习识字、计算是“超前教育”吗?哪些技能学习才是“早期教育”应该涉猎的?有人赞同有人疑惑,记者就此采访了几位家长、小学校长,看看大家怎么说?

家长:有支持有疑惑 不经历幼小衔接孩子是否跟得上?

面对《通知》,部分网友纷纷叫好:幼儿园就应该有幼儿园的样子,童年就该快乐成长!也有家长留言表示:幼儿园上小学课程,小学上中学课程,中学上大学课程,大学回过头学基本礼仪,怎么做人。本末倒置,该是正本清源的时候到了。

女儿欣欣下半年要上一年级了,欣欣妈妈说自己没给孩子上暑期班,但在听过“幼小衔接”讲座后,根据老师的建议,暑假里自己给孩子增加阅读、陪着玩识字游戏,“小学学习节奏快,自己这样子陪伴着学,不知道效果会如何。”欣欣妈妈坦言,不去外面学,家长压力肯定会有,自己也比较忐忑,但是,自己更希望孩子能乐观积极地融入小学生活。

但也有网友反对:幼儿园不教,然后暑假去学幼小衔接,不然一年级跟不上。为什么跟不上,因为大家都上了,你家不上,就是跟不上。好的小学还面试,啥都不会都不收你。

“一年级两个星期要学会拼音课程,写字速度、识字量差距非常大,口算如果没有基础更是达不到学校要求的速度,如果孩子理解能力慢、磨蹭,家长就得在课后同步增加练习,家长压力非常重!”经历过“黑暗”一年级的小乔妈妈对此有些担忧,小乔并没有上过幼小衔接,但上小学后的一系列“后遗症”让她应接不暇,虽然学校目前并没追求成绩,但是想让小乔达到班里平均水平,还是有一定难度。

幼儿教学应以游戏模式为主 家长要有从容心态

南浦小学校长 郑建和

幼儿园的基本模式本应是“游戏模式”,而不是“教学模式”,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强化知识技能训练,出现“小学化”倾向,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不可取!

幼儿园可为孩子提供合适的教育环境,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成长的活动、游戏等 ,三到六岁的幼儿,是语言发展、动手能力和习惯培养的关键期,可以在游戏中培养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合作意识和习惯的养成,同时,给幼儿轻松、愉悦的成长环境,有助于乐观,积极的性格形成。

另外,家长要有从容的心态,采取适时的教育方法,根据孩子的特点和兴趣,适当做一些简单的背诵记忆,朗读或阅读和益智游戏,还是有利于孩子成长。

教育如同农耕,每一个时期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农夫,需要潜心了解各种作物的生长特质,适时地修剪、施肥,而不能违背农时,不能揠苗助长,教育也是!

幼儿教学不能太功利 家长应助“长”不“拔苗”

温州森马协和国际学校校长 张洪亮

老师和家长应该对《通知》有个正确理解,幼儿教学阶段,应不忘教学目标:让孩子成为快乐的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因此,幼儿教学不能太功利,确实应该注重玩中学、学中玩,这样孩子在未来能迸发出更高的情商。过早地进行“背、记、算”,会扼杀了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失去创造力。

另外,幼儿教学也要注意符合儿童成长阶段,9岁以前是语言敏感期,幼儿在这时候学习语言最容易,所以,外语、古诗、国学等内容还是有必要涉猎一些,但需注重教学方法,让孩子们有兴趣、有意思地学习。例如森马就提倡弗洛伊德式教学,让孩子在最初接受纯正的英语发音,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玩中学,一些三字经、弟子规通过让孩子反复听,潜移默化地让孩子理解语感、韵律之美,把握教学尺度,才能抓住孩子的成长敏感期,让孩子从小扎根中国文化,做到国学启蒙教育。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家长也应该相信,孩子成长有过程,需要助“长”但不“拔苗”。孩子感兴趣的,家长可以通过专业学习让这兴趣成为“特长”,而学得不好的,家长也要有宽容心态,允许孩子有个提高的过程。最重要的是,对孩子成长最大的爱就是陪伴,尤其是幼儿期间的阅读时光,据调查,中国幼儿阅读普遍比美国孩子晚,而美国家庭教育特别注重亲子阅读,因此,家长对孩子成长的关爱,应该体现在陪伴里,体现在亲子阅读上。

孩子的起跑点在“习惯” 家长更应关注孩子特长挖掘

温州白鹿外国语学校校长 汤志亮

幼儿园“小学化”教学确实不可取,拼音、口算这些小学课程内容,就交给小学教学即可;其次,对于不同个体,在学前教育阶段,学习能力强的孩子可以提前在兴趣爱好方面进行渗透,找到自己的“特长”;第三,幼儿阶段是“习惯养成”最佳时期,也是关键阶段。如果孩子在幼儿期间能养成看书阅读习惯、良好生活作息和规律等,那他将能更快地适应小学生活。

幼儿阶段重点在于发现孩子“兴趣点”,家长根据孩子表现,着重个体“兴趣点”的开发和培养,这样,进入小学后,老师可以根据每个孩子的“特长”再进行挖掘和助推,每个孩子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兴趣方向。

针对幼小衔接的概念,主要在于家长对于“衔接”的认识。这个阶段的磨合期不一定要“学习”知识,更应注重礼仪教育、习惯养成,包括生活习惯、站姿、坐姿、收纳习惯、阅读习惯等,培养孩子自理、自立的能力。

在白鹿,学校非常注重孩子习惯,有一个要求就能特别体现这点,可以给家长们参考,那就是“盲取”。孩子们平时注重整理习惯,这样如果下节课上语文课,孩子们不需要看抽屉,只需要手伸进去拿就能准确拿出语文书。这就是好习惯的一种表现。

温商全媒体记者 陈燕平 编辑 王海勇

禁止幼儿园“小学化”引热议,来看看温州家长和校长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