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桐桐妈
1月30日,内蒙古赤峰,一个小孩将燃放的烟花棒从井盖孔扔进窨井,刹那间,可怕的一幕发生了,窨井突然发生爆炸,井盖周围的砖块瞬间被爆炸的冲击力掀飞,现场画面相当震撼。
幸运的是,未发生人员伤亡。
可是,大年初一,发生在环江县的9岁男孩就没那么幸运了,这名男孩被“鱼雷”炸伤双眼,左眼可能失明!
据说,事发时,一家人正在家吃饭,小孩子在门外玩耍,突然“嘭”的一声巨响,家人出去一看,孩子已经躺在血泊之中,现场是一片狼藉。
看到类似的新闻,着实让我倒吸一口气,心疼这个孩子之余,更多是胆颤。
大年初一那天,我带女儿回老家拜年,恰巧碰到堂哥一家,难得一大家子欢聚一堂,男人们自然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打牌的机会,长辈们掌勺做饭,女人们则负责带孩子。
堂哥家儿子瑞瑞也是家里出了名的小淘气,6岁的他放起鞭炮烟花起来,麻溜得很,一点不害怕。
几次,小家伙要把点燃的小鞭炮塞进窨井,被我及时而果断地阻止了,另外,我还顺道普及了一下其危害性及相关安全教育。
一旁的堂嫂,说我带娃太过精细,简直是在剥夺孩子探索的机会,还说幸亏我生的是闺女。
孩子安全大过天,一切探索与尝试最基本的前提,是安全!
男孩要用冒险精神,但前提要有规则意识。
给孩子规则,不是在限制他们,而是为了更好的保护他们。作家罗松说:“给女儿最好的保护是底线教育,给儿子最好的保护是阳光教育。”
教育男孩,以下四个阳光教育很重要。
第一个阳光教育:规则教育还记得,去年发生在江西新余的一起悲剧吗?13岁的男孩坐小轿车天窗上兜风,车辆途径限高杆时不慎被撞,当场死亡。
孩子的不幸遭遇,被后车的行车记录仪全程拍下。上传网络后,网友们感慨万分,亦有网友指责后来司机的“见死不救”。
孩子的身亡的确令人痛惜,可是,13岁的孩子,应当明白坐车不能将手伸出窗外,更不能将头伸出窗外,为何还直接将半个身子伸出天窗?
这种行为,外人看的是心惊胆战,家里人却毫不在意。父母不当回事,任由孩子为所欲为,结果呢?孩子命丧黄泉。
“规则教育”的缺失,是伤害孩子的罪魁祸首。
马克·李维在《偷影子的人》中写道:“规则,是立足世界的经验值。”
我们做父母的不能护孩子一世周全,但是规则意识却可以。
第二个阳光教育:挫折教育去年9月,安徽一名高二的学生因在开学典礼上微笑,被老师当众责罚,男生不堪其辱,跳楼自杀。
网友们在质疑老师处理方式的同时,更多认为,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
现在很多家长已经意识到,不能让孩子太玻璃心,应该操练一下,可是究竟如何进行挫折教育,很多家长却不知道。
《少年说》第一期里,有个女孩对妈妈说的话,让我印象很深刻,这或许是我们中国大部分孩子的心声,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总是比我好?
女孩站在天台上问妈妈:“你为什么老打击我,难道你就看不到我的努力吗?”
妈妈说:“你要不打击,可能就有点飘。”
父母以为这可能是挫折教育,能让孩子不飘飘然,端正自我,可是,父母却不知道,这种“打压式教育”能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埋下了自卑和不自信。
挫折教育,是给教育,不是给挫折,其核心,是给孩子情感、认知和思维上全方位支持,陪孩子一同面对挫折。
第三个阳光教育:冒险教育过年期间,和闺蜜带娃小聚,一下午听到最多的话,就是闺蜜对儿子的各种叮嘱。
4周岁的儿子还得喂饭,因为饭店的碗碟是瓷的,闺蜜担心打破割伤儿子;
不让孩子玩儿童游乐场,缘由是嫌弃里面又脏又不安全;
可能存在一点安全风险的活动,哪怕是自行车玩滑板车,那也是绝对禁止的......
美国备受尊敬的权威杂志《大西洋月刊》有一篇封面专题为《被过度保护的孩子》的文章。
特约记者Hanna Rosin在这篇专题文章中向大家揭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以安全之名的过度保护,已经将独立、冒险和探索精神从孩子们的童年中剥离,然而孩子们实际上并没有变得更安全(尤其是在心理层面)。
没有经历过冒险的孩子,特别是男孩,会失失去独立的探索自豪感和独立精神;失去克服“恐惧”和管理风险的成长机会。
冒险精神,是男孩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优秀品质。
第四个阳光教育:独立教育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初中一年级的儿子暗恋一个姑娘。回家后,爸爸问儿子:怎么才能让别人尊重你?
儿子回答:“我尊重别人,别人就会尊重我。”
爸爸回到:“错了,是实力。”父亲教育说:“一个姑娘不会因为你专一痴情而喜欢你,只会因为你优秀而喜欢你。”
养育男孩亦是如此,出门能顶天立地,困境能绝地反击,实力是一个人最好的底气。
杨绛的父亲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孩子独立,胜过当第一。”
养育男孩,阳光教育就是他们的铠甲,能让他们成长为顶天立地的男人。
作者简介:桐桐妈,一个可爱女孩的妈妈,头条号签约作者。
本头条号拥有27位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背景的专家学者,将与活动号(微信公众号:育儿交接棒)一起,致力于通过线上线下课程和活动,推动有品质的亲子沟通,微信公众号的“问答”功能已经开启,欢迎提问,专家一对一解答育儿疑问。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