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话:
笔者所写的是人为何有否定意识,及结束你在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同事关系之间否定生活的方法。笔者说的也许是对的,也许错了。如你有缘在看,请不要急于否定,也不要马上认同。因为这两点都是你大脑旧有模式的运行方式。请你纯粹地去看,这是结束你否定生活的第一步,也是最后一步。祝福你有缘人!
亲子关系是一种家庭关系。在亲子关系中,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父母各方面的帮助,主要是在生活与学习方面。1971年,美国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描述了父母控制儿童的四种基本模式。其中一个极端就是父母进行很多方面的控制,他们规定了孩子行为的许多方面,期望孩子无条件的服从他们的命令。因此,在妈妈的眼里,“三分娃注定,七分靠妈拼。”家长的否定主要集中在专制性管教上。孩子常听到家长言语上的否定是:
你必须按我要求的去做,不许讨价还价;不行、不能、不允许、不可以;不要这么慢吞吞懒洋洋的,你勤快一点好不好?;拜托你不要这样笨好吗;我辛辛苦苦把你拉扯大容易吗?你这个成绩对得起妈妈吗?;你是吃了猪脑了吗?这么简单的题目也会做错;我辛辛苦苦把你养大容易吗?你就拿这个分数来报答我?;你能不能争口气考上一个名牌大学好吗?让我脸上有点光;你不应该比谁谁差,你不能落在前三名以外,你不要让爸妈失望;你必须听爸妈的话,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好;你还小不懂事,父母管教你是天经地义的;你现在不努力学习,将来不要考一个二本,让我没脸见人;你这点小事都做不好,将来怎么做大事;你怎么就没有进取心呢?这么不上进你将来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别人是望子成龙,看样子我是没指望了,将来只有望子成虫了;别人都是望女成凤,看看你自己这个不争气的样子,难道你真的要妈妈望女成风才甘心?;你怎么这么不让我省心啊,隔三岔五地被老师告状,我的脸都快要被你丢光了;小时候你要好好听话,好好读书,考一个好大学找一个好工作;毕业后考国家公务员,找一个铁饭碗的工作,然后相亲、结婚生孩子完成人生大事;你这么不争气,当初不把你生出来就好了;你还不求上进的话,将来只能去扫大街了等等。
孩子常受到家长在肢体上的否定或许是板着脸、及充满失望或怨恨的眼神、大吼大叫、甚至是拳脚及棍棒相向。
希望得到肯定是人的天性,尤其是孩子,但习惯于否定也是每一个人的天性。孩子对这个世界还不熟悉的时候,如果受到大人大量的否定,就会缺少安全感。他从大人那里得到的恶意,会投射给全世界,因为他自己的内在也是否定的,与这个世界是对抗的。你只要稍微观察一下孩子的成长过程就会知道,孩子出生后来到这个世界上发出的第一个声音是哭声;孩子作出的第一个动作是摇头。这意味着否定如影随形地跟着他来到了这个世界,并且将注定贯穿孩子的一生。 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长年累月地被父母的习惯性地否定后,心灵是扭曲的。孩子知道如果不按照父母的要求努力去做的话,自己就会有很大的麻烦。一方面他大脑中的神经镜像元细胞,在接受到否定信息后,无意识地模仿了家长的否定。德国维尔茨堡大学的心理学家罗兰.诺伊曼和弗里茨.斯特拉克用一项有趣的实验演示了“心境感染”:
先让受试人听一段陌生人用开心、难过或中性语气念一段话的录音,然后让受试人也照样读一遍也录了下来,结果发现,受试人不仅自动模仿了之前陌生人的开心、难过或中性的语气,更有趣的是,他们还染上了同样的心境。并且,他们完全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也没有识别出自己所模仿的声音是开心还是难过。(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