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教育的实践与理论·作者:薛志鹏

作者:导演薛志鹏 02-21阅读:1836次

浅谈幼儿教育的实践与理论

作者:薛志鹏


幼儿教育的实践与理论,是个极其广泛而深远的话题,众说纷纭,各执己见,不一而足。但是,纵观中外教育史,因中西方文化之差异,历史发展之迥异,有许许多多不同,甚至南辕北辙之处。

浅谈幼儿教育的实践与理论·作者:薛志鹏

导致幼儿教育领域现实与理论不匹配的原因很简单,就是理论与实践不同步,在思维形成固有逻辑后,却无法在实践中实现。那么,我们就有必要通过探讨理论与实践来背后的逻辑来验证现实与理论。

从西方近代工业革命来看,西方教育的发展,以实用主义为出发点,用实践验证理论的可行性,所以西方工业通过实践而举一反三,发展迅速,首先引发工业革命,并影响了当时的世界。

浅谈幼儿教育的实践与理论·作者:薛志鹏

或者说,西方教育,尤其幼儿教育,是一群人围着熊熊燃烧的篝火,不一定都为了取暖或跳舞,而是在细致的观察,人们通过对篝火或火焰,甚至是观察火焰的人们的表情的观察,以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各自写下了自己的个性观察和总结报告。

这是西方的教育方式,来源于生活实践中对事物的细致观察、理解与个人感受,是探索式成长文化,也就是通过实践而形成理论的模式。

浅谈幼儿教育的实践与理论·作者:薛志鹏

而中华民族则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其博大精深被世界公认。在中国上下五千年浩如烟海的文化长河中,有无数先贤与先哲总结出无以计数的真理,高如巍巍山岳,深如广漠大洋。这些让人穷其一生也无从深研,甚至无法尽览的知识海洋,世间难有匹敌。

深厚而渊博的文化和知识瑰宝也直接导致了国人可以直接享受前人留下的丰硕成果,大多数人不需要一步步用实践来验证理论,可以将理论直接应用。但长期沿用前人成果的方式,也直接导致了“不求甚解”的现象愈演愈烈,演变成空有理论而缺乏实践的怪圈,久而久之失去了理论基础,纸上谈兵、夸夸其谈者居多,学问扎实者凤毛麟角,这也是今天我们教育领域存在的巨大问题。

浅谈幼儿教育的实践与理论·作者:薛志鹏

我们中国的教育,尤其从幼儿开始,大多秉承先学习道理或者理论,然后再用实践逐一检验理论的可行性。但幼小的孩子还很难理解理论范畴的抽象概念,导致很多孩子烦躁、易怒,甚至产生逆反的现象。家长束手无策、无可奈何,这已经是中国幼儿教育无法回避的现实,也是不容我们逃避的残酷现象。

笔者认为:社会的发展,尤其教育,最可取的做法还是老生常谈的“理论结合实践”、正确的顺序应该是先实践,再积累成理论,或者说是“实践萌发理论”,而不是先入为主的填鸭式灌输,让孩子囫囵吞枣,食其果而不知其味若何。

浅谈幼儿教育的实践与理论·作者:薛志鹏

我们能做的是:让孩子从幼儿时期就开始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和探索世界,而不是我们成人告诉他:这个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因为同样一种事物,我们成人与儿童的理解差距巨大、大相径庭,甚至可能截然相反。

因为,成人用经验来判断事物属性,而儿童用自己的手、眼、口、鼻、耳等等一切可以让其吸收的方式,用触碰、观察、品尝、闻、听、看、问等等方式产生的真实感来认识和理解事物,那才是属于他(她)自己,真实而可以自我吸收和理解的世界,成人无法代替,甚至根本无法理解。

浅谈幼儿教育的实践与理论·作者:薛志鹏

举个例子:你画了一幅精美绝伦的画,在成人眼里是艺术品,但在儿童眼里可能只是一张普普通通,可以玩的纸张,因为孩子的世界是具象的,并不认可你丰富的灵感和无比高雅的艺术。

今年的元宵节前夕,我应邀在宁海希溪谷国际幼儿园给大小朋友写“福”字,且不论我的书法或者干脆叫毛笔字的水平高与寡,我要的是学习和观察儿童的世界。

浅谈幼儿教育的实践与理论·作者:薛志鹏

那天,是个阴云如水、春雨飘飘的日子,春寒料峭、乍暖还寒,络绎不绝的家长门带着自己的孩子顶着瑟瑟的冷风,冒着淅淅沥沥的春雨,纷纷来到希溪谷国际幼儿园。

我在幼儿园宽敞明亮的大堂摆了一副桌案,几位老师帮我把大红纸裁成一块块斗方,忙得不亦乐乎,不久便备好笔墨纸砚,我开始泼墨铺纸攒对联,写“福”字。

浅谈幼儿教育的实践与理论·作者:薛志鹏

台州地区的三门和宁海一带,为了纪念戚继光抗倭,正月十四过元宵节,此时给大家写福字,家长们春风满面,很是开心,不时的上前和陌生的我打招呼,随意攀谈,希望我可以给自己的小朋友写个“福”字,图个喜庆、讨个吉利,我当然欣然允诺,不会吝啬笔墨。

浅谈幼儿教育的实践与理论·作者:薛志鹏

但是,对今天的我来说,泼墨为表,真正目的是观察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对文字的感受和反应,大一点的孩子虽然尚未真正懂得“福”字的含义,但对文字似乎有些懵懵懂懂的兴趣,也争着想要一个“福”字。而那些蹒跚学步的小家伙,即使我刻意让家长把“福”字拿给他,但小朋友稚嫩的小脸上却流露出迷茫而无助的表情,当然我不会为了自己的想法吓到朋友,适可而止。

浅谈幼儿教育的实践与理论·作者:薛志鹏

孩子们的表现证明,大一些的孩子已经隐约地对文字产生了吸引力,应该到了文字敏感期,对文字有些朦朦胧胧的概念,因为我在孩子眼前一笔一划写出“福”字,是活生生的动态变化,让小朋友观察到了一个汉字形成的奇妙魅力,与他平时在幼儿园路上看到招牌上静而不动,已经固化的汉字截然不同,一动一静的反差,让孩子萌生探索的欲望。

浅谈幼儿教育的实践与理论·作者:薛志鹏

而小一点的孩子还不理解“福”字给他带来的喜悦,因为他还没有成长到文字敏感期,一块红纸上写一个“福”字对他来说远远不如一个让他可以动手把玩,有诸多变化的玩具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浅谈幼儿教育的实践与理论·作者:薛志鹏

这是我在这次写“福”字的实践过程中总结的经验,当然我是先通晓了一些浅显的幼儿教育理论,再用这个现实中的实践和现象来验证理论的合理性,这种把既得理论放在用实践中去验证和检验的方法,是我作为成人可以操控和理解的方式,然而正与孩子的成长规律相反。

浅谈幼儿教育的实践与理论·作者:薛志鹏

因为,孩子特有的具象化思维,还无法理解抽象的理论,只能用自己观察和探索世界的实践来逐步在脑海里形成思维,在不断积累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线性思维,越来越多的思维形成对世界的认知,演化成真实的理论。

浅谈幼儿教育的实践与理论·作者:薛志鹏

理论与实践,现实与理论,字面意义虽然有些差别,内涵却殊途同归,也就是说任何理论都需要在现实中实践,而不是停留在表面,因为真正可行的理论之所以有巨大的影响与生命力,皆源于可行的理论是在现实中通过了无数实践的检验。

浅谈幼儿教育的实践与理论·作者:薛志鹏

然而,对于幼儿教育实际教学而言,则需要通过理解、观察和跟随儿童的科学成长规律,不断用自己的观察去探索和理解儿童的世界,以儿童的角度为出发点,与儿童一起成长,通过不断丰富的实践,夯实和丰富幼儿教育的理论。

每一个儿童最终的茁壮成长,都是实践出真知而形成了理论成果,在这个成人与儿童共同的成果中,并不是我们成人凭借以往的经验教育了儿童,而是天真无邪的儿童引领我们重新认识了奇妙的儿童世界,甚至说是儿童教育了已经被思维模式固化的成人。

浅谈幼儿教育的实践与理论·作者:薛志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