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共读里的这些坑,你踩过没?

作者:全优加 04-11阅读:1661次

在0-3岁的阅读启蒙阶段,儿童的阅读能力非常有限,在孩子实现完全的独立阅读之前,家长是需要付出很长一段时间,耐心陪伴孩子阅读并给予指导的,同时也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

因为培养孩子的独立阅读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阅读兴趣也不是一天就能养成的,所以家长们应重视亲子共读这件事。

亲子共读里的这些坑,你踩过没?

为什么一定要亲子共读呢?

1.促进亲子间的感情

比起孩子阅读时爸爸妈妈在玩手机,家长陪着孩子一起读书氛围会更好。在亲子共读中,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互动,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增进亲子间的情感交流;同时对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有一种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很多孩子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就是在家庭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养成的。

2.帮助宝宝理解书中内容

在亲子共读的过程中,家长可以给孩子讲书中的故事,这对于阅读能力有限的孩子是一个非常必要的辅助。家长可以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或肢体演绎的方式将图书作者想传递给孩子的思想正确地解读给孩子听,不但帮助了孩子清除阅读障碍,无形中还会让孩子对图书本身产生浓烈的兴趣。

3.解答宝宝提出的“十万个为什么”

亲子共读过程中,除了给孩子念书、讲故事,家长依然能为孩子提供实质性的帮助。在阅读的过程中,孩子的小脑瓜总会有无数的疑问,或者是遇到生词、生字,在这种时候,如果能得到爸爸妈妈的帮助,阅读效率就会提高很多。当孩子遇到疑问时,引导孩子进一步思考,不断带领孩子去探索与挑战,这可以让孩子的思维得到非常高效的锻炼。可以说,在亲子共读的过程中,有很多难得的教育机会等待着家长们去发现。

事实上,做到以上三点才能对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独立阅读能力起到帮助。所以,家长们即使再忙碌,也要把亲子共读的时间留出来,陪伴孩子阅读。

亲子共读里的这些坑,你踩过没?

亲子共读里家长容易犯的错

然而,并非所有家长都能在亲子共读的过程中正确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许多家长都会在这个过程中犯错。

任务型家长

有的家长把亲子伴读这件事当成一种任务,认为“读”完就算完成任务了。前段时间网络上爆红的30秒读绘本爸爸就是一个典型反面案例,这位爸爸陪孩子读书,30秒便翻完一本绘本,这根本就不是读书啊。陪孩子读绘本,不能囫囵吞枣、走马观花,而要精益求精、寓教于乐,将书里的核心价值观正确传递给孩子才是读绘本真正的教育意义啊。

不耐烦型家长

大家都知道,宝宝们对世间所有事物都感到好奇,所以时常会提出各种各样无厘头的问题,尤其读绘本时,也是十万个为什么。这时候很多家长就会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面对孩子天真的提问,经常回答敷衍,心情不好时甚至会呵斥宝宝。这会使得宝宝对阅读产生惧怕心理。

轻松愉悦的氛围才能让孩子的小脑瓜迸发火花,而当火花闪现时,千万不要因为它在大人眼里微不足道就把它掐灭,要相信在孩子漫长的成长道路上,这些星星之火是可以燎原的。

重过程而不关注后续反应

还有的家长,在伴读的过程是非常耐心,和宝宝共读绘本的时光也非常快乐。但是家长们只关注孩子读书的过程,而鲜少关注孩子读书后的反应。例如每天安排出半个小时的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书,半个小时过去之后就以为大功告成。忽视孩子阅读之后的反应,容易让孩子形成只读书、不消化的毛病,“学而不思则罔”了,非常不利于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

亲子共读里的这些坑,你踩过没?

为了让亲子共读更有质量,更有助于孩子成长,家长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培养良好的亲子阅读习惯

这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前期孩子可能并不配合。可以通过安排固定时间,在家里设置固定的地点(例如读书角),慢慢让孩子形成阅读习惯。

使用生动有趣的演绎方法

在给孩子讲故事时,家长不必拘泥于口头上讲,大可以通过手势、表情、角色扮演等,引导孩子参与其中,让共读的过程变得妙趣横生。

保持愉悦平和的心态

面对孩子的一连串问题,始终保持平和的心态,并积极认真地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当面对不懂的问题时,可以和孩子说“这个问题问得真好,但妈妈现在也回答不好,等妈妈查阅完资料,再给宝宝回答好不好”,这比随意敷衍回答效果要好得多,用言传身教来让宝宝懂得: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应通过查找资料和思考来寻求最终答案,这也是一种教育方法。

亲子共读里的这些坑,你踩过没?

此外,要想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最好的办法是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好榜样。这一点是非常关键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想让孩子学会阅读、爱上阅读,首先自己应当是会阅读、爱阅读的家长,言传身教远比单单言传的效果来得要好。

亲子共读大有学问,不是一篇文章就能说完的。在亲子共读的方面,爸妈学习的路还有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