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爱告状,家长不能忽视,做好这3点,孩子的人际关系不用愁

作者:辣妈亲子说 02-28阅读:908次

"

喜欢告状的孩子就像是"小侦察员",勇气可嘉,但做父母的难免担心若是长期下去,孩子是不是不受人欢迎?可若让孩子不要再告状了,又担心孩子会混淆是非,真遇到大事时默不作声。

做家长,难!

通过观察,我们不难发现:3-6岁的孩子最爱告状,随着年龄的继续增加,告状的行为会越来越少,甚至会消失。

家长和老师要想正确处理孩子“爱告状”这一行为,首先需要正确解读孩子告状背后的动机和原因。

孩子爱告状,家长不能忽视,做好这3点,孩子的人际关系不用愁

一:孩子告状的原因
  • 1.人际关系的变化引起孩子的告状行为

从3岁左右开始,随着孩子接触的小朋友变多,孩子的人际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主要是和成人的关系逐渐向同龄人关系过渡,这种人际关系的变化容易出现人际冲突,引发孩子的告状行为。

孩子与成人相处,成人一般都会让着孩子,但是当孩子在与同龄人相处时,他们原有的年龄优势和特权不再存在,人际冲突明显增多。

他们告状的目的可能是想从别人那得到自己没有的东西、想给别人制造麻烦、或者想寻求大人的帮助等等。

  • 2.道德感的发展激发了孩子的告状行为

在3岁左右,孩子的道德感发展起来,4~5岁的孩子已比较明显地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当同伴行为不符合孩子的道德标准时,便会引发孩子的告状行为。

比如,打人、抢玩具之类的行为,孩子已经明确知道这是不对的行为。

孩子爱告状,家长不能忽视,做好这3点,孩子的人际关系不用愁

  • 3.孩子道德认知发展水平的局限以及缺乏独立的道德评价能力

一方面,受认知水平的限制,孩子在判断同伴的行为时会存在偏差,比如,把同伴摸头发、拉衣服等无恶意行为看成不友好的攻击性行为,从而喜欢告状。

另一方面,4岁左右孩子的道德发展还处于"他律"阶段,也就是孩子的价值判断受他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支配,而且判断行为的依据是结果而不是动机,他们会把权威人物(比如老师、学校、家长)制定的规则当作是神圣不可违背的,如果同伴的行为与制定的规则不符,往往就会引发孩子的告状行为,而不会去考虑同伴的动机。

  • 4.寻求成人帮助或关注,想得到肯定

有的孩子是遇到问题自己解决不了,需要老师或家长的帮助,所以告状。比如,被强势孩子抢走了玩具,自己要不回来,所以找老师。

有的孩子是希望成人关注到自己,承认和认可自己是遵守规则的好孩子,比如,孩子向教师告状说某个小朋友吃饭撒了很多菜,他的言外之意可能就是,让老师"发现"他一粒饭都没有撒出来。

有点孩子为了让自己感觉很酷、很强大,所以告状。

孩子爱告状,家长不能忽视,做好这3点,孩子的人际关系不用愁

从以上孩子告状原因的分析可以得知,看似简单、常见的孩子告状行为,其实蕴含着很多深层次的起因,如果应对不当,不仅会影响孩子之间、以及孩子与成人之间的关系,还会误导孩子形成一些不良的价值判断,所以,一定要慎重对待。

二:如何应对孩子的告状行为
  • 1.要重视孩子的告状,对孩子的告状持积极的态度

家长和老师要认识到,孩子告状不一定是坏事,它也有积极的意义,比如,反映了孩子对行为规则的认识、掌握和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

在孩子眼里,成人(特别是与他们关系密切的老师和父母)是最受崇拜的,是最可信赖的,孩子很在意成人对自己行为的态度,不管是赞许、肯定,还是谴责、否定,都成了孩子判断是非曲直、善恶好坏的最高标准。

所以,成人不要怕孩子告状,对孩子的告状应持欢迎的态度,在工作中遇到孩子告状,可以先停一停手中的工作,别急着打断或不耐烦。

孩子爱告状,家长不能忽视,做好这3点,孩子的人际关系不用愁

  • 2.要认真倾听孩子的告状,分析原因,区别对待

看起来是"鸡毛蒜皮"的告状,可能有不同的心理动机,成人要耐心倾听、全面了解,才能有针对性地应对。

对于通过告状来寻求成人关注、表扬的孩子,成人不应该鼓励,更不能当着告状的孩子的面批评另一个孩子,而是要引导孩子自己去处理问题,比如可以对告状的孩子说:"你知道他这样做不对,这很好,那你看有什么办法帮助他呢?"

对于通过告状来试探成人态度的孩子,成人要保持敏感,强调规则,即使是当时很忙,无暇分身,也应该表明自己的态度。

对于为了逃避责任反而告别人状的孩子,成人要分清责任、严肃批评,要让告状的孩子认识到把责任推给别人是不对的。

对于打抱不平、保护弱者而告状的孩子,成人要及时肯定、鼓励,保护孩子的道德感,并认真加以引导,与孩子一起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于维护规则而告状的孩子,成人要在肯定的基础上引导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总之,对于孩子的告状行为,一定要在倾听的基础上,弄清楚原因,再区别对待,成人(特别是老师)对孩子告状行为的处理会影响和改变孩子后续的行为与观念,所以应该慎重对待。

孩子爱告状,家长不能忽视,做好这3点,孩子的人际关系不用愁

  • 3.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减少其告状行为

认真对待孩子的告状行为并不是一味鼓励孩子的告状行为,随着孩子的成长,让孩子能够逐渐自己解决问题,减少告状行为才是我们的目的。所以,这是我们应对孩子告状行为的方向,但是需考虑到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要逐渐引导。

比如,可以组织孩子观看动画片、听故事等,有目的地引导孩子评价其中的行为,提高孩子的辨别能力,进而减少孩子的不良行为。

也可组织孩子通过谈话、讨论等形式,讲一些在孩子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让孩子来想办法解决,从而培养孩子独立处理问题和判断是非的能力,进而减少孩子告状行为等。

孩子进入幼儿园或学校,就意味着他们进入了一个新的、重要的社会化过程中,他们在与同伴的冲突与交往中逐渐学会去自我中心,积累社会交往经验,学习社会交往的技能。

所以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少告状行为,是非常有必要的。

孩子爱告状,家长不能忽视,做好这3点,孩子的人际关系不用愁

掌握孩子告状背后的动机,认真对待,耐心引导,孩子会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独立处理问题,如何明辨是非,如何区分什么是大事、重要的事,什么是小事、自己能解决的事。

这件事当然不会很容易,所以我们才说教育是一门科学,需要认真研究它的规律。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