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黄疸到底怎么办?这几个错误方法90%的家长都用过!

作者:婴萌 10-09阅读:4004次

黄疸是宝宝出生后最常见的的临床症状了,约60%的宝宝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虽然大部分黄疸可以自行消退,但妈妈难免心里还是会担心、着急,于是可能出现“有病乱投医”的现象,找些土方法,殊不知,这些方法不仅不能帮助退黄,反而对宝宝造成一定的伤害。今天就来详细聊一聊宝宝黄疸到底应该怎么办?这可能是网上最全面、科学的小宝宝黄疸攻略了!宝妈们可以收一下。

1 |这些“退黄”方法不靠谱!

吃中药

在宣称可以退黄的中药里面,最典型的应该算是茵栀黄了,在今年8月底,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关于修订茵栀黄注射液说明书的公告之前,应该很多小宝宝都喝过。其实它的原理很简单,就是通过让宝宝腹泻,增加排便,从而促进胆红素的排出,但与此同时,也可能导致宝宝的胃肠功能紊乱。另外,中药成分复杂,小宝宝的肝肾功能还尚不完善,在退黄的同时,可能对肝肾造成损害。由此可见,中药退黄代价很大,真心不值得

这里不得不再多说一句,虽然药监局的公告中只禁止了茵栀黄注射液,但同样口服的茵栀黄也不要再给宝宝喝,虽然口服的不良反应没有注射用药来的快,来的猛,但同样会对宝宝造成伤害。因此,无论注射液还是口服用药,统统都忘记“茵栀黄”这个名字吧!

晒太阳

晒太阳也曾经被作为退黄的一种手段,但这个方法也不靠谱。太阳光中虽然有蓝光,但很明显,在家里不可能给宝宝全身裸露照射,因此照射面积小,根本达不到效果;即便室温允许,真的让宝宝全身裸露晒太阳,但是我们不要忘记,太阳光除了蓝光,还有紫外线,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线下,可能造成皮肤损伤,也就是说,不暴露达不到退黄效果,而暴露又会损伤皮肤,可见晒太阳并不是个好办法,另外,如果宝宝胆红素数值确实高,在家晒太阳不仅效果差,还可能因此耽误病情,造成严重后果。所以,如果胆红素到了需要处理的水平,还是到医院进行光疗吧。

喝葡萄糖水

喝葡萄糖水对黄疸没有任何作用,而且还可能因此减少宝宝母乳的摄入量,导致胎粪排出延迟,肠道内的胆红素又经过肝肠循环再次进入血液,导致血清胆红素进一步升高。也就是说,喝葡萄糖水不仅不利于退黄,还可能加重黄疸。除此之外,葡萄糖水甜甜的,影响了宝宝的味觉,可能成为今后的喂养难题。

益生菌

现在一些医生会给宝宝开一些妈咪爱类似的益生菌,认为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利于大便排泄,从而有助于黄疸的消退,可惜根据目前对益生菌的研究,还没有证据表明益生菌对黄疸有治疗作用,也就是说,这只是某些医生的自以为是的想法罢了。

2 |新生儿黄疸如何治疗?

虽然宝宝黄疸大部分都可以自然消退,但由于胆红素的毒性,少数宝宝可能出现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甚至引起胆红素脑病,导致神经损害和功能残疾,从而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所以,对于黄疸,主要是对于胆红素脑病的预防,如果胆红素水平达到了需要干预的水平,那么就要及时进行治疗,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目前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有三种方法:光疗、换血和药物。

换血疗法:一般是用于光疗失败、溶血或者已经出现早期胆红素脑病表现的宝宝。

药物治疗:主要是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和白蛋白。丙种球蛋白只用于溶血引起的黄疸,对于其他原因引起的黄疸没有作用。白蛋白可以增加胆红素和白蛋白的联结,减少血液中的游离胆红素,但是如果宝宝的白蛋白水平正常,也根本无需额外补充。也就是说,这两种蛋白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才会使用,而不是所有的黄疸都需要。

光疗

光疗是最常用的有效又安全的方法,其光源可以选择蓝光、绿光或白光。由于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对个体的危害性受机体状态和环境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目前光疗的标准不再用统一数值来界定,而是根据不同胎龄、不同日龄、不同出生体重来确定光疗指证,而且还要考虑是否存在胆红素脑病的高危因素,所以,是否进行光疗,需要综合的分析和考虑。

出生胎龄35周以上的晚期早产儿和足月儿可以参照2004年美国儿科学会推荐的光疗参考标准,如图所示:

(图片来自AAP)

备注:

表格中左侧数值和右侧数值的关系是:1mg/dl=17.1μmol/L,

黄疸指数:当宝宝的血清总胆红素浓度是20mg/dl时,黄疸指数就是20。

再举个栗子来说明:

宝宝72h光疗指标是18mg/dl,72h的宝宝,如果黄疸指数已经到了18,那么就需要进行光疗了;当然,这里的指标是针对38周以上出生、而且一般状况好的宝宝,如果伴有其他高危情况,或者宝宝出生月龄不满38周,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哦。

总结:对于新生儿黄疸进行光疗的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经过医生的综合判定。另外,在光疗的过程中,要用遮光眼罩遮住双眼,对于男宝宝,还要用尿布遮盖会阴部,其他部位皮肤尽量暴露在外面。

3 |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如何区别?

传统对于新生儿黄疸,会根据胆红素的值将其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进行,认为这种单纯的区分没有意义,关键还是对于胆红素脑病的预防,因为在某些情况下,即便低于现行的生理性黄疸指标,也有形成胆红素脑病的可能,而对于健康的足月儿宝宝,即便数值已经超过了生理性黄疸的指标,却不一定会造成伤害。

另外,不同健康状态的宝宝,胆红素对宝宝脑伤害的危害也不同,因此目前不再把生理性和病理性作为干预标准,而是根据上面提到的,不同月龄、不同日龄、不同体重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所以,宝妈也就无需再关注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的了,但是如果因为某些疾病引起的黄疸,还是要医生诊断后并进行治疗的。

4 |预防措施很重要!

由于黄疸是否应该干预,需要医生的综合判断,所以及时随诊很关键。对于顺产宝宝,可能出生24h内就要出院,那么出生后72h应进行随诊;如果出生后24h-48h出院,应该在生后96h随诊,出生48-72h出院的宝宝,应该生后120h随诊。虽然目前我们国家在随诊这方面做得不是很好,但我们做父母的,为了宝宝的健康,还是应该注意随诊。

目前在新生儿黄疸的检测中,血清总胆红素(TSB)作为金标准,但需要抽取宝宝的静脉血,而经皮胆红素水平(TcB)测定,是一种无创的检查,可以动态的观察胆红素水平的变化,减少了穿刺带来的痛苦,所以通常被作为普查。理论上来说,TcB和TSB数值应该是一致的,但是TcB可能受到皮肤等因素的影响,结果可能低于TSB水平,所以,当TcB数值较高的时候,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TSB的检测,从而根据此数值,结合宝宝的其他情况,判定是否需要干预措施。

5|母乳性黄疸要停母乳吗?

关于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看是哪种母乳性黄疸。和母乳相关的黄疸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母乳喂养性黄疸,一种是母乳性黄疸,二者是有区别的。

母乳喂养性黄疸:通常发生在1周内,主要由于新生儿最初3-5天摄入母乳不足,胎粪排出延迟,使得肠道排泄减少,导致了胆红素水平升高。面对这种情况,不仅不能停母乳,还要想办法让宝宝多吃母乳,增加喂养次数,每天至少8-12次。如果是喂养姿势不当引起摄入母乳不足,还要纠正喂养姿势。如果妈妈由于某种原因不能母乳喂养,那么就要及时的添加配方奶,促进胎粪排出。当然,如果胆红素数值达到了需要干预的标准,也要进行及时的治疗。

母乳性黄疸:通常在出生1周后发生,2周左右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如果继续母乳喂养,黄疸可能延续4-12周才能消退,如果停母乳,黄疸在48-72小时明显消退(源自《2014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

但是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妈妈不要自己判断是不是母乳引起的,而自行停母乳,因为这可能会影响到今后的纯母乳喂养,所以要在医生排除了其他非生理性高胆红素血症的情况下,根据医生的指导停母乳,同时要每天用吸奶器吸奶,以便之后继续母乳喂养。

如果新生儿生长发育良好,也排除了其他非生理性高胆红素血症的原因,当TSB>257 μmol/L(15 mg/dl)时,可暂停母乳3天,改人工喂养;TSB>342 μmol/L(20 mg/dl)时,则要增加光疗。另外,母乳性黄疸的婴儿,如果一般情况良好,没有其他并发症,则不影响常规的预防接种。(源自《2014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

因此,和母乳相关的黄疸是否要停母乳,要根据情况来定,而且不可自行停母乳,以免影响今后的母乳喂养并耽误病情。

5|总结

上面说了那么多,可能有些妈妈看晕了,再来划一下重点:

1、吃中药、晒太阳、喝葡萄糖水、益生菌等方法对新生儿黄疸没有作用;

2、黄疸的正确治疗方法有光疗、换血和药物治疗,而药物治疗中的丙球蛋白和白蛋白都是特殊情况使用的,而不是所有情况都能用;

3、不是所有的母乳相关的黄疸都要停母乳;

4、如果宝宝胆红素数值达到了干预水平,就带宝宝进行光疗如果尚未达到干预水平,那就带宝宝回家,耐心等待黄疸消退,同时注意观察宝宝黄疸和生长发育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诊。

|参考资料:

《2014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

《2004版儿科学会新生儿黄疸诊疗指南》

http://pediatrics.aappublications.org/content/114/1/297

口袋育儿(微信:koudaiyuer)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