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陪伴是主动的沟通,关注孩子的每一个表情,并给予孩子积极的回应,这样孩子才能真实地感受到爱。
作者/胡慎之
1
前段时间看了电影《奇迹男孩》,讲的是一个先天畸形的小男孩如何在父母的关爱中进入普通学校,开始建立属于自己的人际关系,并且获得了友情和非凡的成就。当然,这个“非凡的成就”并不是成为名人,也不是做出了一番巨大的贡献,而是获得了正常孩子该拥有的一切,同时自信、积极地面对生活。
影片中有一个情节:当小男孩发现被好朋友欺骗时,他在家里发脾气,这时妈妈只是在一旁陪着他,等到孩子发泄完情绪平静下来后,妈妈并没有责怪他,而是陪着他一起讲故事。
我们可以看到,当孩子在学校里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时,妈妈非常尊重孩子,同时也接纳孩子的情绪,给予孩子积极的回应,这是一个被很好爱着的孩子,尽管身体有些残缺,但是爱让他变得有力量,能够面对未来的一切不确定。
被爱的孩子未来可期。
孩子需要拥有独自面对世界的能力,父母只需要放手让他安全探索,实际上,很多父母不愿意相信孩子有面对世界的能力,总是担心孩子走路会摔倒。这是孩子成长中自然要经历的挫折,当我们成全了他的挫折,并且给予安慰和爱护,那这种挫折能够很好地促进孩子的成长。
在公园里,我见到很多妈妈陪着孩子在玩耍,这时孩子对妈妈的依恋是矛盾的,一方面他想去探索外界,另一方面也希望与妈妈有良好的互动。其中一个小女孩想去玩滑滑梯,妈妈说:“你自己去玩吧。”然后妈妈就在一旁低头玩手机,和孩子没有任何眼神上的互动,实际上,妈妈这种冷漠的回应给孩子带来了很大的挫败感,她并没有关注孩子当下的感受。
所以,真正的陪伴是主动的沟通,关注孩子的每一个表情,并给予孩子积极的回应,这样孩子才能真实地感受到爱。
2
有一位孩子1岁多的新手妈妈,每当被孩子的哭声成弄得精疲力尽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说:“我怎么生了一个这么烦人的孩子?”因为孩子是剖腹产,妈妈的身体比较虚弱,总是担心孩子吃不饱,所以都是定时定量地给孩子喂奶,有时孩子已经睡着了,妈妈也会给孩子喂奶,孩子的睡眠规律就被妈妈打破了。
0~3个月的婴儿,对外界的一切反应都是自然的,饿了自然就要吃,困了自然要睡,哭闹是婴儿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婴儿需要的是及时的满足,同时,我们不能打破婴儿的内在规律,比如婴儿在睡觉时被打扰,自然而然地让他感到痛苦,那么他就会以哭闹来抗议。
当时我问这位妈妈:“在孩子出生之前,是否被家里所有人期待?”然而这位妈妈说:“虽然大家都很期待这个孩子的到来,但家里因为谁来带孩子的问题出现了一些纷争。”婆婆认为自己可以帮忙带小孩,妈妈却认为孩子应该要自己来带。
当两者无法统一意见时,其中的矛盾已经被胎儿感受到了,而且妈妈要面对外界的很多压力,包括自己能否做一个好妈妈、能否与婆婆和谐相处等等,如果这时身边的人对她有质疑,那么她就会进入焦虑状态中,同时无法很好地照顾孩子。
实际上,当孩子在肚子里的时候,妈妈已经很好地被激发起母性了,比如第一次听到孩子的心跳声,内心无比的激动和满足,而这种美好的情绪也会被孩子感受到,因为这是胎儿与母亲最初的心灵感应。
但是,当孩子出生以后,妈妈对孩子的爱会经历很多的过程,在这个可变的过程中,孩子体验的爱是不一样的。你爱不爱一个人,其实不是你说了算的,而是以被爱者的感受为主,特别是妈妈对孩子的爱,这其中包含了很多的内容。
第一、孩子生命最初的安全体验是来自于妈妈。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安全感,因为妈妈对于婴儿来说是最重要的客体,妈妈的怀抱、体温和气味,是婴儿最安全的一个港湾。
第二、孩子世界观的形成,包括他的自我价值等等很大程度上由妈妈的态度所决定。
第三、孩子健全的人格特质来自妈妈的认同和肯定。
在孩子三岁以内,妈妈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可能妈妈一次焦虑的对待,就会让孩子带来创伤性体验。
3
之前有一个年轻人和我说,他在和别人交流的过程中,如果两个人的谈话突然安静了,他会觉得特别焦虑,甚至认为是不是自己说错了话。在我们后来的聊天中,他说:“从我5岁记事起,我做的每件事都有妈妈催促的声音,比如当我在玩玩具时,妈妈会在一旁不断地提醒时间;或者我在专心看电视的时候,妈妈就会一直打扰,如果我没有按照妈妈的要求行动的话,她就会变得很沉默,这是妈妈生气的前兆。”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他适应了被催促的方式,也认为自己就是被安排的人,当他发现对方沉默不说话时,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对方可能生气了,并为此感到恐慌。
因为孩子是敏感脆弱的,妈妈对待他的态度极有可能会影响到他成年后的人际交往,这时妈妈不仅需要尊重孩子,还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让孩子独立去发展能力。
有位妈妈和我说:“觉得孩子上幼儿园以后,自己突然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了。”这位妈妈甚至担心孩子在幼儿园里会不会被人欺负,有没有吃饱饭,睡觉时会不会踢被子......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焦虑的妈妈。
当时我问她:“你见过一个人不会睡觉吗?你有见过一个人不会吃饭吗?而你所有的担心只是担心而已,更多的是你不愿意放手,孩子的离开对你来说是一种很难舍的体验。”在这里,似乎妈妈对孩子的需要多过孩子对她的需要,孩子反而成为了妈妈的陪伴者。
《奇迹男孩》里的妈妈在小男孩去上学了以后,她开始把以前的论文拿出来重新学习,继续完成她自己的事业,并没有把孩子和家庭当作是自己需要付出的一切。因此,在一个家庭里,父母有父母的事情,孩子有孩子的事情,这样才能和孩子保持一个边界。
如果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妈妈不愿意她离开,那孩子可能会因为对妈妈的忠诚或者依恋而选择停留在妈妈身边,以至于妈妈和孩子的关系越来越深,例如一些妈宝男或者脆弱听话的孩子,然而这一切都源于妈妈的不放手。
这种情况同样导致了孩子没有办法接受另一种关系,即三元关系。
例如有一些小朋友到了幼儿园以后,他发现自己的朋友是小明,但是小明竟然还有一个小好朋友叫小莉,这个时候他很痛苦,他没办法面对,只能离开小明。
如果一个孩子无法接受三元关系,也就是说,在家庭中妈妈和孩子之间纠结得很深,并把爸爸边缘化了,同时孩子会非常依赖妈妈,不敢独自去尝试新事物。
对于孩子成长,我一直认为要用心养育,用爱养育,陪伴成长,也因如此,我写了关于父母应如何更好的养育孩子、怎样培养一个人格独立完整并且心理健康的孩子的书籍。
·END·
作者:胡慎之,亲子关系心理学家,广州向日葵心理咨询中心创办人,向日葵爸爸。新书《陪孩子度过生命第一个三年》、《父母的教养,孩子的成长》,正在火热预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