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孩子的脸在幼儿园被挠破,老师:这种小事别来打扰)
近日,有一位家长发帖抱怨,自己4岁的儿子今年入读了一所私立幼儿园,某天放学回家妈妈却发现孩子脸上出现一道划痕,看上去像是被指甲挠破的。
妈妈询问了儿子,得知确实是在幼儿园与小朋友玩游戏时被挠伤。于是妈妈想着告诉老师这件事,借此提醒一下老师检查并修剪孩子的指甲,免得又挠伤别的孩子。
这位妈妈给老师反馈了情况后,老师很快给了回复,表示“是我们工作失误,我们明天就检查一下”,按道理说这是一个很愉快的交流,这件事应该就这样结束了吧,结果没想到的是群里有其他家长却发表了不一样的意见。
其他家长为了讨好老师,居然跳出来反驳这位妈妈,说什么老师辛苦,小孩子玩耍磕伤很有可能之类的话。其实现在确实有这样的家长为了孩子在幼儿园能受到老师的特殊照顾,绞尽脑汁地在微信群里各种花式拍马屁,有很多网友评论说“最讨厌溜须拍老师马屁的家长”,这些戏精家长确实很不招人待见。
现在很多幼儿园都有老师、家长交流微信群,平时老师有什么事情都会在微信群里通知,老师、家长信息交流群的主要功能就是老师与家长之间的信息交流,本身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老师与家长之间就应该多沟通、多理解、多交流。
如果有的家长为了讨好老师,阻止其他家长与老师的沟通就完全歪曲了建微信群的本意了。
不过话说回来正如网友所言“现在很多家长给孩子灌输的就是别人弄到你了你要打回去的思想”,要不要教育孩子“挨打了要自己打回去”这个话题一直存在争议,不同的家长秉持着截然相反的态度。
其实打或者不打更多的时候家长的教育方式往往代表着家长自己的处世之道,有的家长吃不得一点亏,当然更不能容忍自己孩子“吃亏”;有的家长认为万事以和为贵,就特别反感教育孩子用武力来解决问题。
有教育专家提出其实我们现在教育孩子是为了孩子更好的成长为一名“社会人”,将来孩子最终都会自己面对纷争,自己去解决争端,既然是文明社会就不应该不问青红皂白教育孩子通通用“打”的方式去解决矛盾,尤其是幼儿园的孩子还处于不辨是非的阶段,家长更不应该带着“戾气”给孩子灌输“暴力”思想。
对于幼儿园的孩子而言,出现攻击性行为,家长和老师更应该多观察孩子,了解孩子“攻击性行为”背后的原因。这个阶段很多孩子并不是心存恶意地去打别人,只是因为他们还不具备表达自己想法和情感的能力,或者说没有大人教他们学会正确的表达方式。
所以家长更应该做的是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在了解了孩子行为代表的意思以后,最应该做的就是教孩子正确的表达方式,比如想和别的小朋友玩耍,就要主动询问“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
然后就是给孩子引入规则概念,幼儿园的生活就是一种集体生活,孩子在集体中最需要学会的就是遵守规则。当孩子学会遵守规则后,家长甚至可以教会孩子用制定规则的方式来解决争端,比如两个小朋友都想玩一个玩具的时候,可以用剪刀石头布的方式来决定谁先玩谁后玩。这样才是引导孩子参与集体生活中处理矛盾、争端的正确方式。
via:妈咪Jane育儿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