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辣道娘
来源:凯叔讲故事(ID: kaishujianggushi )
01.
曾经一位妈妈和我咨询过这样一个问题:
孩子平时都好好的,可是只要我一出差,孩子会就得荨麻疹,真不知道是中了什么邪了?
我问她:你是不是也经常在孩子面前讨论这件事?
她点点头:是啊,有什么不对吗?
这让我想起,女儿在上幼儿园时,班上有个小男孩,经常生病,三天两头看见妈妈请假。
家长群里经常会看到这位妈妈留言:
「我家孩子早产,肺不好,户外活动就别让他参加了。」
「我家孩子不能跑,晒晒太阳就行,免得引发哮喘。」
「孩子今天早上在家咳嗽了,麻烦老师今天别上他出教室了。」
而每当户外活动的时候,男孩也会主动地离得远远的。当有小朋友拉他玩时,总是见他摇摇头,「不玩,我肺不好。」
后来,幼儿园升大班,换了一个班主任,小男孩参加户外活动的次数增加了不少。我不知道老师是怎么和男孩家长沟通的,直到孩子幼儿园毕业,我都没有见妈妈在群里发不让孩子参加户外活动的话了,而且孩子竟然也不再请病假了。
记得那是春季幼儿园运动会。我们很多家长参加,看见那个平时病央央的小男孩也站在了跑道上,当时我们几个熟悉情况的家长都吃了一惊。
在开跑前,老师在小男孩的耳边说了一句悄悄话,虽然最后没有得奖杯,但看得出孩子跑得非常开心,而且没有任何不适。
我一直很好奇老师和孩子说了什么,于是某天在接孩子放学时问了老师。老师说,她只是和孩子说了一句话:你和大家都一样。
是呀。每个孩子都一样。不一样的,只是我们对待孩子的方式。
正如文前的妈妈问我的问题,为什么只要妈妈一出差孩子就会出荨麻疹。可能第一次妈妈出差跟孩子出荨麻疹只是一种巧合。而后来妈妈反复强调,反复强化这样的话,其实是给了孩子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只要妈妈一出差,我就要生病。
于是,偶然就变成了惯常。
很多时候,孩子生病了,父母的第一反应往往是细菌、病毒致病,但却少有人知道心理因素也能致病,而且心理因素导致的疾病对人体的危害性似乎不亚于细菌病毒。
02
最近看到一则新闻莫名揪心:
一名六年级的男孩看见班主任就会呕吐。后来经过心理治疗师催眠,才发现造成他这种生理现象的原因,是班主任体罚同学的行为引起了他的反感。压抑的潜意识促使身体做出了反常的生理反应。
当孩子的心理备受焦虑、压抑、低落等情绪折磨,而当这些负面情绪累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然会从身体上找一个出口释放出去。
于是,孩子就病了。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躯体化」。
心理暗示分积极和消极两种,是用含蓄、间接的方式或话语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
对于3—6岁的孩子来说,他们正处于心理发展和人格的塑造期间,来自外界的心理暗示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影响,比如会改变意志、兴趣、习惯、身体健康状况等等。
童话大王郑渊洁就分享过他的一段经历:
小时候某次家里吃面,卤子有点咸了,他就吃得很少。
第二天,妈妈带他去姥姥家,又是吃面条。他听见妈妈跟姥姥说,郑渊洁不爱吃面,于是,从此之后他就突然不爱吃面了,直到40多年后才有所改善。
可见,心理暗示的力量有多大。
03.
消极的心理暗示不但会让孩子的身体生病,还会让孩子的心生病。
因为,心理暗示常会变成一种父母经常无意识用的东西——贴标签。
「唉,我们孩子就是内向,不爱说话。」
「我女儿做事特别没耐性。」
「我儿子4岁了还总尿床,怎么说都不改。」
「他就是爱哭,小气。」
「他就是霸道的很,还爱打人。」
要知道,我们的孩子对自己的父母总是迷之相信,他们往往分不清父母说的话是真的还是无意识的抱怨,而这些话又带给他们巨大的心理障碍。
小的时候,经常和表弟一起做作业。那时,听到最多的是,舅舅训斥表弟的声音:
「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你是不是傻?」
「你怎么能蠢成这个样子。」
答对,舅舅当场就把表弟给打了一顿。后来表弟连普通高中都没考上,上了技校,成绩也是平平。
去年回老家见到表弟,表弟说:「我天生脑子不好使,不像你从小就聪明,吃不了学习这口饭。」
我不知道怎样开口安慰他,我想对他说,不是这个原因,但或许他已经不再相信了。
学了心理学后,我逐渐明白。没有所谓的好学生,也没有所谓的差学生。一个学生不好的成绩只是表明他的心理出现了问题,需要家长及时的关注。
同样,一个经常生病、经常有各种问题的孩子,他也可能是通过身体、通过各种行为在向父母求救信号:妈妈,我需要关心。
积极的心理暗示,对孩子来说有着一种神奇的力量。看到孩子的优点,会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关注和爱。
04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景做了一个发人深省的实验。
他和助手们来到一所小学,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
之后,罗森塔尔交给校长和老师,[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
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戏剧大师萧伯纳曾说:要记住,我们的行为不是受经验的影响,而是受期待的影响。
用消极的态度、言语、情绪打压孩子,孩子也会被负面能量缠住,难以正常发挥自身的能力。而用积极的态度暗示孩子,孩子就会越来越有动力,也更自信。
女儿刚上幼儿园的时候,经常在午睡后尿床,每天都会带回一条尿湿的裤子。
婆婆是个急性子,有时会数落:「你怎么总是尿床、尿裤子呢?你都快4岁了,还不会上厕所,真是愁人!」
虽然我一再制止婆婆这样说,可还是对女儿产生了不小的心理暗示,她对自己的情况也非常焦急,但是越急越不行,每天仍然带回一条湿裤子,有时是两条。
后来,有我亲自请了几天假去接她,并偷偷藏起湿裤子。
我还故意跟婆婆说话让她听到:「老师表扬妞妞能主动去厕所,过几天肯定就没有问题了……」
我转头看到女儿冲我偷偷地笑,我也报以轻松的微笑。
没过多久,这个问题很利索地就解决了。
也许每个孩子身体里都住着一只小兽,如果我们恶意相向,他也会面目狰狞;而如果我们用很多的肯定和爱去喂养,他就会茁茁生长,沐浴阳光。
记得国外的精神科医生看过大量病例,他曾说:很多人生病,是因为缺少爱。
很多孩子生病,是因为没有得到恰当的爱。
很多时候,我们给孩子的爱,要么过于焦灼,要么过于严密,要么过于粗鄙,要么过于压抑,要么过于随意,要么从未用心去倾听他们内心的需求和渴望。
对于孩子来说,积极的暗示就像火把照亮他们的前行的智慧,而消极的暗示就像骤雨浇灭他们探索的渴望。
当有一天,父母能够懂得如何去跟孩子说话,将爱的本能与教养的技巧恰当结合,才算是在孩子身体和心理健康成长的路上,当好了一站又一程的引路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凯叔讲故事(ID: kaishujianggushi),1000万孩子听故事大全,爸妈的育儿宝典,转载已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