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那么多遍喜羊羊的孩子,却不认识真正的牛羊

作者:家长训练营 04-07阅读:1682次

我和丈夫带着5岁的儿子去户外徒步。

突然,儿子指着不远处一头小牛喊道:

“这匹马好漂亮。”

我哭笑不得:“这是小牛。”

后来想,这也怪不得儿子。

他从书上认识了马,可在现实中还从未见过呢。

这是来自豆瓣作者辛田的小故事。因为儿子的表现,她第一次感到了所谓儿童和自然间的裂痕,孩子们熟悉喜羊羊的卡通形象,却并不认识现实中的牛羊。自然对于他们,是陌生的,抽象的。

在《林间最后的小孩》中,美国作家理查德·洛夫提出了一种“自然缺失症”现象,即现代城市儿童与大自然的完全割裂。这看似是一个医学名词,实质却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比如城里的孩子背过《悯农》,却没见过农民;吃过猪肉,却没见过猪跑;分不清五谷,辨不出花草,认不出飞鸟走兽……

但对于这些现象,人们往往只是感慨于这是社会发展进步不可逆的趋势,为了更好地未来生活,我们有必要和自然世界做告别。

1谁换上了“自然缺失症”?

成年人:才不是我们

很多80后的童年记忆是这样的:出了家门不到十分钟就能到达附近的草地、湖泊、公园、林间,随口喊上院子里的小伙伴,一起跳皮筋、跳房子、弹玻璃珠、丢沙包、跳山羊、摘野果、捉迷藏……

夏天看天上的银河、听泥塘里的蛙鸣,秋天捉螃蟹,冬天堆雪人,没有WIFI的童年,却充满着童趣的笑声。

自然,离他们并不遥远。且不说农村,即使是在北上广的大城市里,人们小时候离乡村或荒野的距离也并不远。不论是胡同平房、还是楼房大院,常有浓阴遮蔽,到处可见野草生长的“百草园”,出城不远就有菜地、水塘或河沟。

树枝、草棍、昆虫、土疙瘩都是我们的玩具,房前屋后的荒地就是游乐场……直到长大成人,我们发现居住的城市已大变模样,周围的草地被贴上了“请勿踩踏”的字样,公园变成了收费景点,小伙伴们渐渐从弄堂、胡同搬进了高楼大厦。

但这只是社会的进步,又有谁会觉得自己需要“重返自然”呢,谁又会想到有人还能得“自然缺失症”呢?

直到,我们在孩子身上看到了些许变化:不需要小伙伴,不需要大自然,电脑、电视是他们最喜欢的“玩具”。他们宁可放弃去看海、去爬山,而选择待在房间里,因为只有屋里才有电源插座。

2“自然缺失症”这病能治吗?

能,学学别的国家

幼儿户外活动减少的现象不仅仅在中国,而成为了世界范围的问题。在欧洲,一种将森林作为教室,让儿童回归大自然的森林教育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这就是传说中的“森林幼儿园”。

森林幼儿园通常没有教室,让儿童回归大自然,孩子们可以爬树、玩火,即使在下雪天,孩子也都在户外玩耍。幼儿们不是间接通过书本学习,而是通过与大自然实物的直接接触而学习,孩子们的观察力自然而然变得敏锐,他们的学习及探索动机也将源源不断。

在特别恶劣的天气里,孩子们会躲在帐篷,拖车或者小木屋里讲故事、做手工、画画或者吃点心

森林幼儿园可以让孩子体验到万籁俱静,学会动用身体的所有感官,调动感知的各个层面来学习

孩子们在森林里认识各种动物和植物,观察四季的变换和自然景象,了解森林里生物链的价值

森林幼儿园从德国流行,并逐步向其他发达国家扩展,日韩国家的自然教育也在悄然升起

这里又被称为“没有屋顶的幼儿园”,在这里,森林就是教室,大自然就是老师,森林里的原木、石头就是课桌椅。老师只进行看护和引导,孩子才是学习的主人,而他们的日常任务就是将稀松的泥土揉出可爱的形状,或者在寒冷的冬天想办法拨弄火苗阻止篝火熄灭。

3爬爬树能学到什么?

适应自然环境,才能适应社会环境

这种单纯的玩乐究竟能给孩子带来什么?

森林学校的兴起来源于一个疑问:在温室中长大的孩子能够适应这个世界吗?

爱德华•威尔逊的经典理论“亲生命假说(biophilia hypothesis)”认为:

人类与生俱来就与其他生命体有着紧密的情感纽带,一旦我们与其他生命失去接触,就会出现问题。从生物学角度来看,我们仍然是猎人和采撷者,这点并没有太大的改变。

孩子就像需要睡眠和食物一样,需要和自然的接触。研究人员多年的跟踪调研发现,大部分森林幼儿园的小朋友在进入小学后,在阅读、写作、数学和社交方面都会提高的很快。相比没有受过森林教育的儿童,这些孩子通常也更自信、更外向,就连身患自闭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的孩子也得到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其实,“森林”只是自然教育的代名词,森林幼儿园可以是一片森林、一座农场,或是一片海滩、一个公园。我们更需要借鉴的是“森林幼儿园”利用自然游戏教学法作为工具,结合自己的条件和大环境,就可以打造出属于自己的自然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