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不只是“变化”

作者:幼儿教育杂志 04-23阅读:4146次

如果您稍加留意,就会发现“优化”一词经常挂在幼儿园教师嘴上,比如环境的优化、一日生活环节的优化、主题活动的优化、教育策略的优化等。

笔者在某幼儿园看到,每个班级的午睡室墙上都贴有穿衣或叠衣的方法示意图,盥洗室的墙上都贴有洗手步骤图,活动区的墙面或柜子上都贴有图文提示,而且不同年龄班的内容大致相似,比如积木区的柜子上写着“1.不在场地上奔跑。2.不争抢积木。3.搭建结束后把积木放回去”。

后来,笔者了解到,这是幼儿园试图通过环境创设优化幼儿一日生活的举措,出发点是用环境的隐性教育代替教师的显性教育,以求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的行为。

这样的出发点在观念上是一种进步,但是回过头来一想,这样的标识真能让所有幼儿理解、内化规则吗?这样的环境真能支持幼儿主动学习吗?

什么是优化?《辞海》上说,“采取一定措施使变得优秀”。由此看来,所有“优化”的出发点都是美好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判断自己的教育行为与“优化”的本质是一致的,而不是为变化而变化呢?

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过这样一个例子:

某位教师苦恼于自己每天都要把大半时间花在维持班级秩序和纠正幼儿的行为上,她一直无法理解,为什么幼儿总是“不听话”?

为此,她静下心来记录幼儿的种种不良行为表现,绘制活动室各个区域的环境示意图,以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结果发现,可能是自己安排的环境导致了幼儿的混乱,因为现有的活动室环境存在的最大缺陷是:各区域间全无屏障,从而导致了幼儿的四处游荡;各区域的功能不够明确,从而导致了幼儿在区域内的无所事事,甚至引起了不必要的争吵;柜子的位置摆放不当,从而导致了幼儿的行动受阻……

找到原因后,教师重新从幼儿的生活和学习需要出发,先在图纸上仔细规划活动室环境,然后据此调整家具位置,设计和添加分区用的不同颜色的隔板……一周后,教师发现幼儿的行为有了积极的变化。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在发现幼儿产生了不良行为时,不是想当然地采取某些策略试图去教育幼儿,而是通过记录、绘图等具有实验性质的方法研究导致幼儿产生不良行为的原因。

由此可见,优化的前提是教师对幼儿的观察、分析和判断。读懂幼儿是教育的原点,也是优化的原点。

又如,北方人过新年前有“赶年集”的风俗,教师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课程资源,于是就组织大班幼儿去集市参观,回园后组织幼儿通过谈话和绘画方式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后来,教师发现这样的活动比较低效,原因在于教师并没有从幼儿的真实需要或兴趣出发。如何优化这一活动,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学习呢?

教师为此设计了主题活动“我们的年货大集”,首先与家长沟通,由家长围绕“去哪里、买什么、带多少钱”的问题与幼儿一起规划“赶年集亲子活动计划”,并请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格、情景画、视频等)将讨论内容记录下来。

亲子活动结束后,教师借助照片、视频等材料组织幼儿分享交流。在此基础上,幼儿开始准备自己的“年货大集”活动。幼儿首先在活动室布置了赶年集时买来的吉祥饰品,他们很快发现分类布置既美观又便于欣赏,贴窗花可以不用胶水,贴年画需要用铁丝和夹子固定,等等。

接着,活动区变成了工作坊,孩子们自主分成了福字组、年画组、春联组、缝制组和窗户组等,制作起各自感兴趣的饰品来;玩舞龙制作和表演游戏的幼儿则利用红色塑料袋、纸箱、方便面碗等材料制作了龙头和龙身,并借鉴舞龙视频,配上《金蛇狂舞》乐曲,创编起舞龙动作来。这些活动提升了幼儿规划空间、使用工具和用符号表征的科学经验,分工合作的社会经验及审美的艺术经验,进而发展了专注、坚持等学习品质。

一切准备好之后,“年货大集”开张了,幼儿为货物分类,制定价格,规划货物摆放的场地等,还制作邀请卡请爸爸妈妈来买年货、看表演。这一过程自然融合了数数、分类、规划等的数学学习经验和应对突发状况的社会学习经验。

“年货大集”活动结束后,教师与幼儿讨论“把买卖获得的钱送给谁”的问题,结果幼儿通过投票产生了四组赠送对象:大山里贫困的孩子、孤儿院的孩子、敬老院的老人、残疾人。

教师把钱平分给四个组,让幼儿讨论怎么花。最后在幼儿推举的组长带领下,幼儿到超市用这些钱购买了他们通过调查认为合适的东西,并在家长的配合下把东西送到了需要帮助的人手里。在这一过程中,幼儿获得了解决问题、真诚助人等真实体验。

显然,“优化”不只是“变化”。优化的外部表现形式是组织方法或活动内容的变化,但不变的是对幼儿真实兴趣点和个性化需要的不断深入的体察和研究。幼儿的真实需要永远是一切优化的原点,所有的优化都只是逗号,只要站在儿童的立场思考问题,我们就永远在“优化”的路上。

配图/网络

图文编辑/周珊

⊙作者:秦奕;单位: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文章版权归《幼儿教育·教育教学》所有,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后台输入“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