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带六六去了趟郑州办公室,我在六舅舅买的倒立机上体验了几下。六六在旁边观察后提出要试一试,我就教她怎么用脚固定身体不掉下去,她摸索了一下就掌握了技巧。觉得有意思就把小视频发朋友圈,结果有朋友出于好意表示了担心:
首先说一下,我会让六六这样尝试,当时是有几个必备因素:
- 她情绪平静体力充沛
- 我们很仔细的教她掌握了技巧以及用力方法
- 我们有人在旁边进行保护
- 我们衡量过这个游戏是不是在她的能力范围之内
但是,我完全能理解朋友的担心,因为对存在危险的物品,我也有过同样的心情。
0 1
六爸是个凡事喜欢动手的直男,家里备着各式各样的工具。
所以在六六两岁多特别喜欢模仿大人的时候,看到六爸使用螺丝刀、扳手、尖嘴钳等工具,感到既新奇又有趣,也非要试一试。
结果她一碰这些工具,我就如临大敌:“别动,太危险了!”
三番五次之后,六六的确不去尝试这些了。但是随即带来的是别的方面的问题:平时但凡遇到陌生点的东西,她下意识的就退缩,坚决不肯尝试。
这就囧了,这不是我想要的结果啊。
我们总说孩子的好奇心可贵,但是我们的保护却让孩子却步了。这种变化让我哭笑不得,但是依然不可能冒让孩子受伤的风险去满足好奇心。
转机是在北京,一次陪朋友看幼儿园时的意外收获。当时朋友要给孩子挑幼儿园,约我一起,那会想着六六也快上了,于是就抱着学习的念头去看看。
那是一家蒙氏园,进入那家幼儿园教室,触目所及是分成不同区域的主题。特别是有一个区域,全部是玻璃杯,瓷器等易碎品。
(注:因为探园时老师觉得拍到孩子泄漏隐私不好,婉拒了我们拍照,此图是网上找的,差不多的环境)
看到这些我皱了皱眉头,第一反应是孩子怎么能玩这个。而更意外的是园长却告诉我们:“所有的孩子进园后先从这个区域开始适应。”
我不敢置信的追问:“那打碎了怎么办?这太容易打碎了。”
园长微微笑了笑:“你和很多人反应一样,但是,换个思路,与其防着孩子不让做,为什么不试着教他们正确的使用呢?”
后来,园长还带我们在门外看了小朋友上课时的情景,不止一个两三岁的孩子在老师的引导下像模像样的拿起放下这些易碎品。
图片来源于网络
呆了半个多小时,虽然我看到的确没有孩子打碎这些,但是对于这种让孩子尝试危险用品的理念,我是半信半疑的。
0 2
回家后翻看资料,发现一位名叫Gever Tulley的美国教育学家在一次TED演讲中,就讲到过类似的问题。
Gever Tulley认为:我们生活的世界,关于儿童安全方面的准则制定的越来越严格,对于10岁以下的孩子而言,人们认为所有东西都是锋利的,是危险的。然而,当我们把所有的角都磨圆,让一切锋利的物体消失殆尽,孩子反而更容易受伤。这种趋势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呢?
Gever Tulley建议,父母至少应该让孩子做五件“危险”的事,这五件事有助于孩子的成长。
第一件事:使用火(play with fire)
第二件事:使用刀(own a pocketknife)
第三件事:扔长矛(throw a spear)
第四件事:拆解家电和旧玩具(deconstruct appliances)
第五件事:冒险打破常规(two-parter)
在他看来,与其和孩子玩捉迷藏,把工具藏起来,不如教会孩子安全正确使用工具的方法,当孩子在父母的辅助下使用工具完成一件任务,由此产生的自信和喜悦,父母也能体会的到。
相反,父母人为给孩子制造屏障,自以为把风险连根拔起,其实是给孩子罩进了一个透明的“金钟罩”,把生活和精彩挡在外面。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丧失冒险精神和探索欲望,成为名副其实的温室花朵。
重温Gever Tulley的演讲,虽然依然不能让我做到像他这么大胆,放手让孩子用刀、玩火,但我认同他的理念,也反思了自己的做法:一方面期待孩子长大,独立自主;一方面又阻止孩子学习独立自主的本领——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就比如我为了顾及她的安全,直接阻拦了她去尝试的可能性,结果反而打击了她探索世界的积极性,变成对什么都是畏缩的。
0 3
了解了这个理念后,虽然打开了我的思路,但仍然是不放心。趁着朋友孩子进入那家幼儿园,去北京时我又去了一趟,和老师聊和家长聊,发现情况是跟那个老师所说的差不多。经过引导的园里的孩子,即便是两三岁,也是可以熟练掌握使用这些日常用品的,相反被打碎的器皿都是来参观的四五岁的大孩子弄的。
于是,抱着试试的心态,我先给六六买了一些组装车的儿童玩具,比如有塑料头可以转动的“电钻”,锻炼她的手指精细程度,也是为了引起她的兴趣。发现没问题后,也尝试着给她使用家里的玻璃杯,告诉她两只手捧好拿稳,喝水的时候坐着喝,喝完了放下杯子。吃饭的时候也会给她瓷碗,同样使用过程和规则很明确的给予引导。
就这样一点一点的循序渐进,真的发现六六是可以的。不到三岁的年纪,这些曾经被我视作洪水猛兽的东西,已经是可以正常使用的,并且没有打破过。四岁多的时候,已经可以拿着剪刀帮姥姥剪菜根,还顺手按照自己的审美给自己剪了个另类刘海。
因为有着各种锻炼,平时她拿着剪刀做手工,拿着打蛋器帮我做烘焙,就成了很日常的状态。于是需要掌握技巧才能使用的倒立机,我也敢教着她使用方法去尝试。
0 4
去国外的机会多了,会发现在教孩子学会使用“危险”用品这一点上,外国家长比我们更放的开。
去美国和英国时,到朋友家做客,孩子帮妈妈使用搅拌器打奶油,在爸爸洗车时帮忙用水枪喷水,都是很常见的事情。
让孩子参与家务,使用和大人类似甚至同样的用品,孩子会感到自己被认同、自己的劳动是有价值的,自信心就这样在看似琐碎的劳动中逐渐强大。
看到这里,一定有很多家长跃跃欲试,恨不得孩子立刻就变成蓝翔技校毕业的高材生。但是,别急,教孩子使用这些,也是有讲究有技巧的。
01.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循序渐进更靠谱
孩子最感兴趣的当然是和大人使用一模一样的工具,但是对于低龄孩子以及最初接触“危险”工具的孩子,我的建议是从仿真工具入手,比如钝口圆边的小剪刀、宜家的工具套装、Modarri玩具汽车组装套装,都是不错的选择。
在教孩子使用仿真工具时也要保持严肃态度,像使用真工具一样使用仿真工具,把安全规则落到实处,让孩子明白这不是“过家家”,而是升级到真工具之前的“演练”。
02.在家长的监管下操作
大胆不意味着鲁莽,鼓励孩子去尝试并不是放手不管。无论是使用仿真工具还是真工具,或者是易碎的日用品,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国外的朋友告诉我,国外幼儿园的老师或家长在教孩子使用工具前,是会花很多时间讲解安全规则的,使用前、使用中、使用后一定有家长在场监督指导,这个家长可不是玩着手机三心二意的装样子,而是认认真真注视孩子的一举一动。
比如使用手锯,安全规则有:只能在工作台前使用手锯,使用时要佩戴护目镜,无论什么情况都不能扬起手锯,使用后按照要求把手锯收纳到指定位置,或者给手锯套上防护罩。
安全细则的重申永远都不嫌多,每次使用工具前都给孩子碎碎念几句,让孩子条件反射似的,一接触工具就先做好安全防护。
03.
藏着掖着没有用,危险用品“去神秘感”
孩子对大人用的工具,日常用品格外感兴趣,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人“招惹”的。
比如同学的女儿,对大人用的螺丝刀产生兴趣,妈妈如临大敌,先是拒绝,继而藏起来。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她会怎么想?
这是什么东西?妈妈不让我拿,还藏起来,一定特别有趣!
越是藏着掖着,孩子就越是找机会偷偷摸摸的尝试。因为没有接触过正规指导,反而真的容易发生危险。
04.评估与孩子年龄能力相匹配的用品
请一定要看到这个,我不建议一岁的孩子就给他个玻璃杯喝水,那极大可能是掌握不了并且容易受伤的。因为不同年龄所具备的能力,不确定性都太高了。比如孩子能尝试使用日常用品,都得是在两三岁以上,一定是看孩子能力和家长信任度最后综合评估的。
并且我坚决不赞成为了“冒险”而去“挑战”,一定是在孩子有好奇心和探索力的时候,我们给予空间和保护帮助孩子掌握正确的方法,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然后再去尝试。
05
确保安全,认真讲解,鼓励参与,监督操作。
孩子渴望学习本领时,我们在前面引领他,在孩子劲头十足的学习时,我们在旁边保护他,而当孩子学习受挫时,我们面对面鼓励他。
别让“危险,不能做!”这个挡箭牌扼杀孩子探索世界的热情。
真正的危险往往来自于对知识的不解和对安全的忽视,尝试、体会、和历练,并不是危险的导火索。
让孩子成为一个大胆独立的人,一些可控可避免的“危险”是必经之路。
做好安全工作的前提下,放手让孩子去探索,去感知,去发现,让他们在实践中成为一个善用工具独立自主的人,才是我们给予孩子最大的保护。
END
我们会很在意保护孩子的安全,但是不要变成惊弓之鸟就什么都不让碰了。比如过马路时左右看等红绿灯,比如坐电梯的习惯,这些规则会保护孩子安全。而玻璃杯,工具等也一样,学会正确使用后,才可以避免因为好奇和懵懂带来的伤害。
而在这个过程中,家长是一定一定不能缺席的,并且一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两点,请一定要牢记。千万不要断章取义说罗罗说使用危险用品好,然后给一岁的孩子一把剪刀玩,那我就哭死了。
随着知识的学习和经验的积累,很多想法会被打开,回头看,会发现和孩子一样,走过的这些年,我们也在进步。在育儿上的思考,我是一直没有停止的,也许有些思路开阔,也许有些观点个人化,但在分享的当下,都是我真实的想法。从没把自己当专家,只是陪伴在大家身边的一个朋友或者闺蜜,在和你们的交流中,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作为朋友,罗罗只是一个真实的人,虽然是妈妈,会用心尽力的养孩子,但也会爱自己,努力让孩子看到幸福的模样,做孩子成长的榜样。当然,爱自己最主要的是在心态上对自己的不放弃,人生不同的阶段,会呈现不同的形式。就像我想要自己带孩子,就做两年24小时陪娃的全职妈妈;想要创业,就连续几年每天只睡四个小时;想要高强度工作下维持自己状态不变太老,就对各渠道推荐的护肤品买买买。不管怎样的选择和状态,都是我发自内心想要选择的,朋友的意见我会听,但最终依然会忠于内心。
就像昨天分享《从200+到2000+的网红面膜,究竟哪些值得买?》,有朋友说这些内容和咱们公众号风格不搭,可能在儿童产品研究上那么追求严谨的罗罗,根据个人感受去分享对产品的好恶,让一些朋友不适应吧。但能够随心地和朋友分享我学到的知识,我想说的话,我花钱买来的经验教训,才是我坚持写这个公号最大的动力。护肤品花了我好多银子,能给大家一点参考,也是我花钱的冤枉钱所产生的价值。
可能有些朋友觉得产品太贵了,觉得那些明星推荐的很多都是平价产品,罗罗不接地气。突然想起了网上看到对大陆新版《流星花园》的吐槽,说一大财团继承人,巴黎回来的静学姐给杉菜用88元买一送二的某密码,简直是侮辱观众智商。
如果有一天,罗罗分享说自己是用这种接地气产品来保持皮肤状态的,那一定是咱公号被盗然后还接广告了。
以上。
回复 “ 安全 ”可同时查看:
- 五斗柜,这么好用的东西竟然如此危险!
- 宝宝被鱼刺卡喉的处理办法,千万别让老经验害了宝宝!
- 被动物致伤怎么办?很关键的第一步,90%的人都不知道!
- 紫药水、碘酒不能用,孩子意外受伤了咱们怎么办?
- 宝宝掉床的治与防——避免悲剧发生,拒绝二次伤害
- 安全座椅怎么选,怎么装?美国公路安全管理局告诉你!
回复 “ 溺水 ”可同时查看:
- 原来危险会那么接近,带孩子不慎溺水的教训!
- 随时可能发生的儿童溺水,家长怎样紧张兮兮都没错!
回复 “ 喂养 ”时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