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孩子几岁开始,会留意“生日”?
记得有一天,我在地铁上听见一对母子的对话。
小男孩:妈妈,什么叫“生日”?
妈妈:生日,就是一个人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的那天。
小男孩:小南今天生日,他一天就长这么大了?
妈妈:不是,他是五年前的今天出生,每一年的今天就庆祝生日。
小男孩:那我从来没出生过吗?
妈妈:你是石头“蹦”出来的,没必要庆祝!
小男孩满脸委屈。
我也常常听见父母们争论——该不该给小朋友庆祝生日的问题。一些父母说:“应该给小孩过生日,让孩子高兴”;也有一些父母说:“小时候很多小孩从来没过生日,还不是一样长大?过生日就是矫情……”那么,到底要不要给孩子庆祝生日呢?
▲孩子几岁开始,便懂得“生日”这回事?
养过孩子的爸妈都知道,孩子越年幼越对生日“懵懂”,这时对他们来说,最大的意义就是“几个小伙伴一起玩”,或“吃一顿可口的食物”。除非父母从小强调“生日”,否则当孩子长大到4岁,才大概自发地留意“生日”这回事。从幼儿的时间概念的发展来说,孩子4岁便知道每年过生日,生日是重要的日子等,并且也懂得告诉父母,自己想要怎么样庆祝生日。比如有些小朋友会告诉父母想吃生日蛋糕,或希望得到某个玩具,或希望父母带他们到游乐场玩耍等。
▲小孩生日,父母该不该庆祝?
为人父母常常发现,当我们带小朋友外出就餐,而不是在家里吃饭时,他们吃得比在家里更积极,也会更投入,并且情绪愉悦的持续力也会比较强,这是因为“仪式感”在起作用。跟在家里吃饭相比,在餐馆就餐需要“被安排座位——点菜——等待——玩玩具/吃餐前小食——就餐——餐后水果”。我们也不难发现,小朋友每逢节假日也会特别兴奋,因为节假日需要吃某种食物,进行某种形式的纪念。所以,仪式感会给孩子带来愉悦的情绪,也容易给孩子留下难忘的印象。
美国哈佛大脑与行为科学家Francesca Gino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一个研究:
他们邀请一群被试吃小萝卜,并且分成两组。第一组被要求每次吃小萝卜要遵循一套仪式:先敲击桌子两下,接着打开小萝卜的包装袋,再敲击两下桌子,深呼吸,最后才抓起小萝卜放进嘴巴;而第二组没有严格的仪式规定,自己爱咋吃就咋吃。结果发现,第一组吃得越来越多,并且更沉浸于这样的“游戏”。
陪孩子过生日,也有相似的仪式:准备生日蛋糕——邀请小朋友——点蜡烛——唱生日歌——吹蜡烛——切蛋糕——吃蛋糕。生日,其实就是一种仪式感,会给孩子平淡的成长带来一些喜悦和惊喜,还容易留下深刻的回忆。相比起大人,孩子更喜欢“仪式感”。
有一位朋友,给自己50多岁的老父亲过生日时,老父亲回忆起她4岁生日时的“爆泪”的一幕:父亲送给她一辆小小的粉红色的自行车,她兴奋地一圈圈地在家里附件的树丛旁边转圈。第二天一大早,这位父亲意外地发现,女儿不知什么时候把自行车放在了床上,盖上被子,小手抱着自行车安恬地睡。那张睡眠中的小脸蛋,荡漾着甜美可爱的笑容。在那一刻,父亲不禁眼睛湿润,孩子快乐如斯,当父母的还期盼什么呢?
当我这位朋友也成为妈妈后,她经常在自己的儿子面前,深情地回忆自己的父亲,抱自行车睡觉的经历每次不漏。因为对她来说,那次经历代表父亲的爱和自己快乐的童年。每次回忆时,她总会对人生感恩多一些,对生活的不足感也会少一些……
▲“共同的经历”,比单纯的“礼物”更有意义
从记忆的角度,如果想趁孩子还小,未来留下美好的回忆,可以给孩子庆祝生日。当然,给年龄过小的小宝宝过生日常常是“不留痕”的,一般要3,4岁以上。除此之外,给小朋友过生日,不一定要开生日会,也不一定需要花费太多,因为铺张浪费对价值观成长中的孩子来说并不好。另外,相比起生日礼物,陪孩子到公园走走,或一起做一个蛋糕,陪孩子到某个地方探探险……从亲子情感的角度来说,“共同的经历”会比单纯的“礼物”更有意义,也会成为孩子长大后的幸福记忆“按钮”。正如知名行为心理学教授托马斯·吉洛维奇(Thomas Gilovich)说,幸福感更多地来自“经历”,而不是“礼物”。
当然,也会有一些理性的家长,对过生日嗤之以鼻。然而,这样的家庭,可能也会遭遇孩子成长中的一些小困扰:
孩子的同学或小伙伴过生日,而从来没过生日的孩子,会不会觉得自己特别另类?
当小朋友间聊过生日的趣事时,从来没有这方面的经历和感受的孩子,会不会很尴尬或遗憾呢?
……
这些小困扰,需要理性家长们留神。
不过,孩子美好的成长瞬间,才是拼凑成孩子人生幸福感的“记忆砖块”,过生日,只是孩子美好成长瞬间的一些“砖块”,父母用心陪伴,与孩子共同经历一些事情,才是值得父母们重视的大事!
▲温馨提示:孩子的亲兄弟姐妹有过生日的习惯,这个孩子的生日就别随便拉下。
有一位小男孩,在亲哥哥生日庆祝唱生日歌时,频繁地往哥哥身上丢球。最后因为把球丢到了蛋糕上,而被爸爸严厉批评。后来问了很久,妈妈才知道,好几个月前,小男孩因为妈妈出差而没能庆祝生日,后来爸妈都忘记了。哥哥过生日,让弟弟感觉很不公平,所以丢球的捣蛋行为便发生了。
亲子共同的经历,会成为孩子幸福感的“记忆砖块”;庆祝生日,只是一些更容易留下深刻而美好记忆的小瞬间。
幼儿说,(亲子)心理咨询师黄杏贞,学习幼儿心理研究和知识,分享科学、有趣、实用、有价值的育儿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