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内向只是父母的假想而已:害羞的孩子并不一定内向

作者:赵博士养育咨询室 08-13阅读:1061次

有些父母会困惑想不明白:怎么孩子在幼儿园在老师面前,总是一言不发,乖乖的,一接到自己手里就撒了欢似的,一回到家更是疯狂得不得了?孩子到底是内向还是外向?

什么是内向?所谓内向,在心理学上是指气质中指向性的一种,当人的言语、思维和情感常指向于内者为内向。艾森克个性问卷对典型的内向性格描述为:安静、离群、内省、喜欢独处而不喜欢接触人,保守,喜欢与人保持一定距离。内向的人倾向于做事有计划,日常生活也比较有规律、表现为严谨、遵循伦理观念、做事可靠,很少有进攻行为,多少有些悲观、焦虑、紧张、易怒还有抑郁,还常会睡眠不好。

虽然研究问卷有了如此具体详实的描述,但是可能会让现实中的人们更加难以分清,什么是内向?什么是外向,因为除了外在的表现和评价,内向有时还属于自我概念的范畴,即个体对自身的主观认识。譬如,有些人被外人评价为是个很外向的人,但他自己在内心深处,或是跟最亲密的朋友在一起,仍然会告诉别人,其实他是一个很内向的人。

从这一角度来说,内向与否,也属于个体心理社会性发展的范畴,包括个体对自己以及他人行为理解的变化。根据艾里克森的观点,社会和文化为发展中的个体呈现了一系列随年龄而变化的特定挑战。他认为,人们经历了八个明显不同的阶段,每一个阶段都以人们必须解决的冲突或危及为特征。我们努力解决这些冲突的体验,引导着我们发展出持续终生的关于自我的意识。

在学前早期,儿童正在结束自主对羞愧怀疑阶段,并进入主动对内疚阶段。这一阶段大约从3到6岁,在这期间,儿童面临着想要不依赖成人独立做事情和失败时产生的内疚之间的冲突。他们视自己为有自己权利的人,并且开始自己做决定。对儿童独立性倾向采取积极反应的成人,能够帮助孩子们解决这些对立的情绪。通过给孩子提供独立的机会,同时给予引导、指导,教师能够支持和鼓励孩子的主动性。另一方面,如果成人阻止了孩子寻求独立性,则会增加他们生活中持续存在的内疚感,进而影响到这个时期开始形成的自我概念。

概念界定到这里,大家就要注意啦,正是因为上述的主观理解和认识的存在,才极有可能演化出一个惊人的推测:并不是所有指向内部的个体,都属于真正的内向。因为表象为内向的个体,其实质却是外向的,他们之所以被他人解读和标定为内向,只是因为他们不善于表达自己,尤其在幼年期间,涉世不深,往往被强烈的害羞所牵制。

换言之,为什么我要说有些内向只是我们的假想而已?为什么我要说害羞的孩子不一定内向?那是因为,有些内向的确实只是表象而已,不是实质,孩子不外向、不活泼、不大方,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是内向的孩子,很多时候只是因为他们无法克服自己的害羞而已。一旦跨越害羞,孩子的性情就会大变。

至于这一推测是否正确?或是存在合理性?我们来看一些现实生活中关于思考内向的真实例子:

有一类人,从不同的情境里截然不同的表现,在陌生人面前不爱表现,不喜欢发表观点,也不喜欢说话,感觉浑身不自在,有羞怯的感觉,但是这些人在自己的亲人和好友面前,又会非常健谈、幽默、滔滔不绝,常常成为人们眼中的主角,这样的人有时会自评为内向的人,或者解释为自己是个对朋友有选择的人,总之在不同的情境和人群里面,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在一些人面前特别活泼,而在另外一些人面前则会无话可说,似乎内向并不是一个靠谱的标定。

还有一类人,可以从他们的成长发展来看,小的时候沉默寡言,长大之后却能够在众人面前口若悬河、即兴演讲,被大家认为是非常开朗热情外向之人,很难跟小时候的内向相对应,让人觉得似乎不是同一个人;当然,也有的人是小时候活泼开朗热情,但是长大后却表现为性格内向孤僻,不喜欢与人接触,喜欢独来独往。总而言之,似乎内向并不是一个恒定的个体属性,在人的一生发展过程中会不断变化,不可预测。

再有一类人,他们平常不善言辞,表现为很安静,不愿意和外界主动接触,也不喜欢跟别人进行频繁的交往,但是一旦进入他们熟悉感兴趣能够胜任的领域,他们就会表现得特别活跃,常常侃侃而谈,无论是对主题还是内容,从言语到行为、再到思维情感方面,都会表现出很大的主动性,具有很强的驾驭感。当话题结束亦或是转移到他们并不擅长的领域时,他们又会表现得极为内向和封闭。

在我看来,上面这些例子中的个体,都不是真正“内向”之人,而是假想的“假内向”之人。即内向有真假之分,假内向的人在内心深处渴望与别人交流和接触,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和外向的人一样,喜欢跟所有的或是大多数的接触交流,他们会有自己的选择,在一定的情境里与特定的人进行接触和交流。源于这种交流的渴望,“假内向”的人常常对自己的社交行为表现出不满,尤其是在年幼阶段,他们会很渴望像其他小朋友那样活泼大方,克服内心的羞怯和焦虑,能够轻松愉悦地与外界沟通交流,总之,他们会很渴望改变自己。

于是,有些人真的改变了,以为自己由内向变形为外向,其实他们只是脱掉了“假内向”的皮囊而已。有些人则继续保持内向,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人开始默默地接受自己的内向,安于这样的状态和分类,怡然自得,直到这些人生了孩子,成为了父母,关于内向的困扰又来了。

因为大多数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太内向,所以很多父母都问过我类似的问题,“我的孩子特别害羞内向,您说怎么让他大方开朗一些?”或者是,“我们夫妻性格都内向,那孩子还能培养成外向吗?”但却从来没有父母问过我,“有哪些办法能让我的孩子更加害羞内向一些?”所以,我都不确定不知从何时起,在我们很多人的意识里,大方开朗的孩子愈加受欢迎,而害羞内向的孩子,则越来越不受欢迎。或许这种对外向个性的偏好是源于“人类属于群居类动物”的生物特质,因为沟通交流合作往往能够为我们带来更高品质的生活。

关于内向好还是外向好,此时暂不进一步讨论。我们再继续了解“内向”的孩子们:害羞内向的孩子在陌生场合或是不熟悉的人面前,他们总是难以主动说话,有时好不容易开口了声音也是很小,因为这些孩子常常感到不好意思、难为情。如果恰巧你本人也是一个害羞的人,你就会知道,害羞的时候,会感到脸红、心跳加快、大脑空白,甚至是双手出凉汗。害羞内向的孩子,最最焦虑害怕的可能就是要见一大堆陌生人,并且还要打招呼。那种不适的感觉,就像一个不善于交际的成年人,端着一杯酒水,站立在全是陌生人的鸡尾酒会现场,无所适从。那种寂寞尴尬,恐怕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能体会。

受限于语言表达能力和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害羞内向的小孩子虽然能够深刻体会那种不自在的感觉,却很难用口头语言描述出来。而我们则可以通过肢体语言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比如爸妈带着孩子去朋友家做客,孩子可能会一头扎进妈妈的怀里,不肯进屋;双手紧紧地扒着门框,屁股撅得很远,哭闹着拒绝进门;也有的孩子进到屋里,非要先哭闹一通,完成固有的仪式,才能让自己彻底放松下来。如果此时父母当着别人的面前,为孩子贴上“内向”的标签,那孩子们通常需要几十年或者是完全不在父母面前时,花费好大力气才能脱掉这个标签,有时这个标签真的就像孙悟空的无形紧箍咒,时常出来让人烦躁不安。可以说,不给孩子贴标签是父母最智慧的养育。

说到这里,让我不禁想起以前幼儿园里的两个小朋友:一个小姑娘,害羞内向,刚入幼儿园时,分离焦虑比较严重,每次送到幼儿园时都迟迟不肯进教室,特别喜欢在一颗大树下呆上一会儿。她的父母一起来问我,“我们知道自己的孩子很害羞内向,我们父母本身也是这样的性格,我们就是想知道,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的孩子能够变得开朗大方吗?每次看到别人家的孩子那么开朗,我们都好羡慕啊!”我问他们:“你们想要改变自己的个性特点吗?”他们一起说,“不太想,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状态,而且有时觉得也很好,我们喜欢安静和低调。”我说,“如果是这样,那你们可能不要太期望孩子的改变。因为个性特点一方面受先天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后天的影响。显然,先天已经确定,后天除非你们愿意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开朗大方的一面,否则孩子不会改变太多,因为社会性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模仿实践习得。孩子至少需要在亲密的人身上见证如何开朗大方的言语和行为方式。”对于这种情况,父母并不是真的想要孩子成为外向的人,而只是希望孩子懂得在不同的情境里能够有很好的行为切换,该活泼时活泼,不需要时,就保持内向即可。

还有一位小朋友,大约在七八年前,两岁多大来到幼儿园上一个小时的亲子班。父母反馈他的特点是,很慢热内向。理由是,每次都不愿意进教室参加活动,基本都到最后的环节才会加入,当大家准备离开的时候,他又不想走了,也就是他的状态总是“别人已经开始了,他却还没有准备好;当别人准备结束离开了,他却正在兴头上。总是和小朋友们不合拍。”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父母和老师们经过一年的鼓励和陪伴,孩子在入园之后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合拍”,在幼儿园里跟小朋友们相处得很自在,个性也开朗活泼,喜欢说笑。这意味着,经过足够时间的鼓励和陪伴,有些“假内向”皮囊会自然褪去,恰似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张扬地舒展开来,尽情怒放。

毋庸置疑,当今快节奏生活,要求孩子们见多识广,也似乎更需要大方开朗的孩子,这些孩子敢于说话,大声表达自己,能够很快的适应新环境,乐在其中,安然自在地享受当下。我们多么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这样受欢迎的孩子。然而,无论你是怎么想的,你还是有可能遇到害羞内向的孩子。

几年前,就有一位妈妈问过我这样的问题,“我家宝宝三个月了,我跟爱人个性都比较内向,您说我们能培养出一个活泼外向的孩子吗?如果可以,我要怎样做呢?我还能变成外向的人吗?”这和上面的例子有些相像,不同的是这对父母想要改变自己和孩子。

要回答这位妈妈的困惑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从个体心理发展的角度来说,害羞内向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父母先天特质的影响。但幸运的是,这种个性特点也可以在父母后天的养育过程中得以改善。接下来,就跟大家说说这些小朋友的养育要点:

身教的作用比你预想的还要强大很多倍

如果你自认为自己从小害羞内向,又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像自己一样害羞,那么在生下孩子后,你就要为了孩子的不害羞而身体力行地努力。你仍然可以保有自己害羞的一面,但是只要孩子在场,你就要“变性”,成为一位大方得体的人。你主动热情地跟邻居打招呼,你轻松开心地跟朋友聊天谈话,你淡定自若地进入并不熟悉的环境,放心去尝试和示范吧,身为父母的强大责任感,孩子会给你力量,会让你变得异常强大外向起来。更神奇意外的结果是,不仅孩子变了,你本人也改变了。

私下里给孩子一些肉麻夸张的鼓励

你可能想象不出,一位“假内向”孩子是多么渴望登上舞台,被人关注、赞赏和表扬。但是由于被羞怯、紧张等情绪阻挡着,他们很难在众人面前有泰然自若的表现。他们可能会偷偷地唱啊美啊,在镜子面前挥舞着英勇的动作,一旦有人关注,他们就停止。但是别担心,他们最亲爱的爸妈却能够极大满足孩子的内心。建议父母在家里为孩子搭建小舞台,鼓励孩子自由自在表现,夸奖孩子是“最最棒的孩子!”给他们最大幅度最长久的拥抱和亲吻,用你们崇拜的延伸,夸张的语调尽情地激发孩子身体内的活跃和勇敢。这种鼓励将是孩子个性逐渐外向的“催化剂”,带来一生的持续影响力。

跟孩子讲讲你小时候害羞内向的糗事

越是内向的孩子,越是喜欢分享别人的尴尬糗事。这并不是因为这些孩子喜欢幸灾乐祸,或是没有同情心,而是因为这些孩子能够从别人的“失败”当中获取非凡的自信力量,感觉自己并不是那么糟糕,通过对比获知,原来自己并不是像自己想象的那么孤独,原来世界上有好多人跟自己一样,都会害羞、害怕和紧张,尤其是他们知道自己心目中最强大的“父母”也有那么无助脆弱的时候,不仅不会削弱父母的权威,还会让他们在跟父母更加亲密的过程中,获取再生的力量,挖掘出新的生命之源。

关于更多关于克服害羞的养育办法,大家也可以参考我之前的文章《孩子不自信可能是是因为缺少“他信”》。

至此,你是否要重新审视自己和孩子?有些“内向”并不是真正的内向,“假内向”普遍存在,不要被其蒙蔽,让自己在错误的理解里无端焦虑。正所谓很多内向不过是我们的假想而已,克服了害羞,习得了适宜的社交言行,“内向”不再。

-END-

文章、视频等内容为「赵博士养育咨询室」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合作 | 联系我们:

[email protected]

长按关注 一起成长

微信扫一扫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