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读完需要
7
分钟
速读仅需 3 分钟
宝宝还没入园,妈妈倒先焦虑了
要是宝宝不喜欢去幼儿园怎么办?
去了幼儿园,宝宝会不会吃不好,睡不好?
要是其他小朋友欺负我家宝宝,该怎么办?
正所谓,攻略做的好,入园没烦恼!
入园攻略拿走,不谢!
宝宝入园前,家长该准备哪些物品?
如何让宝宝在家中和幼儿园间无缝对接?
培养哪些能力能帮助宝宝更好地适应幼儿园?
01
关于入园焦虑,您了解多少?
你焦虑吗?
这张照片就是每年新生小朋友入园的真实情景。如果看了这张照片,一想到孩子们即将入园的情况,就已经开始找纸巾,需要擦拭眼泪,说明您是重度焦虑。如果您需要有人来倾听,讨论现在的忧虑,说明您是轻度焦虑。如果您心里有隐隐的不舒服,希望能找到解决的办法,说明您是适度的焦虑。
焦虑是让人们感到痛苦、担心,对自己怀疑的一种感受。其实我们每个人每一天都有可能焦虑。焦虑伴随着我们的生活。但如果我们面对未来,有准备,有预期,就会显得很从容。
什么是入园分离焦虑?
所谓入园分离焦虑,就是指幼儿进入幼儿园和抚养者之间分离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焦虑、不安等情绪和行为。
回家之后宝宝们也会出现情绪不稳定的情况。有的宝宝会经常发脾气,动不动就大哭,睡觉的时候会惊醒;会出现行为倒退,比如说已经不尿床了,在这个时候有可能开始尿床了;原来会自己吃饭、穿衣服、整理玩具等,现在完全不做了;严重时有的宝宝在这个时期会生病,会有其他的不适。
02
宝宝入园,请先放下自己的焦虑
其实大部分宝宝在入园之后两周就开始适应,大概一个月之后他们就会喜欢幼儿园的老师、小朋友和环境。十一过后放了个长假,宝宝又有一小段的适应时间。这是大部分小朋友的适应情况,也有个别的适应力极差的孩子,半年都不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我们的观点就是:宝宝入园,请各位家长先放下自己的焦虑。
经常讨论宝宝的焦虑,但父母自己的焦虑则经常被掩盖或者是很难解决,由于不被发觉而引起整个家庭的焦虑。所以会有这样的情况,宝宝即将入园的时候,家庭的氛围非常紧张,可能一点儿小事就会吵起来。其实是因为家庭每一个成员都非常的焦虑。因此,需要父母们能够调整自己的心态。
在陌生的环境当中,孩子对环境的判断,更多的是通过成人,在儿童心理学当中被称为社会性参照反应。如果成人的情绪反应比较负面,那么孩子可能就认为,这个环境是让人恐惧的,所以成人有必要反思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入园前后”家长经常出现的焦虑表现
首先,无缘无故的紧张,家庭成员之间经常因为一件小事争吵,还有会对于幼儿园的负面新闻非常敏感。
也有家长认为,宝宝上幼儿园非常可怜,因而会无条件的满足宝宝所有的需求。也有家长会突然非常严格要求宝宝的行为。还有一些家长把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进行比较,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有好的表现就非常着急。
家长焦虑来源
这些所有的焦虑,都基于三点。
①准备不足。准备不足就是对幼儿园的了解不够,对于我们自己和幼儿可能出现的分离焦虑反应的心理准备不足,对于入园阶段对幼儿成长的意义理解不足。当我们理解了这段时间孩子会有些什么样的反应,对他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的时候,我们就会很坦然的接受。
②心理落差。家长的心理落差表现为从宝宝生下来就一直陪伴,从来没有离开过,宝宝上幼儿园了,会觉得孩子离开自己,将来不再需要自己了,价值感、重要感会有一些落差。
③他人的影响。孩子的焦虑情绪会给我们家长带来负面的影响,或者是家庭成员,或者邻居、朋友等的情绪都会影响到我们。
03
帮助宝宝提前爱上幼儿园
在宝宝还没有入园前,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①找机会参观了解幼儿园。我们可以经常带着宝宝路过幼儿园,看看操场上哥哥姐姐们在玩游戏,告诉宝宝这就是你的幼儿园,等9月1号你就可以上学了,激发孩子上幼儿园的美好愿望。如果有条件的情况下,我们还可以带着宝宝到幼儿园参观,熟悉幼儿园的环境,让他对于未来的生活环境有所了解。
②了解幼儿园的生活。有很多关于幼儿入院的绘本,比如说《幼儿园一点都不可怕》,《我很想念你》,《小白想妈妈》,《魔法亲亲》等等。在读绘本的过程中,不断地了解幼儿园,做好入园的准备。我们各位家长可以和宝宝一起读这些绘本,和宝宝一起熟悉了解未来幼儿园的生活,同时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可以跟宝宝对话,了解他在担心什么,他在想什么,在读绘本的过程中很好的疗愈。
③找到本班小朋友建立友谊。大部分宝宝都是在一个社区的,同年龄段可能平时就有一起玩儿的机会。所以我们可以了解社区哪个宝宝也跟你家的宝宝上同一所幼儿园,大家可以在一起多游戏,建立亲密的情感,开学之后还可以结伴去幼儿园。这样宝宝在班级里面就会有熟悉的朋友,会让他感到幼儿园不再陌生,高高兴兴的说,我们跟某个宝宝一起去上幼儿园了。
04
宝宝必须准备的几堂课
有的家长认为不用着急,等到上了幼儿园之后就什么都会了。其实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做好相应的准备,能为适应未来的生活打下非常好的基础。
①建立和幼儿园一致的生活作息。
对于入园的宝宝来说,早睡早起,养成规律的生活作息至关重要。从现在开始就要调整作息,让宝宝的作息和幼儿园保持一致。
幼儿园的作息、三餐两点和午睡有非常确定的时间。三餐两点指的是早中晚餐,一般情况下是早上八点,中午十二点下午四点半。两点指的是上下午的两次间点。上午一般情况下是十点钟,下午大概是起床之后两点半、三点这样一个时间。
家长现在安排宝宝在家里的作息时,要尽可能和幼儿园的作息保持一致,尤其注意按时起床和睡觉,按时吃早中晚餐。这种调整最好坚持不懈,切忌一步到位。
②逐渐培养幼儿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凡事都要自己动手对宝宝来说是幼儿园生活的一部分。在幼儿园孩子们不仅要自己用水杯喝水,自己用勺子吃饭,还要自己穿衣服、自己如厕、自己洗手、自己擦脸。
虽然在幼儿园,老师会一步步的引导宝宝们完成,但是对于年龄较小,在家很少自己动手的宝宝来说,这样的差异会让他觉得,为什么生活会如此艰难?再加上班级上其他小朋友已经能够基本上适应老师提出的要求,作为对照,宝宝可能会心里产生落差。尤其是一些自尊心比较强的宝宝,在家里被夸惯了,被照顾惯了,面对这样情况会产生落差,可能会表现出对幼儿园的排斥。
面对自理问题,爸爸妈妈就要狠下心,平时要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和能力。在家中鼓励宝宝自己吃饭、自己穿衣。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宝宝建立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还能促进宝宝小肌肉、大脑等多方面的发展。
③教宝宝遇到困难之后请大人帮忙。
很多时候宝宝不需要表达需求就已经被满足了。刚看了一眼香蕉,妈妈就把剥好香蕉皮的香蕉放到嘴里了;手里拿着玩具刚四处张望,妈妈立刻举着玩具说,你是要找小火车吗?但是在幼儿园里,老师不可能知道每一个孩子每时每刻的需求。如果宝宝觉得没有被关注到,没有被满足,他就会觉得非常的不适。
语言表达非常重要。每个宝宝的语言发展其实不太一样,有的早一些,有的稍微晚一点,应该尽可能的培养宝宝用语言来进行表达。
幼儿园是一个集体生活的环境,对于宝宝来说,沟通交流是社会性交往的重要能力,所以从现在起我们一定要培养宝宝用语言来进行表达。告诉宝宝如果有需要的时候,一定要找老师,老师一定会帮助你的。
在这里有一张卡片,给大家一个参考,每个家庭都可以根据自己家宝宝的特殊情况进行设计制作。比如,早睡早起身体好,健康宝宝讲卫生,户外游戏爱锻炼,排便要和大人说,自己用小勺吃得香,玩完玩具送回家,用水杯来喝水等一系列的需要宝宝们培养的内容都列在表格里。然后我们跟着宝宝,每天按照既定的培养方向来做。
每天哪个任务做到了,贴个小贴画,不断激励宝宝,把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都培养起来,为接下来的入园做好充分的准备。
05
和宝宝一起进行物质准备
在宝宝入园的时候,其实还要做很多物质准备。希望各位家长能和宝宝一起来做,让他每一项活动都进入上幼儿园的状态。
首先准备衣物。每个幼儿园的情况不太一样,有的幼儿园有统一的一些物品准备,各位家长可以提前了解一下幼儿园的整体安排,然后和宝宝一起准备个人的物品。我们可以跟宝宝一起挑选衣物、鞋袜,一定要多准备几套,万一脏了、湿了,老师可以随时帮助宝宝进行更换。
还要注意的是,宝宝的每件衣服都要贴上名贴。老师不可能记住每一个小朋友的衣物。我们可以带着宝宝一起选择名贴的样式、颜色,带着他一起把名贴贴在衣服上。然后教宝宝认识自己的物品。
注意衣服一定要便于穿脱,像那种有拉锁的、后边系扣的,系带子的,这样的衣服尽可能不要穿到幼儿园。尤其是不要带很多饰物,要避免有一些小环、小钉,宝宝拽下来放到嘴里去,这样是非常危险的。
同时还可以准备一些熟悉的物品,能够帮助宝宝建立安全感。比如说在家里用的小被子,在入园初期的时候其实是可以拿到幼儿园里来的,让宝宝入园的时候感到安心。
当然这些依恋物并不是入园之后永远的就跟他在一起,等他适应了幼儿园之后,老师会引导宝宝把这些依恋物送回家。但是在入园的特殊时期,有一些满足安全感的准备是非常有必要的。
06
爸爸妈妈的必修课
心理准备
①全家人的教育理念要取得一致。我们对宝宝培养的要求、培养的进度要尽可能的一致。如果妈妈要让宝宝开始自己吃饭,吃饭的时候要坐在餐桌前,有另外一位家庭成员说,没关系的到幼儿园就会了,这样会让宝宝觉得无所适从,所以全家人的教育观念一致非常重要。
②确定培养方向。培养按时入睡,按时起床,自己吃饭,自己把玩具放回去,不同的时期我们有不同的培养重点。
③确定接送人员。有的宝宝非常粘家里的一个成员,比如非常粘妈妈,送宝宝上幼儿园的时候会难舍难分。还会有这样的情况,就是宝宝在屋里面哭,送他的人在外面哭。
有时因为我们心里难以放弃,难以放下那份担忧,说老师对不起,我们今天还是先接回去吧,先不送了。做这个决定很容易,然而我们总是要让孩子突破上学的这样一个阶段,这个时候可以做一些调整,比如平时跟他依恋感更强的家长不送他,相反请那些平时依恋没那么强的家长送,最后接的时候是妈妈或者奶奶接。
④可以设计一些小小的分别仪式,比如说贴贴小脸蛋,紧紧地抱一下妈妈就走,有好多种方式。我们要相信孩子,其实孩子的适应能力非常强,家长离开一会儿就没事儿了。
沟通准备
家长可以给宝宝的老师写一封信,详细的介绍宝宝的各种信息。这封信可以包括宝宝入园前的养育情况、宝宝的喜好与饮食习惯、性格特点和能力,尤其是家长的期望和特别的需求。信的内容要力求简化、细致、真实,多陈述事实,少形容、夸张,把重点介绍清楚,甚至还可以配有宝宝的照片,方便老师尽快了解您的宝宝,记住宝宝的特征。
编辑 I 喵七
内容来源 I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I 如有侵权 I 请联系删除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