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早晨,和包子爸一起送包子上学。
包子很骄傲:“我今天去幼儿园,就上大班了!”
我点点头,“是的,小笼包又长大了一点,是大班的大姐姐了。”
“等我明年这会儿,可就要上学了!”包子语气里止不住兴奋。
“是的,明年这个时候,你就上一年级了。”
看着包子粉扑扑的小脸,一闪一闪的睫毛,我这老母亲心里一阵感动——
时间真快啊,想想包子刚上幼儿园时,站在门口拉着我的衣角哭着不让我走的情景似乎还在眼前,可转眼间,竟然就是大班的小姑娘了。而且再到明年,就要上小学了。
天呐!我竟然有了一个上小学的孩子!
想到这里,忍不住有种想要老泪纵横的感觉。
正在这时,一个幽幽的男低音传来,包子爸出场了:
“哎,是呀,明年这会儿啊,你就要上一年级了。到时候你就得写作业了,每天都得写作业,好多好多作业,得从白天写到黑夜,说不定还得写到半夜十一二点,可累人了。
而且不仅寒假有作业,暑假也有作业……你除了吃饭喝水睡觉,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写作业。”
包子显然是被爸爸的话有点吓懵了,瞬间陷入了沉默。
我见状,赶紧安慰包子,“你爸说的那都是二十多年前的事儿了,现在上一年级的小朋友作业可少了,说不定都不用写。”
“真的吗?”
“当然,妈妈什么时候骗过你?每次骗你的,都是你爸。”
“嗯,那倒是。”包子听了,终于咧开小嘴笑了,脚步轻快地扭身进了教室。
送完包子后,我回到车上,使劲儿扭了一把包子爹的老腰,“你就不能给你闺女上学留点美好的憧憬吗?什么叫天天写作业,给我听了也不乐意上学了。
而且,亏你还是一线的媒体工作者呢,你不知道教育部前两天刚下文件,以后一年级的小朋友都不用写作业了吗?”
2
我可不是忽悠包子爸!
我说的是真的。
前两天,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
里面提到,据国家卫生健康委2018年6月通报,由于中小学生课内外负担加重,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普及,用眼过度、缺乏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等因素,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已居世界第一。
所以,为了综合防控青少年近视,对家庭和学校都提出了一些列的倡议和要求。
对幼儿园来说,严禁“小学化”教学,保证儿童每天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寄宿制幼儿园不得少于3小时。
对学校来说,除了强化体育课及户外锻炼,要严格按照“零起点”正常教学:
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家庭作业完成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初中不得超过90分钟,高中阶段也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
包子爹听我念完文件,一脸不屑,“这些还不是说说?我就不信上学的孩子能真不写作业了!除非不高考了。”
一时间,我竟无言以对。
毕竟各种以“减负”为名义的口号太多太多了,但这么多年,却大部分只流于外在的形式。
可我是多么希望,这次的文件不只是文件啊!
因为作为一个500度的大眼近视,太知道拥有一双明亮眼睛的重要性了。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平常走在路上如果没有戴眼镜,肯定是10米外六亲不认,50米外雌雄不辨,100米外人畜不分。
最奇葩的经历是,大学的时候,有一次和闺蜜们相约去洗公共澡堂子,那个澡堂比较大,四个人,三个近视眼,最后愣是走散了。
运动的时候就更别提了,你汗流吧,眼镜也跟着往下溜。有时候都搞不清楚是你在做运动还是眼镜在做运动。
最气人的是,本来就是单眼皮小眼睛,这眼镜戴上的瞬间,眼睛仿佛瞬间又被蒸发走一半。
想去做近视眼手术吧,却总是鼓不起勇气。
听说做手术的时候,躺床上都能闻见自己角膜的烧焦的味道。再加上包子爹每天吓唬我手术的各种风险,于是只好作罢。
所以平时为了美和方便,就只剩下戴隐形这一条路了。
但长时间的佩戴隐形眼镜,又会对眼睛造成一定的伤害。
因为隐形眼镜是直接佩戴在眼球上的,长时间的佩戴会使角膜无法接触空气造成眼睛缺氧,还会容易使眼睛疲劳,甚至引发干眼症。
除此之外,还会磨损角膜,导致角膜变薄,最严重的,还有造成角膜上皮脱落或穿孔的情况。
emmm,写到这里,忍不住赶紧闭起了我的眼睛,养养神儿——因为今天为了臭美,我还是戴了隐形。
成了近视眼,除了不方便和不能臭美之外,最可怕的是,据说,父母双方都是高度近视眼儿的,还会遗传给下一代。
虽然我和包子爸不属于高度近视,但妥妥儿都是近视眼儿没跑了。所以,从包子出生后,我就特别注意保护包子的眼睛。
记得当时听说胡萝卜、蓝莓对眼睛好,给包子添辅食时,我最常给她做的就是蓝莓蒸蛋啦,胡萝卜芹菜鳕鱼粥之类的。
包子两岁前,对电子产品基本是零接触,直到现在每天的屏幕时间也严格控制在半小时内。
而且每晚讲故事,我也总是大灯小灯开好多,绝对保证屋子里亮堂堂的。
不过这由此也带来了一个不太好的“副作用”——在这种环境下听故事,包子总是越听越兴奋,越夜越清醒。
平时,每当我走在街上,看着那些背着大书包,鼻梁上跨着小眼镜儿的孩子,总是会觉得有点心疼,也有些担忧——不知道包子长大了,面对那么重的课业负担,还能不能一直保持有一双美丽的小眼睛。
所以,当我那天看到教育部这份“保护眼睛”的文件的时候,真的欣喜若狂。
虽然不知道最后到底能落实到哪一步,至少大家开始意识并重视起来了这个问题。
3
没想到今早到办公室后,就看到一个更好的消息。
齐鲁晚报报道,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发布的《关于做好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工作的通知》,从2018年秋季入学起,小学一年级将实施“零起点”教学。
新闻一出,对此,有许多家长是欢欣鼓舞拍手称快的,但显然很多家长,对“零起点”入学存在很多疑虑和担忧。
看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之前看过的一则“关于济南幼小衔接越来越火”的新闻《济南娃退园报幼小衔接,半年班开价五万+,这钱花的值吗?》。
报道里说,对于许多幼儿园大班孩子的家长来说,上幼小衔接班已成为“刚需”,而家长给孩子选择的理由大部分书出于焦虑和跟风。
一位家长无奈地说,“不是我们非要上,而是其他孩子都上了,我们只能跟着上。如果上学了班上其他孩子都会,会打击我们孩子的自信心。”
在家长的这种心态下,幼小衔接班的收费也水涨船高。
以半年班的价格为例,收费普遍在一万元到五万元之间,更有甚者开出了半年班55000元的高价,还另收取近3000元的教材费。
相信你看到这里,一定也和我一样好奇,收费比大学学费都高了,到底都教了些什么呢?
记者写道,当他通过佯装成家长调查后发现,这些机构教授的基本内容大部分都是超前“预习”完一年级课程。
当记者把收集到的某幼小衔接机构“自主研发教材”拿给省实验小学的老师看后,老师表示,其中不少生字是一年级下学期才学到的内容,甚至超出了一年级的教学内容。
而最让人担忧的还是这些机构的师资问题。
很多课外进行幼小衔接教育的老师并不具备相关资质,所以也很难从专业的角度出发对幼小衔接有正确的理解。
在记者的走访中,有许多少儿托管机构工作人员直言:谁还不会小学一年级的课程,变个花样照管孩子呗。
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幼小衔接不过是只重视知识上的片面衔接,而没有注重或者没有能力进行幼儿思维方式、学习习惯、社会技能等方面的衔接。
这样的衔接对孩子真的有好处吗?
对于此,一位接受采访的小学校长说道:“根据之前的观察,一年级‘非零起点’的新生大概有一半以上,但是辅导机构的质量参差不齐,导致许多学生写字姿势、拼音读法等习惯都是错误的,反而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所以,让学龄前儿童学习小学知识相当于揠苗助长,表面看“高一截”,但是根基是不扎实的。”
老师们也纷纷表示“抢跑”一时并不代表能“跑”得更远。
临沂一小语文教师表示,在她带过的班级里,有很多孩子都是非“零起点”入学。面对这一现象,她并不赞同:
“虽然孩子在知识上有一些掌握,但是从成长发育规律来说,幼儿园孩子的肌肉发育还不适合长时间握笔用力,过早地让孩子握笔写字很容易造成孩子握笔姿势的错误。而一旦形成错误的姿势,将很难改正。”
“而且,以前上课时有很多孩子,我还没开口,他们就举手,说‘我知道’;老师才说了一个知识点,他们就说‘我会了’。这种学龄前‘抢跑’的结果是扼杀了儿童的天性和创造力,不断消减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济南某学校一名数学老师也表示,她带的一年级很多学生都是非“零起点”入学。虽然孩子在知识上提前有了一些掌握,但是行为习惯、思维方法方面还是“零起点”,提前掌握知识并不利于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
4
那孩子幼升小,除了上有衔接的培训班,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
两篇新闻报道中,接受采访的所有的老师,无一例外提到了一年级并不是一定要考试考多好,最重要的是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看完这些,不知道大家的感受是怎样的?
我的感受是,”零基础”入学如果能很好地执行下来,对孩子们真的是一件幸事。
毕竟,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更重要的是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如果一定要学些什么?
那就是去读更多美丽的图画书,听更多好听的故事;更多的和大自然在一起,看更多动人的风景……然后,努力留住那份珍贵的童真和好奇心。
而且说到底,真正的幼小衔接也不是花几万块去外面报个班就能随随便便实现的。
因为和aoe、会算数学题等琐碎的知识相比,孩子们入学,更需要准备其实是自理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规则意识以及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而这些,显然是不能一蹴而就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逐渐形成,而家长在这当中,无疑是最重要示范者和引路人。
教育不是唠叨,而是做给TA看。
就像复印件永远和原件脱不了干系——原生家庭的烙印会永远跟随孩子,很难退去。
最后还想说的一点是,真的很喜欢今天的新闻中,那位校长说的一句话——“零基础”不仅是为了减负,更是慢的艺术。
慢的艺术!
这让我突然想到了小时候读蒋婕的《听雨》,当时背得滚瓜烂熟,自觉已经了然于胸。
然而,直到前两天,在一个雨夜,梦到了故去的爷爷奶奶,当思念在黑黑的夜氤氲开来,听着窗外的雨,我脑子里突然间蹦出了这首词。
一个字一个字地在心里默念,念完抬头,呆了半天,那句“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突然就像雨水,每一个字都滴答进了心里。
你看,有很多东西,只有你翻越了千山万水才能感知到它。
对于孩子,又何尝不是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