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规矩,不自由:美国幼儿园这样教育“熊孩子” | 视界

作者:京城教育圈 11-04阅读:5307次

许多中国父母认同西方自由平等的教育理念,认为大人应该像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给孩子完全的爱和自由。真是这样吗?作为一位拥有丰富国外幼教经验的幼教老师,张丽倩说,大错特错。

我刚到美国学习幼儿教育时,立志要成为一个人见人爱、和蔼可亲的幼儿园老师。

实习时,我脸上总挂着大大的笑容,对每个小朋友都态度温和;和他们说话时,也“唰”地蹲下来,力争和他们的视线齐平;此外,我还和他们玩耍打闹,拉近关系。

谁知道,这些孩子非但不听我的话,还逐渐“蹬鼻子上脸”,对我提出的要求直接忽视。

不久,我的主班老师找我谈话,说不能这么纵容孩子,很多“规矩”我都没有执行好,在该严肃的时候还笑容满面,弄得孩子没有界限感,对教学也很不利。

我一时懵了,美国老师不是讲“自由平等”吗?

慢慢的,我才发现,美国人所讲的“自由平等”是建立在明确、公正、合理的规则之上的,而规则的树立,在幼儿园时期就已经开始。

美国老师的规则之多之细,出乎我意料。

在美两年,我换了四个地方实习,无论幼儿园还是小学,开学之初,我的主班老师都会郑重地和我谈教室里的“规矩”。

大到不许打人、骂人、毁坏东西这样显而易见的行为准则,小到洗手的方法、圆圈时间(circle time,也叫小组时间,指一段时间内一组人围坐在一起参加活动)的坐姿、餐桌上的礼仪、每个玩具的摆放方式、在楼道里怎么走路等等。

我在记事本上记得满满的,心想和中国老师比要求也差不多。但是,美国老师树立规则的方式却很不同。

01

他们对规则高度重视

在开学几周或者一两个月,会拿出大量时间,给学生讲解、示范行为规则,甚至取消、推迟已经安排好的课堂活动,临时召开班级会议,让学生们讨论、反思一些不良行为。

我在美国公立小学二年级实习时,班主任老师前几周完全没有上什么“正课”,但是,花了很多时间“立规矩”。例如,全班练习在楼道里怎么走,练到没有人东张西望、发出怪声;老师发出一个口号,每个人必须放下手头的一切活动,安静地注视老师;学生起身离开座位时,练习如何又轻又稳地把椅子推回桌子下面。

她告诉我,规则是自由的保证。每个人都遵守说话的规则,认真倾听,轮流发言,不打断、不插话,才会有一个安全的环境让每个人畅所欲言,从而产生真正活跃的课堂并培育民主精神。

02

身教胜于言传

对于一些细小的行为规则,美国老师会亲身示范,讲解每一个细节。这点对于小孩子尤为重要,听得再多、记得再牢,也不如切身实践来得有效。

比如,一位老师曾经用整个circle time时间教孩子怎么用转笔刀、怎么削铅笔、以及铅笔削到什么地步是合适的;另一位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吃饭,反复示范如何礼貌地请求更多的食物:“某某某,请你把沙拉递给我好吗?”“谢谢你!”,手把手教孩子怎么把果酱均匀地涂抹在面包片上,怎么用叉子叉起滑溜溜的煎鸡蛋,甚至夸张地表演出因为一边吃饭一边说话而卡住喉咙的情景。

树立规则的同时,美国老师非常注意让孩子明白规则的目的和背后的道理,而不是强制性地灌输给孩子,强迫他们执行。

玩具玩完了要收拾,是因为要保证教室整洁有序,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其他活动;打翻在地的牛奶要赶快擦干净,否则别人踩到会滑倒;自习时要保持安静,说话可能打扰其他同学;打喷嚏要把头埋进手肘,否则会传染给他人……

对于稍大一些的孩子,老师会带领他们讨论“我们的班级需要什么规则”以及“为什么要有这些规则”。比如,一个幼儿园大班的老师首先请孩子们每人想一条“班级规则”,用笔画出来,并分享给全班,大家集体讨论,通过归纳提炼,一起完成班级守则。

这样做,孩子不仅懂得了规则的“合理性”,更因为规则出于他们自身,在执行时也更自觉。

03

违反规则,必须承担相应后果

“后果(consequence) ”不是“惩罚(punishment)”,是做错了的事情的自然结果或弥补行为。到了吃饭时间不吃饭,后果就是过了饭点就没有饭吃,要挨饿;乱丢乱放玩具找不到,后果就是没的玩;圆圈时间随便插话、私下说话,后果就是离开圆圈;把书撕坏了,后果就是用胶带再把书粘好。

美国老师要求孩子承担后果时,很少吼叫,更不会打骂,音量适中,语气正常,但是态度异常坚决,不会因为孩子的哭闹就妥协,更不会以“孩子太小,还不懂事”为借口而一笔带过。

在另一家美国幼儿园的小班实习时,班里的孩子都才满三岁,一个小男孩尤为活泼调皮。一次吃饭时,也许是为了好玩,他突然把饭盒里的小动物饼干都泼在地上,引得全班孩子哈哈大笑,他自己也笑得很欢。

我以为主班老师会冲过去严厉地训斥他,没想到等孩子们笑完,她只淡淡地说了一句:“请你吃完饭用扫把扫干净。其他的同学,走过去的时候注意。”等他吃完饭,发现地上的饼干有的完好无损,很容易捡起来,有的已被踩成碎末。老师则把儿童扫把和簸箕准备好,并为他示范了一下怎么打扫。

这个小男孩起初想逃避,但是被告知如果不打扫完,不能进行下面的活动。于是,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一面跪在地上慢慢地扫,一面眼巴巴地看着其他孩子去玩别的玩具。这样的事情又发生过三四次,这位老师没有一次骂他、吼他,但也没有一次纵容,每次都要求他打扫干净才能玩。慢慢地,他再也不随便往地上撒东西了。

04

爱需要智慧,包容亦需要边界

上面提到的这件小事,让我想起了当下很多中国父母和老人们。孩子做错事情,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先替孩子道歉、抢着承担责任,很多父母也怕管教起来麻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用一句“不要跟小孩子斤斤计较”搪塞他人也敷衍自己。

这样的行为可能一时回避了矛盾,图了省事,实际上剥夺了孩子学习的机会,从长远来看,只会带来更多麻烦。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幼儿阶段的教育对孩子一生影响重大。因此,学龄前孩子的家庭教育就是重中之重。

为孩子明确行为的边界,帮助他们认识行为的好坏对错,需要家长从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慢慢达成。

孩子今天在家里吃饭把汤、饭泼到桌子上、地上,没有人教他餐桌礼仪,让他把狼藉收拾干净,那么他去别人家或餐馆吃饭时,也会对此熟视无睹,甚至在饭桌上耍赖撒泼;孩子今天和大人说话时态度傲慢、没大没小,家长得过且过,孩子不仅会失去对家长的尊重,也会不尊重其他成人。

05

西方人的“自由”是规则下的自由

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强调孩子的品格教育,如何为人修身,有很多准则。去美国后,接触西方文化,看到美国人为孩子所立的“种种规矩”后,才慢慢理解“自由平等”的真实含义。

国人看到了西方教育提倡的平等关系,但没有看到西方的成人管教孩子时严肃的口气,极强的规则意识,以及让孩子弥补错误、承担责任时的坚定态度。

西方人所言的“自由”是规则下的自由,“平等”是成人尊重孩子为一个有思想、有情感的独立个体,愿意倾听、理解、信任他,而不是完全和他打成一片,任其妄为,失去自身的权威和引导者身份。

在学龄前就给娃立好规矩,这是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无数熊孩子的新闻已经佐证了一个规律:如果现在纵容娃以“自由”之名来犯熊,以后再要补“规矩”的课,代价就要高得多。

作者 | 张丽倩

文章来源 | “问对教育”公号

图片来源 |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