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家长们都有这样的经历:每当在盘算着家庭收入与开支、做相应的财务调整时,都只会把成年人聚在一起来商量,而从来不向孩子灌输理财的思想,单方面的认为“孩子还太小”。如果孩子好奇的跑过来询问:“妈妈,你在干什么?”或是说“妈妈,我也想一起当小管家。”家长们还往往会把孩子推开:“你还小,这些事情你办不好。”完全不给孩子了解、学习理财的机会,这是多数家长们的表现之一。
另外, 家中的长辈们对孩子的零花钱管理持“放任”态度,这又是普遍存在于家庭的一大现象。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身份,使得祖辈在对待孙子孙女时,总是心疼得不行。无论什么时候来要零花钱?给!说好的零花钱嫌少了?加!来自家庭内部的教育沟通问题,或许也是当下父母们头疼的一大问题。
理性支配金钱,这在我们大多数人看来,似乎是很难办到、并且往往只需要大人去考虑的事情。
那么,从小培养宝贝的财务意识、理财能力是否必要呢?在理财教育上最科学的方式又是怎样的呢?
在金鹰卡通《爱上幼儿园4》最新播出的第七期节目中,我们看到了让孩子们参与实践、在行动中体会理财知识的教育方式。
整期节目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通过孩子们在幼儿园内的课堂体验,以情景模拟的方式,由老师帮助孩子们首先建立合理消费的认知。
童话故事的角色扮演对小朋友们来说新奇又有趣,张丹峰的耐心引导也成为了孩子们全身心投入故事情节的重要原因。
为了让孩子们加深消费需要合理开支的意识,张丹峰带孩子们来到了超市,并提前给了他们200元钱,要求他们为自己买到一件衣服、裤子和一双鞋子。
尽管临行前再三叮嘱,孩子们也满口答应,但是离开老师进入超市之后,孩子们很快便被玩具吸引,纷纷上手,为自己挑选了心爱的玩具。
最后,推着一车的玩具和买给老师的东西,孩子们在收银台自然是遇上了钱不够的问题。
有责任心的小香芋负责主导局面,为了确保能买到老师的衣服,她只能和小朋友们商量着减少玩具的开支。
当然,孩子的自制力是有限的,小男孩惟铌就一直表示“机器人必须要(买)。”
最终,躲在一旁观察的张丹峰选择上前和孩子们沟通。虽然自己掏钱送了孩子们玩具,但张老师也再次强调了合理消费的重要性。
类似节目中这样的场景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上演,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某一次亲身经历。
读小学的时候,家里每一天给我的零花钱很有限:3元。除去上下学来回坐车的2元,我每天只剩下了1元零花钱。这意味着我绝不能花超过1元,否则我就很有可能不够钱坐车回家。
但是小孩子嘛,总有禁不住诱惑的时候。于是我就在某一天多买了一袋饼干,吃得倒是津津有味,到了放学出校门的时候可就惨了——攥着手里的5毛钱不知所措,更不好意思向同学开口。于是只能为自己的嘴馋付出代价,背着很重的书包独自步行回家。
而好像就是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超额消费了。
其实我们都明白,生活本就是最好的老师,让宝贝们能够自己参与体验一次,无论是什么样的结果,只要最终能有收获,那都将会是有意义的一堂课。
知道了帮孩子建立理性消费意识的重要性,那么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宝贝们合理理财呢?
知道钱的来源, 教育孩子付出才有回报,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这是帮助孩子建立金钱意识的基本。
从小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可以使孩子知道钱的来源,让孩子懂得钱是必须付出自己的劳动才能换来的。
在本期《爱上幼儿园4》中,另一位老师洪欣带班上的小朋友来水果店,同样是用规定数目的钱,买指定的几样水果。
小朋友们在选好水果后,果然停不下来,开始往袋子里装其他的水果。当同样面临钱不够的情况时,老板提出解决办法:让孩子们留下来帮忙卖水果,以自己的劳动换取想要的水果。
同样地,当在教室整理床铺、打扫餐厅,以这样的劳动体验换取相应的金币,孩子们在过程中也能体会到钱从何而来。
无论是在户外体验,还是在幼儿园内的金币换取游戏,这实际上就是帮孩子们建立一种金钱意识:钱是通过自己的劳动换来的。
懂得钱的用处,理性消费,不乱花钱。
这就跟我们说到的一些家长的态度也密切相关:多数家长、更多的是爷爷奶奶辈,出于对孩子年龄尚小的考虑,认为孩子还不懂,不去主动帮孩子意识到理性消费的重要。这其实更是一种作为家长责任的缺失。
钱的用处是什么?钱的数目影响究竟有多大?《爱上幼儿园4》的本期节目中,孩子们通过劳动换取的金币还最终影响到了自己午餐的质量,这样的影响可以说是“简单粗暴”,非常直观。
金币不够的霖霖在不小心弄掉一个鸡腿后,已经没有金币去换鸡腿。只能选择接受张老师的蔬菜。
大方的可乐多次将自己的金币送给成成,成成才得以吃到更多的饭菜。
其实,我们家长主观意识上的判断,有可能让孩子失去尽早能懂得“花钱花在刀刃上”的道理。要知道,孩子们的接受能力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想,在他们学习能力最为突出的这几年,千万不能忽视教育的重要。
体会家长的辛苦,让孩子们理解到赚钱的不易。
都说现在的孩子一个比一个机灵,别看他们似乎什么都不懂,其实小小年纪正是学习新事物的最佳时机。
在本期的《爱上幼儿园4》中,孩子们被分组来到菜市场体验生活。在老师常盈的特别设置下,几位小朋友也当起了老板,甚至还在卖菜的过程中学会了和相邻的菜摊“竞价”。
正如常老师所说,虽然不能要求孩子们通过这一次的体验学会太多,但是他们至少认识了价格,也意识到了赚钱的不易。
其实,幼儿的教育无非就是靠家庭和学校的双重启蒙,而这又离不开“理解”二字。既有家庭成员的互相理解——父辈祖辈要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各自的教育习惯并积极探讨更科学的教育方式;家长也要对孩子更加理解——尝试站在孩子的视角看待问题,尝试用平等的方式处理亲子关系。
另外,作为家长,也应当增强对学校教育的理解。既要和学校打好配合,为宝贝们的进步作出努力,也要尝试包容老师的教育方式,相信更科学的教育对孩子的积极引导作用。
总听到有家长在问,现在的孩子是否应该“富养”?那家长们有没有想过,究竟什么是富养?
在我看来,“富养”抛开物质性的层面,其实更多的是一种对孩子未来生活“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培养方式。而这里所说的“富”,代表的也是一种松弛有度、更美好的生活方式,这是家长们对孩子长远“富养生态”的一种远见。物质层面的“富养”是一种眼前利益展现,而精神层面的“富养”则是一种长远的可持续发展,从小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培养孩子的金钱管理能力,当他们在幼儿的世界初认知里有了对理财的意识,就是我们口中精神“富养”的开始。
富养孩子,就先让孩子有对“富养”的认知。做好家长和学校教育应该做的,剩下的,就交给孩子们自己去打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