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幼儿园被推倒磕伤了头,家长霸气喊话:拿五千块钱了事

作者:陪宝宝写日记 12-29阅读:4124次

我家孩子上幼儿园小班,前段时间孩子的幼儿园发生一件这样的事:班上的小男孩江江抢另一个小男孩小林的玩具,争抢中江江一下子把小林推倒在地,脑袋上磕了很大一个包。小林的家长知道这件事后,跑到班上找到江江,说怎么打小林的让小林怎么还回去。

老师劝不住,眼看事态严重,赶紧给江江家长打电话叫他们来到幼儿园,没想到家长来了之后,小林的家长更是不依不饶,说是江江先打了小林,让江江家长拿五千块钱给小林去看病,否则就让自己打江江两耳光,这件事算扯平了。

就这样双方僵持了一上午,后来园长出面协调很久,此事才不了了之。

事情过了有段时间了,老师跟小林家长聊天时问他:“本来只是孩子之间的一点点小矛盾,

为什么当时非要把这件事闹这么大呢?”

没想到小林家长说:“熊孩子欺负我家孩子,我就要让他知道,他自己父母不管教,有的是人愿意替他去管教。而且现在为什么那么多校园霸凌事件?就是因为受欺负的孩子不敢反抗,我就是想通过这件事让我家孩子看看,谁欺负他了要懂得反抗,反抗不了还有我在呢!”


这句话说得有理有据,乍一听似乎有点道理,可是仔细想想却让人觉得啼笑皆非,两个幼儿园小班的孩子简单的小矛盾上升到校园霸凌的高度,这家长的思路也是没谁了。

一、保护孩子不是“护犊子”

反观整个事件,小林的家长之所以反应这么激烈,无非是觉得自己的孩子受了欺负,被人抢了玩具还推倒在地,脑袋上磕了一个大包。想要保护孩子是每个做父母的天性,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也无可厚非。

可是,两个孩子年龄相仿,身材各方面都相仿,玩的过程中有争执,也是正常的。孩子需要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正是这样的小争执才给了他学习处理争端的好机会。反之,如果是两个孩子年龄差异比较大,或者是体型差异比较大,明显地恃强凌弱时,那就强烈建议家长出面协助解决。

上了幼儿园的孩子已经踏出了与人交往融入社会的第一步,也应该试着自己去处理一些简单的人际关系了,小江的家长想保护孩子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首先要分清楚孩子的事情是不是属于霸凌事件,况且在这件事的处理过程中,小江的家长是否把握好了一个度呢?一旦越过那个度,自己反而成了他嘴里口口声声说的“霸凌者”。

后来这件事在家长中传开之后,班里很多家长都跟老师交待不要让自己孩子跟小林在一起玩,有的家长甚至说“我家没有钱,万一我家孩子碰到小林了,我可赔不起”。

这个家长本以为自己用这种方式保护孩子不受欺负,却没想到这之后,孩子在班里受到了孤立。没有人陪他玩儿,也没人跟他做朋友,估计连老师都要敬而远之了吧!听老师说最近一段时间孩子都有病请假在家,放了寒假之后就准备转学了。不难想象,这个孩子经历了怎样的孤独和寂寞!


二、孩子有没有能力处理好争端矛盾

前段时间我带三岁多的儿子出去,走到一个要下三层台阶的地方,台阶下面站着一个大概五六岁的孩子,我儿子刚下了一个台阶,这样刚好跟台阶下那个男孩目光平视,本来是友好地想去跟那个大哥哥玩的,没想到大哥哥看到他过来,使劲推了他一把,他一屁股坐在了台阶上。

我正想上前拉起他,没想到他动作灵敏地一骨碌爬起来,毫不示弱反击似地使劲推了那个大哥哥一把,那个男孩被他一推往后踉跄了几步。我生怕小男孩反手打他,但又想静观一下事态发展,看他们最终会怎么样。没想到短暂的沉默之后,两人竟然对视一笑,愉快地聊起天来了。

我们的孩子渐渐在长大,逐渐会建立自己的社会小圈子,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孩子之间更是如此。孩子的纠纷是由他们的天性所决定,而不是好孩子坏孩子的标准来决定,有研究表明,吵架可以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和积极性。他们在矛盾中掌握了集体生活方式,并且学会了磨炼和成长。


三、幼儿产生纠纷的原因一般有哪些

1、 孩子的年龄因素

幼儿时的孩子因其年龄较小,认知能力很低。但幼儿从很小就有强烈的自尊心,渴望与人交往,却又害怕被人拒绝,由于缺乏生活经验,他们的道德认识与行为认识常常脱节,不懂得如何去与人合作,便容易产生矛盾。

比如当别人坐在自己的位置时,孩子便觉得那是自己的位置,一声不响地去拉,而坐在凳子上的孩子则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这样就产生了矛盾。再或者孩子喜欢某种玩具,而那种玩具刚好别的孩子在玩,就可能直接去抢,从而发生纠纷。


2、 周围的环境因素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甚至有的家庭中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什么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都由着孩子,家人对孩子的爱和付出是不求回报的,这就让很多孩子把别人理所当然地接受别人的关心,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

而来到幼儿园之后,幼儿园里的一切都需要跟别的小朋友共同分享,虽然也有固定属于自己的物品,但玩具之类的公共物品还是不能据为己有,孩子自然心里不平衡,这就容易与其他孩子发生矛盾。

3、 孩子的个体差异因素

由于遗传因素和家庭环境不同,每个孩子的性格也不相同,有的孩子性格温顺,有的孩子则相对急躁,有的孩子善于与人交往,有的孩子则喜欢一个人玩,但无论什么性格的孩子,只要在集体中生活,就避免不了与人发生争执。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有的孩子可能自身不好斗,但是在跟孩子交往过程中被抢玩具或者吃了亏,家长知道后可能就会教给孩子用暴力解决纠纷,慢慢地由于外界环境影响,孩子的性格和处事方式也会发生改变。


四、孩子发生纠纷家长应该怎么办

1、 家长不要随意充当裁判

在不了解事情经过的情况下,家长不要轻易地判断对错,也不要盲目介入。

事实上幼儿之间的矛盾基本上没有太多利害关系,幼儿都可以自己解决好,我们作为家长只需要大胆放手,鼓励和引导孩子自己去想办法。如果遇到别人欺负自己时,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与他协商,协商无效时再请求大人帮助。

如果别人不小心碰到自己,我们也要引导孩子学会宽容和原谅,同时也要引导孩子多说礼貌用语,比如说“请”、“对不起”、“没关系”等等。


2、 让孩子自然体验与人交往的规则

平时我们都会告诉孩子遇到纠纷时该怎么做,也会给孩子灌输与人友好和自我保护意识,但是一旦与人发生争执时,孩子也会受其情绪控制而将平时的叮嘱抛于脑后。因此我们在教育孩子时,不仅仅要告诉他发生矛盾后该怎么做,还应告诉他实际发生纠纷时可能对他的情绪和行为造成的影响,并指导孩子去实践、练习如何用理智和恰当的方式控制自己的情绪,从而调节自己的行为。

3、 家长应以身作则

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家长首先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面对与人交往的矛盾,我们也要尽量做到不与人发生过激争执,采用平和的方式解决争端。尤其是看到孩子吃亏的时候,首先要分清事实,切不可当着孩子的面威胁恐吓对方。一旦发生这样的事,一方面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有了“依靠”,凡事都可肆意妄为。另一方面也有损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


我们都终将成为家长,我们每个人也都曾经是个孩子,所以我们都应该知道,孩子之间的矛盾和纠纷都是成长的一种必然,是我们作为群体生活的人所无法避免的生存方式。我们作为家长,适当的时候也要放手,让孩子自己学会处理与人交往的各种矛盾,我们只需要正确引导孩子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一切,相信一定能收获一个健康、乐观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