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流感宝宝,存好这份家庭护理方法!

作者:辣妈教室 01-02阅读:1319次

2019 年已经到来,但似乎流感也跟着到来。丁香园提醒,冬季流感慢慢抬头,连刘天王都确诊流感,家中有老有小要多注意。

但无论哪种流感,其主要症状类似,均可表现为持续性高烧、乏力、浑身疼等,有些孩子还可能出现呕吐。家长们要做好家庭护理,随时观察孩子情况。

流感造成的高烧较难自行消退,一般建议 38.5℃ 以下时,先在家给孩子物理降温:选用退热贴,用冷毛巾敷额头,给孩子洗个温水澡,督促他们多喝水等,但不建议给孩子用酒精擦身,也不要使用“捂汗”的土办法降温。孩子打寒战时要做好保暖,发热时要让身体充分散热。若孩子发烧超过 38.5℃,且持续物理降温无效时,可考虑合理使用退烧药。

通常推荐给家长的是儿童专用的美林、泰诺林,具体服用剂量参照药品说明书。有孩子的家庭,应常备这些退烧药。

持续高热不退

“3”种情况立刻就医

孩子生病,不建议马上去医院,是为了避免因患儿扎堆而出现交叉感染的几率。但如果在家护理过程中,发现孩子存在以下几种情况,那就需要立刻就医了:

(1)孩子发烧超过 39℃,同时伴随食欲下降、精神不佳、呕吐等,应该立刻就医;

(2)发烧不到 39℃,但孩子出现明显精神不振,吃不下东西,也建议就诊;

(3)有明显流行病学接触史的孩子,比如家里有人确诊患上流感,幼儿园有其他小朋友患上流感等,都意味着孩子可能已被感染,应尽早就诊。

因为治疗流感的抗病毒药越早使用效果越好,患病 48 小时内服用效果最佳。所以以上几种情况的孩子应尽快就医服药。不过,流感需要一个痊愈过程,持续期约 3~5 天,且很难马上“药到病除”,如果已经看过一次医生,服药期间仍发烧反复,可能是正常现象,不建议多次就诊。若发烧的同时,症状还在加重,甚至出现新症状,如惊厥等,可再次立即就医。

流感凶猛

“4”类孩子最易病倒

01 | 不爱喝水的孩子

水参与了人体所有的代谢,也是预防感冒最重要的“药”。要让孩子从小养成爱喝白开水、主动喝水的习惯,但不可以用饮料、果汁替代白开水。

02 | 穿得太多的孩子

俗话说:“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穿太多容易把汗捂在衣服里,孩子到户外冷风一吹,反而更容易感冒发烧。

03 | 缺乏运动的孩子

与活动量大的儿童相比,不爱运动的孩子,食量小,消化和吸收能力弱,免疫力较低,也就容易被流感盯上。

04 | “被多吃”的孩子

不少家长常把“多吃点”挂在嘴边。这很可能导致儿童脾胃功能不足,引起消化不良,蓄积过多内热诱发感冒。

05 | 家长必备:聪明就医带好“5”样物品

孩子生病,通常最难受的是家长。也因此,门诊里常看到惊慌失措冲进诊室的爸爸妈妈们。这里提醒大家的是,带高热宝宝就诊,应做个聪明患者,杜绝空手去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吴珺提醒家长,去医院时最好带好五样物品——水、药、表、卡、本,这样宝宝就安全多了。

大多数高热的孩子会出现脱水现象,加上因生病肠胃不适,不想吃饭和喝水,就更容易出现脱水了。给孩子带上一杯温开水,或者带点果汁也可以,既可以减少“脱水热”对孩子机体的影响,也可以增加孩子排尿,利于体温下降。

医院就诊患儿特别多,候诊通常需要很长时间。期间自己随身带着美林、泰诺林等退烧药物,可方便孩子体温升高时口服。同时,带上宝宝已经口服的药物和家中储备的药物去就诊,既方便儿科大夫判断宝宝的病情,又可以帮大夫在给宝宝开药时作参考,避免重复开药,节省医疗费用。

自己随身带上体温表,不仅方便候诊过程中随时给孩子试表,还可避免医院里的交叉感染。一旦发现孩子体温在 38.5℃ 以上,应及时报告分诊护士,通知医生尽快诊治。

只要准备带孩子去医院,就要带上医院的就诊卡,这样避免再次建卡,节约就诊时间。如果他有医保卡,也应一并带上,因为目前医保卡需要凭卡进行实时结算。

去医院就诊时应带上孩子的病历本,方便医生记录查看。同时近期在别的医院检查的化验单也应带全,以便医生参考,孩子也可能不需要重复化验检查了。

王雪梅也提醒,“症状和体温是医生判断病情的重要依据,家长带孩子就医时,要准确描述病情,比如发烧时最高体温,有没有咳嗽、呕吐等症状。”这些都有助于提高诊疗效率。

此外,流感症状缓解后的疾病康复期,孩子身体仍然较虚弱,如不注意避免交叉感染,很可能造成细菌或支原体感染,进而发展为肺炎等。流感恢复期的孩子最好不要去人员密集的地方,避免接触患病人群,多休息、少劳累,别剧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