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告家长:春捂≠瞎捂,孩子身上这2个部位,越捂越容易生病!

作者:育儿小窝 03-10阅读:3734次

躲过寒冷的冬季,春季的气温似乎是最舒服的。但是虽然进入了早春,早晚温差也是很大的,很多宝宝脱掉了厚衣服,就迎来了降温,因此也印证了,春季天气一日三变。

孩子在这种变脸式的春天里,很容易被躁动的病毒和细菌所入侵。因此春捂秋冬就被家长牢牢记住了。别着急给孩子换薄衣服,多给孩子捂一捂,别着凉了。但是家长对于春捂,好像并没有自己准确的认识,下面这几种误区就是最常见的:

春捂最常见的误区(90%的人都做错了)

误区一:既然给孩子捂着,那就啥衣服也别脱了

很多家长到现在还给孩子穿着冬季的衣服,中午的时候,孩子好动,一动就出汗,等着汗液蒸发带走体温,孩子很容易着凉。

穿衣建议:家长应该根据体温给孩子增减衣服,春季可以不给孩子换上轻薄的衣服,但是要比冬季穿的稍微少一点,可以减到一个秋衣。判断孩子的手心温度,如果没有出汗,还能够保持温热,说明孩子的衣服保暖作用是够用的。

遵循孩子的穿衣法则:背暖、肚暖、脚暖;头部凉和心胸凉。如果孩子的头部过热,就会影响孩子的情绪,让孩子变得烦躁不安甚至头晕。心胸凉是告诉家长不要过于臃肿,影响孩子的肺部和心脏的正常功能。

误区二:春季气温变化大,家里恒温最安全

很多家长认为,外面的细菌和病毒很多,孩子出去玩耍,很容易生病,干脆就让孩子在家里呆着,少出门。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户外活动对于孩子来说,既能够增强孩子的抵抗力,还能够接受太阳光照射促进钙元素的吸收。

活动建议:多带着孩子去公园玩耍锻炼,避免人多拥挤就好了。不要老闷在家里,要及时地开窗通风。

误区三:孩子春季长个要大补

很多家长开始为孩子准备大鱼大肉,希望孩子能够抓住春季的黄金时期,个子长高高,却不知道,那么些油腻的食物给孩子的脾胃增加了消化负担,脾胃一堵积食问题就容易产生,孩子上火便秘,感冒生病,别谈长个。

春补建议:给孩子每天喝一杯黄棘水,就是把黄棘末用热水冲开就好了。用黄棘水慢慢的清理孩子体内的积食,并且平衡脾胃环境,减轻脾胃的消化动力,帮助脾胃恢复动力。

饮食尽量清淡,多吃水果蔬菜等等,捎给孩子吃甜食,减少孩子生病的次数,这样才能够助力孩子长高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