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在起跑线的黄磊和黄渤,为什么跑得比别人更远?

作者:互联网 05-14阅读:5706次

说起育儿焦虑,“抢占起跑线”简直就是孩子出生就自带的魔咒。

从怀孕时候胎教、到出生后的吃喝拉撒,再到选哪个幼儿园、上什么小学、考什么中学……再佛系的父母,也总有一天会为这句紧箍咒头疼。

可这条看不见、摸不着的“线”对于孩子的未来,到底意味着什么?又是什么决定了这条人生线?为孩子报班、游学花费的那些心血和成本,又真的有意义吗?

1

也许在最新一期的《极限挑战》里,我们能从真实摆在眼前的“起跑线”里找到答案——

输在起跑线的黄磊和黄渤,为什么跑得比别人更远?

这场活动,是几百名即将参加高考的孩子,面对重新划定的起跑线进行的一场竞赛。

竞赛分为上下两个半场。

上半场是《极限挑战》的6位嘉宾,每个人提出一个问题。符合问题描述的参赛同学,可以前进一条线;不符合的,就继续留在原地。

输在起跑线的黄磊和黄渤,为什么跑得比别人更远?

这6个问题是:

“父母是否都接受过大学以上教育

父母是否为你请过一对一的家教

父母是否让你持续学习功课以外的一门特长且目前还保持一定水准

是否有过一次出国旅行的经历

父母是否承诺过送你出国留学

父母是否一直视你为骄傲,并在亲友面前炫耀你”

随着一个个问题的提出,孩子们的表情越来越严肃,大步上前的信心满满、原地停留的茫然无措,仿佛他们现在参与的已经不是一场游戏,一步步迈出的都是真实的人生。

六个问题结束后,节目组要求站在最前列的孩子回头看看,自己身后还有多少人。

输在起跑线的黄磊和黄渤,为什么跑得比别人更远?

这个第一次回望,或许代表着孩子对于自己所处社会位置的第一次审视和思考。

这群本来在同一起点的孩子,在无形中一层层分化出了属于自己的位置;而每个位置,都取决于他们的父母。

或者说,取决于我们。

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自己孩子的未来——我们自身的文化程度、能提供怎样的经济实力、提供给他更好的教育环境,甚至能不能送他出国游历……

从个人背景、到对很多家庭经济压力都不算小的教育投资,第一次这么真实的让你看到——看,所谓的教育投资,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你忽视了哪里,你的孩子就输在了哪里,这就是让每个人都为之沉默、又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即便学区房、兴趣班被抨击了一万遍,但看着站在最后一排那几个孩子寥落的身影,又有几个家长能够真正淡定?不问问自己:我能让我的孩子前进几步、又能把他送到哪里?

2

幸运的是,比赛还有下半场。

想要赢得最后的胜利,孩子人生里最重要的一段路程还可以靠自己逆袭。

在第二个环节里,孩子们要跑向终点尽头的体育馆,前20名会赢得奖励。

“如果现在开始起跑的话,站在前面的同学有可能领先很多。但是在抵达终点之前,并不意味着后面的同学不能超越你。”

“你有多努力、多拼命,只有你自己知道。”

比赛开始了,每个孩子都在竭尽全力冲刺。这个时候,很多人都被那句“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戳中了——

输在起跑线的黄磊和黄渤,为什么跑得比别人更远?

果然,冲到终点的第一名,并不是占据了第一起跑线的孩子;而前20名冲进体育馆的孩子,之前也并不是前两列的绝对优势者——

输在起跑线的黄磊和黄渤,为什么跑得比别人更远?

输在起跑线的黄磊和黄渤,为什么跑得比别人更远?

输在起跑线的黄磊和黄渤,为什么跑得比别人更远?

输在起跑线的黄磊和黄渤,为什么跑得比别人更远?

你看,在起跑之前,让我们焦虑的起跑线之间遥远的差距,最后也有可能通过孩子自己的努力实现逆袭。

起跑,只是一个动作;而人生,是一个不断突破、不断冲刺的漫长过程。

更让人觉得意味深长的,是在孩子们的比赛完成后,《极限挑战》的嘉宾和工作人员重新做的这个挑战。

出乎意料的是,黄渤、黄磊、王迅、罗志祥、孙红雷、张艺兴,这六位在娱乐圈都称得上功成名就的明星,都不是起跑线上的领先者——第五个问题结束,6人原地不动;所有问题问完,黄磊、黄渤、王迅都还停在原地。

看上去,他们在起跑线远远落后了;但他们的成就,却远远超出了拥有最佳起跑位置的其他人。

输在起跑线的黄磊和黄渤,为什么跑得比别人更远?

父母决定了孩子的未来吗?抢占更好的起跑线有意义吗?人生只有一场输赢吗?

这场起伏跌宕的比赛,让很多人都有了答案。

就好像当年站在起跑线最后的黄磊,他用自己的努力跑赢了,而他的女儿黄多多已经成了新一代领先起跑的孩子。

这场比赛前半程是现实的焦灼,后半程个人努力的逆袭。而这场比赛并不只有一次输赢,而是通过父母和孩子一代代努力、追逐不断超越的接力赛。

3

在节目的最后,黄磊做了这样的总结:“有一句词叫赢在起跑线上。凡是赢在起跑线上的,都是短跑。人生一定不是场百米赛,一定是场马拉松,世界上从来没有一场马拉松是在起跑线上赢的。

那么,我们竭尽全力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条件、更多的资源换来的优先起跑线还有意义吗?这个实验告诉我们:有,而且非常现实。

但父母能给予的物质条件,就像节目中的上半场,是看的到的起跑线;而我们给予孩子的爱、陪伴和信念,才是支撑他赢得下半场的不竭动力。

我们希望孩子的成功,也并不止于某一次——一次考试、或者一次晋升。而是在漫长人生的每一场比赛中,都能有足够的信心超越自己、赢得胜利。

在节目最后,孙红雷问孩子们,你们愿意被挡在这道墙之外吗?你们不想突破他吗?

本来有些沮丧的孩子们眼睛一下亮了,大声回答:想!

他们最终突破了这道墙,而即便从最后一排起跑的孩子,也最终抵达了终点、大声喊出了自己的梦想。

这一次,我们终于看清了起跑线真实的样子——它不是父母给予的物质条件,而是父母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