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父母,先做好自己,才能教育好孩子

作者:互联网 06-27阅读:5350次

为人父母,先做好自己,才能教育好孩子

小禹麻麻

01

昨天晚上我一直穿梭在厨房和餐厅之间忙忙碌碌,儿子则在客厅里安安静静地画画。

这幅场景令我感动,感动的不是儿子画的画有多么地好看,而是他主动拿起画笔的行为感动了我。

之前,幼儿园老师和我说让我多教教儿子画画,因为儿子在班上是画画最差的。

在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变换着各种方法让他喜欢上画画,奈何他就是不买账。

每次他拿着画笔坐在那里屁股一直扭来扭去,实在厌烦了就甩下一句“我不喜欢”,之后就跑掉了,气得我差点吐血。

无奈的我只好放弃了让儿子喜欢画画的这个美好愿望。

最近因为我报了一个线上的插画课程,每天晚上吃完饭就在桌子前面画画。

儿子很好奇,喜欢坐在我身边看着我画画。有一天,他突然就抓起画笔在纸上乱涂起来。

对他那些有点惨不忍睹的“画作”,我进行了表扬。

那一天儿子破天荒地没有坐在那里左摇右晃。

以后的每一天儿子都会和我画画,甚至还会监督我。

儿子的画越来越有进步,幼儿园的老师很惊喜,并且称赞我教育得当。

其实我自己明白我并没有做什么,我只是做好了自己。

最好的教育不是对孩子的说教,而是做孩子的榜样。

现在的好多家庭,父母一边深陷在手机中不能自拔,一边又要求孩子多看书,

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甚至是孩子终身的老师,父母的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真正的教育,其实是通过一点一滴的小事去潜移默化孩子,这也就是言传身教的力量。

为人父母,先做好自己,才能教育好孩子

02

在某期《妈妈是超人》节目中,霍思燕为了更形象地教嗯哼认识人民币,提到了雪碧,她说:“五块钱可以买一听大的雪碧。”

嗯哼听到“雪碧”这个词,马上站起来说,:“听着我就想喝了。”

然后他拿起桌上的一瓶可乐,问妈妈:“我可以喝吗?”

霍思燕回答:“你可以喝一点点。”

嗯哼尝了一小口以后,霍思燕拿过去也喝了一口,嗯哼马上抢过来说:“你喝一口,我就喝一口。”

这样母子俩来回喝了好几次,霍思燕开始制止嗯哼说:“好了,别喝了,小孩不能喝可乐,尝尝就行了。”

接下来霍思燕继续教嗯哼学习人民币的换算,可是嗯哼明显地心不在焉,还在惦记着他的可乐。

于是他骗妈妈说自己口渴去喝水,实际是想偷偷喝可乐。

不过,当他刚拧开瓶盖要喝的时候,就被霍思燕看到并抢了过去。

可霍思燕不但没有把可乐放起来,自己却喝了一大口。

这一幕被嗯哼看到了。

嗯哼很生气,大声说:“妈妈,你喝一口,我喝一口。”

霍思燕拒绝:“不可以!”

嗯哼气愤大喊:“你都喝了一口了!”

最后霍思燕用大人的权威平息了这场可乐风波,但是从嗯哼说要赚钱去买可乐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他对可乐仍然很迷恋。

这真的不能怪孩子,只能怨妈妈大口大口喝可乐的动作,无形中向孩子传递了可乐多么美味的错误信息。

身为父母,必须知道言传身教的作用,千万不要心口不一,嘴上说着小孩子不要这样那样,自己却在一遍又一遍地演示。

所以,教育好孩子,真的没有那么难,主要看你能不能做好自己。

作家王涛说过,如果我们对孩子的要求是我们身体力行的,教育便是水到渠成的。

为人父母,先做好自己,才能教育好孩子

03

《规矩和爱》这本书里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妈妈非常爱儿子,她非常好学,而且力求教之有道。

她的儿子非常聪明,但是特别调皮好动。

在学习国学悄然成风的现今,这位妈妈读到了《弟子规》,顿时心里一亮。

她立刻让儿子熟读背诵《弟子规》,并用《弟子规》要求儿子。

这位妈妈最喜欢的四句话就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儿子很快就背出了《弟子规》,而且很努力地按照妈妈的要求去做。

有一天他又犯错了,面对妈妈的批评,他不但没有顺从还歪着头顶撞。

这次,妈妈照例让儿子背诵这四句《弟子规》,儿子背完以后还加了一句:“那你对姥姥怎么不是这样的?”

古语有句话说得特别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令而不行。”

意思就是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这句话用在家庭教育上非常适合。

身为父母,如果一门心思地只想着去教育子女,而忘记了做好自己,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董卿曾说过,“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首先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凭什么要求孩子去做呢?

所以,为了孩子,我们做父母的需要重新成长,做更好的自己,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