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以爱之名绑架孩子:家长意识不到这点,孩子会越来越疏远你

作者:互联网 07-20阅读:1185次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好的教育,是父母选择守望,懂得适时放手,给孩子独立、自由;若对孩子处处操纵、把控,孩子的心只会离你越来越远。

亲子关系像一杯沙漏,你抓的越紧,漏的越多。

——睿妈

1

别再以爱之名绑架孩子:家长意识不到这点,孩子会越来越疏远你

朋友琪琪离婚了,这段被其父母寄予厚望的婚姻仅仅维持了8个月。

大学毕业后,琪琪为了自己的设计梦留在了北京。北漂第5年,29岁的她被父母软磨硬泡,拉回了家乡,山东的一座三线小城。

回来后,父母立即为女儿安排了一场相亲。男方的父母是琪琪爸妈朋友的生意伙伴,家里开服装厂,男方大学毕业后一直跟着父母做生意。

别再以爱之名绑架孩子:家长意识不到这点,孩子会越来越疏远你

见面后,男方被琪琪的漂亮、优雅深深吸引,对琪琪展开热烈追求。

男方家境好,长相也帅气,但琪琪发现两人共同语言不多,总感觉缺少点什么。

在北京打拼的那段时光,琪琪曾有过一段恋情,两人是同行,有共同的爱好,交流设计灵感时,双方眼里闪着光,在一块有聊不完的话题。

男孩个头不高,但看着很精神,他老家在江西的一座小县城,父母是县城里普通的职工。有一年过年,琪琪还把男友带回了家。

不料父母没看上这个男孩,强烈反对两人在一块。“你要再跟他交往,就别认我这个妈了。”妈妈撂下话。

在父母强烈反对下,琪琪最终忍痛放弃了这段感情。

这次回来相亲,父母非常看好男方,见琪琪有些犹疑,母亲又发话了:“马上30岁的人了,别再挑来挑去的,我和你爸替你看好的,还能苦了你!”

父母苦苦规劝,加上男方无微不至寒虚问暖,琪琪最终放下迟疑,戴上了婚戒。

不料,婚后没多久,男方性情大变,整天不着家,常和朋友在一块厮混,对琪琪也是热情大减,不闻不问。

2

不想这么早就过起同床异梦的生活,琪琪想着结束这段婚姻。“男的是玩心重了点,话说回来,哪个男的不这样,没必要较真,忍忍就过去了”母亲又发话了。

听母亲这么说,琪琪没再说什么。

不曾想,选择了隐忍的琪琪迎来的却是更大的风暴。

有一次,见丈夫深夜才回家,她说了丈夫两句,没想到喝得伶仃大醉的丈夫动手打了她。

别再以爱之名绑架孩子:家长意识不到这点,孩子会越来越疏远你

琪琪忍无可忍,下定决心要离婚。

见琪琪态度坚决,母亲又使出杀手锏,“我们都是为你好,你却这么不珍惜,这婚不能离,你要是离了,就别认我这个妈了!”

受了委屈,不仅没有得到安慰,还被要求委曲求全,琪琪彻底寒了心。

“不认就不认,以后你们也没有我这个女儿了!”琪琪哭得撕心裂肺,对母亲说完便转身离去。

后来,琪琪离了婚,独自回了北京,她和父母的关系也进入冰点。

琪琪对最好的闺蜜哭诉,她最难过的不是经历了一段噩梦般的婚姻,而是父母对自己无处不在的操纵:

“他们从来都没尊重过我的选择!一直打着‘为我好’的名义让我妥协,去迎合他们的意愿!”

3

生活中,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话:

“选这个专业,这个专业好找工作,我是为你好,不听我的你会后悔的;在外面瞎折腾什么,家里多好啊,回来我们给你找地方上班,都是为你好;你这个对象不行,没车没房怎么养家,都是为你好,赶紧分了吧……”

父母打着为你好的名义,横加干涉孩子的人生,要求孩子不断牺牲,来满足他们的期望。

而他们却很少能意识到,这样会带给孩子多大的伤害。

别再以爱之名绑架孩子:家长意识不到这点,孩子会越来越疏远你

北大留美博士王猛(化名)12年不回家的事例给多少父母敲下警钟!

王猛曾在“控诉”父母的万字长文中提到:

“母亲一直倾向于把我关在家里,喜欢按自己的喜好包办事情。”

“小学一二年级的时,有次班里搞文艺演出,班主任要求大家穿齐膝短裤参加,但母亲不由分说地让我穿长裤。从小到大穿衣几乎所有的衣服都是父母包办。”

“原本以为,考上北大,就能远离家乡,逃离父母的‘控制’,但依然没有。就在离开前,家人要求我跟北京的大姨打电话,请她之后多多照顾”。

王猛将自己与家庭决裂的根源,归结为父母从小对自己的“过度关爱”。他说,父母的“肆意操控”,过度关爱以及缺乏亲情,让他的心理处于长期压抑状态。

有多少父母真的理解自己的孩子想要做什么,喜欢什么?

父母所谓的“为你好”只是他们所自以为的“好”,并不一定真的适合自己的孩子。往往这种“为你好”还是带有强迫性质的,慢慢就变成了“不这样你就不会好”。孩子处于无奈,往往又会屈从于父母的意见。

父母高兴了,孩子却难受了。面对着自己不喜欢的选择,孩子不会心甘情愿,时间久了,心理压抑的他们只会越来越疏远父母。

4

非常欣赏作家龙应台在《目送》中的一段话: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别再以爱之名绑架孩子:家长意识不到这点,孩子会越来越疏远你

这段看似非常感性的话却蕴藏着很大的哲理,好的教育,是父母选择守望,懂得适时放手,给孩子独立、自由。

所谓守望,不是无条件的纵容,而是在一定的空间之内允许孩子自由地成长,尊重孩子的想法,给孩子选择的权利,让他们勇敢地去追逐梦想,实现自己想要的人生。

作家汪曾祺在散文《多年父子成兄弟》中,提到了父亲和他的相处之道:

他父亲是个很随和的人,对待子女,从无疾言厉色,对他的学业关心,但不强求。

他十七岁初恋,在家写情书,父亲在一旁瞎出主意。他十几岁就学会了抽烟喝酒。父亲喝酒,给他也倒一杯。抽烟,一次抽出两根,父亲一根他一根。

父子关系其乐融融,一家人和和睦睦,儿子成长为一名知名大作家,也算没有辜负家人的期望。

做父亲的与儿女处成兄弟一般的关系,是亲子关系的一种的境界。

别再以爱之名绑架孩子:家长意识不到这点,孩子会越来越疏远你

这篇文章的可贵之处在于,它给天下父母提供了一种良好的借鉴,让家长们思考如何与孩子相处,什么样的教育才真正适合孩子。

每个人来到这世上都是独立的个体,孩子也许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却不是父母人生的延续。

好的教育,是父母懂得适时放手,给孩子独立、自由;若对孩子处处操纵、把控,孩子的心只会离你越来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