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最普通的工薪阶层, 爸爸却从小这样富养我

作者:大J小D 06-18阅读:3689次

大J的话

大家都知道我的公号也开始开团了,于是慢慢地,有了不少供应商或投资人来联系我。

一个被我拒绝的供应商和我说,“我接触了那么多做母婴公号的博主,你是唯一一个第一句话先告诉我,我选品有自己原则的,小D没用过,自己不认可的不做,而不是先问,利润是多少”。

一个被我婉拒的投资人和我说,“你是这个捞快钱时代少有的还能坚持自己节奏的笨人,你肯定是富养的女儿,虽然挺笨,但说实话,如果我自己有女儿,真的很希望像你这样”。

最近听到好几个类似的评价,都说我是“富养女儿”。其实我出身在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家庭,爸爸是小学老师,妈妈是工人。我们家是“慈母严父”的组合。现在关于这个“富养”的话题其实都快说烂了,但因为这些评价,倒是提醒了我以前写过的当年和爸爸相处的三个小故事。

如果我真的是“富养”的,那我觉得这三个小故事真的诠释我心目中对于“富养”的定义,它对我后来做人、直到现在育儿都有深远影响。在父亲节的今天,想分享给大家!

我的童年是在弄堂长大的,每天6点是最热闹的时候,放学的孩子们在嬉戏打闹,下班的大人们在忙着准备晚餐。但我却不能加入,因为在我们家,每天的6点,吃晚饭前的一小时,都是我和爸爸一起陪着妈妈做饭,帮妈妈打下手,顺便是一起聊天的时光。

这是我们家每天雷打不动的项目,但小孩子总是贪玩的啊,看着邻居孩子们打弹珠跳皮筋,我的心也是痒痒的。终于有一次,我问爸爸,“为什么其他孩子可以在玩,我们却要陪着妈妈做饭?”爸爸告诉我,“每个家庭都是不同的,每个家庭都有他们自己看重的东西。在我们家,爸爸妈妈都觉得可以做一起做饭聊天很重要。”那时,我才两年级,懵懵懂懂地接受了这个答案。

到了四年级时,我觉得自己又长大了一点,还是特别羡慕伙伴们的自由玩耍时间。我这次改变策略了,问爸爸,“那为什么可以一起做饭聊天很重要呢?” 爸爸说,“因为,我和你妈妈都觉得,可以花时间给爱的人,是最重要的,这是我们家的家庭观。

这是第一次父母让我明白“家”的含义。但更让我受益的反而是,之后的每次当我问爸爸“为什么他们可以,我不可以”时,他从来不会去贬低其他孩子,告诉我“他们那么皮不好”这类话的,而总是告诉我,“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是不同的,这样的行为在我们家是不允许的,因为。。”

这给了我非常强大的一个认知,要不要和别人一样的参照物,永远不是对方好还是差,永远是自己内心的标准。我可以和别人不同,这让我有勇气去坚持做自己觉得对的事。别人也可以和我不同,这也让我一直有很大的包容心去理解他人。

爸爸从小对我规矩很严格。小学前都必须晚上8点入睡;可以有选择性地买玩具,但每买一个玩具必须买两本书;吃饭时不能说话,再好吃的饭菜也不能频繁夹等等。不过,爸爸每次给我立规矩时,都会告诉我,他为什么这么要求我。小学生水平的我,自然很容易被爸爸的口才和权威而震慑住,都觉得被说服了。

上了初一后,有一天爸爸把我叫过来,和我说,“爸爸其实不是所有的事都懂的,你现在上中学了,你会学到很多很多爸爸也许都不懂的知识。所以接下来你遇到问题,你可以自己做决定。当然,如果你需要和我们商量,也可以的,但要记住,爸爸说的只是供你参考,因为爸爸真的不是什么都懂”。

我从小印象中的爸爸是无所不能的,第一次听到爸爸这么说时,我特别特别震惊。小时候他特别有原则,给我订的规矩不多,但绝对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这是在帮我建立心里的“那杆尺”。当他觉得我自己的“尺”立起来后,他就在学着退出,让我学着靠自己心里的“那杆尺”来衡量判断如何做事,自己要对自己负责。

这也让我清楚地明白,对待小D的养育过程中,我需要“先立后破”。立规矩,是为人父母的本份,而懂得“认怂”,更是为人父母的智慧。

高三那年填报大学志愿时,我真的紧张了,害怕自己不能如愿进入想进的学校和专业。当时就在犹豫,是不是填个稍微差一点的求稳。那天放学回家,我询问了爸爸的意见。

-爸爸问,你在害怕什么呢?

-我说,害怕自己无法进入那个最好的学校,进不去我这么多年的努力就白费了。

-努力过就不会白费,最怕的是没有全力以赴的事后后悔。

-可是,你们真的不希望我上名牌大学吗?

-当然希望啊,但你是怎样的人,不来自于你上一本还是二本的大学,是否是名牌大学,来自于你在这个过程中的努力。每个人,无论再怎么成功最终无非都是一天吃三顿,晚上睡在一张床上。真正让我们感到开心的,一定不是吃的有多好,床有多贵,一定是吃饭时安心,睡觉时舒心。

再后来,毕业要找工作了,我被一个外企录取了,当时的录取率特别低,好像是几十万应届毕业生里选了十几个人。但是公司总部在北京,需要我离开自己的家北漂。当时我又犹豫了,手上还有一个offer是四大的,虽然不是最喜欢,但也不错,而且最关键的是可以留在家里。我又去问爸爸了。

-爸爸回答很直接,选你真正喜欢的啊。

-那万一我在那边发展不好,不是白白浪费了几年时间,还背井离乡的。

-爸妈呢,都是工薪阶层,别的靠不上,但如果你真的哪一天混不下去了,记得回家。家里为了你特地加菜是做不到的,但多你一双筷子总是没问题的。

这两段话一直到现在都会给我很多很多的力量,每当我开始害怕犹豫时,我都会想起爸爸说的,“记得回家,家里多你一双筷子不多”,我就有了放手一搏的底气;每当我开始权衡利弊时,我都会想起爸爸说的,“每个人无非都是一天吃三顿,睡一张床”,我就知道了比起名利,还有很多更加重要的东西,让自己“吃饭时安心,睡觉时舒心”。

独立,并不是时间到了就把孩子推出家门,而是在从小到大的经历里,让孩子感受到很多很多的爱,积攒很多很多的勇气,自己去推开走向社会的大门。这是我爸爸给予我的安全感。

这就是我和爸爸的几个小故事,也是我所理解的“富养”。和金钱地位无关,而是心里有光,不仅点亮自己,也照亮了我的童年。如今,我也是一位妈妈了,这几个小故事有了延续,我会加上自己的经历,把这份“光明”继续传递给小D。

“胸中装满深切的爱,生活就会灿烂千阳。内心保持沸腾,世界也为你绽放。”

最后,祝全天下的父亲,节日快乐!

推荐阅读

点击标题直接看文章

大J|养育“第二个孩子”的这两年教会我的这些事

养育孩子过程中,爱与溺爱的尺度在这里

最朴素的三句话,却对我的育儿观产生了最深远的影响

把育儿大道理翻译成这几句话,不再抱怨家人带娃不如自己

人生的每一个分岔路,如何做出最好的选择?

成为你想成为的那个人|跑步教会我的那些事

新书《跟美国儿科医生学育儿》正在当当、京东、亚马逊、天猫等各大电商持续热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