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娘娘说,说养娃的科学和哲学
娃爸田太医:协和医学院医学博士,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三甲医院儿童神外主任医师
娃妈周娘娘:清华妈妈,前新华社记者,女性创业者
文/娘娘说
作者/周娘娘
周末带我家娃冬瓜去上美育的早教课,课程结束时,一张贴纸引发了娃的情绪崩溃。只是,结局却是我们谁,都没有料到的。
还要从课程说起。
我在试过了各种早教课程后,最终给冬瓜选定了有着30多年历史的“美育国际音乐舞蹈课程”,这是一门基于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创立的儿童音乐启蒙课。课程内容全程有趣,音乐教育理念我也颇为认同,上课的老师不光是音乐素养优秀,婴幼儿的教育理念我认为也是与时俱进、跟得上主流的。
不过,大概因为冬瓜小时候并没有上过类似的早教课程,第一次接触,难免上课不配合。不是在钢琴前爬上爬下弹琴玩,就是在教师里东摸摸西看看不坐下听内容。
但是这课的老师也不要求“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只是会每个流程都不忘记我家娃,Nice地询问,要不要一起加入。终于,课程的后半段,用各种简单的乐器模拟故事情节,吸引了冬瓜的注意,开始专心地融入了。
就这样,冬瓜算是强忍着耐心,上完了第一次美育课程。
照理,课程结尾,老师会给每一个上课的小朋友发贴纸以示鼓励。
贴纸的内容是各种汽车——天哪,这可是冬瓜的心头最爱。
果不其然,老师一拿出贴纸,他就“呼啸”着冲了过去。
“排队哦,要排队哦。”老师请小朋友站好队列,先来后到。
冬瓜被我拉到了队伍的最后,可我一松手,一秒钟,他就“嗖”一声又挤到了队伍的前头。
其他小朋友的情况也差不多,总之,队伍不长,但很粗。
终于,轮到冬瓜选贴纸了。
他指了指一辆红色的小汽车,老师揭下来给他贴在了衣服上。
冬瓜显然不满意,他又指了指另一辆救护车。
我赶紧告诉他:每个小朋友只能要一张哦。
“NeeNah NeeNah"冬瓜指着救护车的贴纸,大声模仿着警报的声音。
老师倒很nice,就又揭下一张,准备也贴到冬瓜衣服上。
结果,冬瓜伸出两只手,试图去把一整版贴纸都抓过来。
完了,他这是要抢一整版啊。
我曾给他买过一本汽车贴纸的书,他兴奋地一晚上就把几十张贴纸全都一一贴到了书本相应的位置。所以,他也许误以为这整版贴纸也和家里的一样,他都可以随意玩,随意贴。
糟糕。我心头“咯噔”一下,这下他非大闹不可。
于是,我一边把他的手拉离那一版贴纸,一边对他说:如果你都拿走了,别的小朋友不就没有了吗?他们会很伤心的。
我希望用共情的方法来打动他。通常来说,这招是有可能见效的。
没想到,冬瓜却大叫着“不不不”,又伸手去抓那版贴纸。
我又一次在行动上阻止了他,把他紧紧抓着贴纸的手,掰开,让老师可以给后面的小朋友发贴纸。
行动受挫的娃,大哭起来,而且哭得特别伤心。
我知道,汽车是他最喜欢的东西,他想要的心头肉却被我生生抢下来,能不闹吗?
但是,作为一个有原则的妈,我想我会和他抗争到底的。
我试图安抚娃的情绪,对他说:你是想要那版贴纸吗?
他停止了哭喊,一边抽搐一边点头。
我见他好一点了,又开始解释:“妈妈知道你喜欢,但这贴纸是大家分享的,每个小朋友一张,你不可以拿走一整版的……”
话还没说完,娃又开始大声哭起来,比之前更“凄凄惨惨戚戚”。
正在我头大不知道该如何收场的时候,老师给其他小朋友发完了贴纸,过来了。
她看了一会儿,说:“冬瓜你看这样好不好,老师不能给你这一版,因为这一版的确是要给其他小朋友的。但老师有另外一版贴纸,是上节课发完后剩下的,也是小汽车,老师把那个给你可以吗。”
娃抽泣着点了点头。
那一刻,我虽然很感激老师,但未置可否。
我觉得老师“换一版给”的策略,是合理的。这既是坚持了“这一版是小朋友分享的”“不能给”的原则。又变通地满足了小朋友的要求——美育老师对幼儿教育的理解,果然不是吹的。
然而,我又担心,如果每节课都这样,难不成每一次都要多给一版贴纸吗?
顾不了那么多了,先把这个残局收拾了要紧。
只见娃挂着眼泪的脸上,终于出现了笑容。
他拿着那版并没有剩下多少小汽车的贴纸,仔仔细细地把剩下的4、5辆小汽车图案看了一遍。边看边吸溜着鼻涕,边说着“哒哒”(他自己发明的词,指代喇叭会响的小汽车)。看完后,他把贴纸抱在胸前,喃喃地说了句“抱抱,爱。”
我看他情绪平复,就拉着他的手说:那谢谢老师吧,咱们该回家了。
这时,娃忽然走到老师身边,把那版抱着胸前的贴纸整个递给老师,说“谢谢”,然后又挥挥手说“拜拜”。转身,拉着我的手,向教室外面走。
那一刻,我和老师都“傻”了。冬瓜几乎180度的行动大转弯真的出乎我们的意料。
我问他:“你不要了吗?”
他点点头,说了句:嗯,拜拜。
我站在那里,忽然意识到,我可能“误解”了娃。
是啊,从头到尾,其实他从来没有说过或者表示过,他是要把一整版贴纸独占,或者带回家。也许,他只是想看看那整版贴满了小汽车的贴纸是什么样子的。所以,当我试图让他共情,说别的小朋友会因为拿不到贴纸而伤心时,他说“不不不”。对于语言刚刚开始发育的他来说,这个“不不不”可能就是在否认我的猜想呢?但是,我却忽略了他的意思。那哭闹,也许并不因为企图受挫,也有可能就是意愿得不到满足的同时,又带上了被误解的委屈。
再进一步想,其实当时娃的行为,也并没有证明他就是想独占啊。我是如何有“糟糕”“完了”这些念头的呢?是基于我的假设吧?因为,我自以为了解他的“企图”。所以没等他做出真正的有威胁性的行为时,我就直接给了判断,直接开始了“讲理”,甚至直接开始了“阻止”的行动。
想得更深一层,我为什么不能等娃有了进一步的行动,再根据行动的结果来采取措施呢?我为什么想要“预防”问题的发生,而不是等待问题出现后再来解决呢?
这时我才发现,这节课其实我一直在暗暗焦虑。因为娃的第一课,周围都是不熟识的父母和老师,我怕孩子表现不佳,害怕他做出出格的事,从而给周围人造成不便和困扰——潜意识里,我依然希望娃是一个被别人喜欢的娃,我其实特别在乎别人对娃,以及对娃妈我的看法。见多了熊娃的爸妈首先被骂成熊家长,我可不希望发生在我身上。
因此,我根据“假设”提前采取了“行动”。
说到底,我真的是在预防孩子吗?其实,我是在假设自己害怕的场景!预防自己担心的事情发生!跟孩子,没有关系。
复盘整件事,无论冬瓜最初的念头是什么,我完全可以等待他进一步的行动。
即便贴纸拿到了手上,我再劝说他还回去也不迟;如果他不听我的劝说,我再采取下一步行动,也来得及。
然而,我就是选择了“预防”。
直接的害处便是,我有可能误解了娃的意图;还有可能,我低估了娃讲道理的水平;更不好的是,我没有给娃一个空间,让他学习如何面对来自内心渴望和外界社会要求之间的冲突。
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一定不少见。
正如王崇巍老师在知乎的问答中所说的那样,他见多了身边中国父母,对孩子的各种要求,第一反应便是“拒绝”——不抱!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玩!即便同意了也要加个限制条件——只能抱一会儿。只能吃一点。只玩一次。
我也有同感。
很多时候,这种拒绝和限制是没有理由的。只是因为,中国父母们害怕对孩子要求的允许,会纵容孩子的得寸进尺。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可能大多数抱持这种理念的父母,根本没有亲身遇到过所谓的“得寸进尺”,他们便已开始预防这种现象的出现。而预防本身,让孩子在匮乏感的威胁下,真的变成了“得寸进尺”——因为常常得不到,所以好不容易得到一次,就想多要一点,再多要一点,万一下次就得不到了呢。
我一直以为自己做得还不错。至少,在我真的累到抱不动孩子时,我会跟他说明:“妈妈太累了,如果你走不动,我可以陪你一起休息一会儿,然后走慢点,但我真的不想抱你。”绝大多数情况下,孩子会很体谅地放弃了抱的要求。
不过没想到,这种“预防”的念头,这种“假设”的习惯,却在不经意间,又出来兴风作浪了。
当然,有人也许会说,很多熊家长就是这样打着理解孩子的旗号,放纵孩子破坏公物,打扰他人的呀。
那么我想,有两点是很重要的。
一是,提前做好预判。对于会给自己和他人造成安全威胁的,会真正破坏公共秩序的事情,要给予制止,或是随时关注,使行为控制在安全范围内。难道你的娃要尝试着把人推下楼,你也坐视不管,等待事情发生了再去解决吗?
二是,一旦真的发生了出乎意料的结果,要做好处置。比如有次,娃在超市挤破了盒装牛奶,我除了买走牛奶,还带着娃一起清理了现场;在清洁工人赶来打扫的时候,要求娃全程观看,并最后跟他讲解,清洁工阿姨因为你的不小心,增加了工作量,很辛苦,请你对她们说抱歉,并且以后一定不能挤压牛奶盒了。
相信做好这两点,我们还是可以找到“熊孩子背后的熊家长”,和根据假设拒绝孩子两者之间,那条更宽阔的育儿之路的。
都说要学会“等待”孩子,要鼓励孩子“你慢慢来”。
也许,真的需要空间,真的需要在冲突中学习如何从容面对的,还有我们当爸妈的自己。
欢迎来到娘娘说,说养娃的科学和哲学
娃爸田太医:协和医学院医学博士,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三甲医院儿童神外主任医师
娃妈周娘娘:清华妈妈,前新华社记者,女性创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