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有一颗淡定的心, 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 育儿

作者:北青网 04-29阅读:2675次

每到丁香花开的季节,我都会回忆起十六年前的那个春天,得知怀上双胞胎的幸福感充盈着内心,我幻想着在晨光里胎教,幻想着徜徉在春花烂漫里享受孕育的幸福……

然而,事与愿违,孕期的各种“惊天动地”的反应以及先兆早产、胎儿发育不成熟、妊娠糖尿病等波折都集中在我身上,致使我孕期都是在病床上度过的,在担忧与焦虑的日子里,胎教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所有的期盼都化成——孩子平安就好、健康就好。

这种心路历程,让我能够做到“宽心养孩子”,更加淡定与平和地面对孩子的一切……

记得,刚上小学一年级时,老大被诊断为轻度多动症,这对我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当时工作很忙,做不到每天半天陪孩子在医院治疗训练。但作为一个学教育的妈妈,经过和医生协商,我选择自己在家给孩子进行训练。

利用玩具、工具在家陪伴孩子一起玩,提高他的专注力、协调力,为此,我自学了感统训练的相关知识。每个星期差不多要花费10个小时,两年之中陪伴孩子完成了近千小时的训练。

那段时间也挺痛苦,不能跟孩子起急,需要耐下心来、耐着性子。在这其间,老二会有失落感,他觉得“为什么妈妈总陪哥哥”,所以我又要去关注他的心理。同时,因为老大不那么漂亮的成绩,我需要面对老师一次次的“请家长”,需要理性而淡定地寻求方法……

一次次努力,等到四年级时,老大的成绩已经能达到中等水平。而老二的成绩一直在第一梯队。

两个孩子的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完全不一样。作为父母,需要发现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发掘他们的潜质和爱好,帮助孩子探寻到未来方向。

老大喜欢艺术、创造性强,我就鼓励他的创新性,他未来想去法国学习与食品设计相关的专业;老二比较沉静,我鼓励他的专注,他逻辑型思维强,现在学校实验做课题研究。

两个孩子总免不了被外人拿来比较,我不愿意一个孩子活在另一个孩子的阴影下。经常会跟他们分析各自的优势及不足,这样孩子就能够理性地去对待自己。

学习是孩子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我不希望孩子不食人间烟火,希望他们能接地气、生活化。他们是家庭的成员之一,要承担家庭的责任,要从小培养韧性。

我们家住六楼,没有电梯。我要是抱着其中一个,另一个肯定也吵着要抱,所以一两岁时候我就带着他们一起爬楼梯。我们边爬边喊口号:“我不累,我坚持!”就这样,坚持了一层又一层……六层很快就爬了上去。从孩子8岁开始,他们就轮流洗碗。包括中考那三天也照常,没有任何例外。

如今,孩子们已上高一,生活自理能力很强,他们还会把普通的菜饭做成色香味俱全的艺术品呢!我始终觉得比分数更重要的是孩子人品、人格的培养。孩子首先要人品好,热爱生活、积极乐观,其次才是学品。因为我想明白了这一点,所以在育儿中能真正做到淡定。

很多孩子上高中后就不愿跟父母一起出去。但周末,我们都会一起出去吃饭、看电影、玩游戏。他俩上初三时,我有一次还开玩笑:“人家到初二都开始叛逆了,我说你俩怎么还不开始叛逆呢?”他俩对视一下,几乎同时说道:“妈你那么好,我为什么要叛逆啊!”

这句话让我特别感动,孩子们对我发自内心地信任。在他们初三学习紧张之时,我也选择一起挑战自我,报考了博士。最终,孩子们中考取得优异成绩,我也考上了博士。这对他俩也是一种激励。

人生的酸甜苦辣,尽在与孩子共同成长的十五年中……养育孩子,是用心陪伴和交流的过程,是彼此欣赏彼此激励的过程。情感上,妈妈要无条件悦纳孩子,并帮助孩子发挥潜能;生活上,有条件地引导孩子,特别是激发男孩对生活的热爱,从小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精神上,做孩子的榜样,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激励孩子,和孩子共成长。

妈妈越是平和淡定,孩子越成长得优秀,亲子关系也更亲密,幸福感也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