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宝宝成长的过程中,感冒发烧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事情。那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不吃药、不打针,也能帮宝宝退烧呢?
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小儿推拿啦,作为中医的一种特色疗法,小儿推拿通过特定的穴位和特定的手法,在比较放松的体验下,就能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让宝宝少受吃药打针的痛苦。
今天,袋鼠麻麻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宝宝感冒发烧后,如何用小儿推拿帮宝宝退热、缓解感冒的不适。
不过,小儿推拿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的,在做推拿之前,你得先了解以下几点:
一、了解感冒发烧的原因
宝宝的正常腋下体温是36~37℃,超过37.2℃就属发烧了。虽然宝宝的症状看起来都是感冒发烧,但背后的原因可能有所不同。
在中医看来,感冒属于一种外感病,是感受了外界的风邪所引起的,也就是老人们经常说的“孩子是受了风,导致了感冒”。风邪,有冷风和热风,所以这感冒也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
怎么区别呢?
风寒感冒:外感风寒所导致的感冒,除了有发烧的症状外,宝宝通常是怕冷的(中医称为恶寒),无汗,鼻塞,流的鼻涕是清鼻涕。冬春季气候较冷,发生风寒感冒的情况较多。
风热感冒:外感风热所导致的感冒,除了发热,宝宝一般不怕冷,还会有微微的出汗,口干,咽喉痛,流的鼻涕也是黄鼻涕。夏季发生风热感冒的情况较多,如从比较冷的空调屋子里出来,到了外面,就很容易感受风热之邪。
有些家长会说,宝宝刚开始流的是清鼻涕,后来又变成了黄鼻涕,是怎么回事呢?这是由于外感风寒以后,没有及时的祛邪外出,导致了寒邪入里化热,所以产生了一些热证的表现。
了解了宝宝感冒发烧的原因,下一步,在正式开始小儿推拿前,我们要了解小儿推拿的基本要求和操作顺序。
二、小儿推拿的基本要求和操作顺序:
1)小儿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概括起来是:轻快、柔和、平稳、着实。
因为宝宝的肌肤非常娇嫩,很容易被擦破,所以操作起来的时候,不能用很大的力气,要求动作一定要轻。
用的力气小了,动作就要快,这样才能在一定的时间内,对穴位造成足够的刺激。比如推法,一般针对成年人的操作频率是120-160次/分钟,而针对小儿,就需要160-200次/分钟。
另外,操作的时候,用的力气要均匀,不能力气一会大、一会小,速度一会快一会慢。只有操作手法规范了,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
2)小儿推拿的操作顺序,是由前到后、由上到下,按顺序依次操,以免遗漏。
通常是先让宝宝取坐位或仰卧位:按照上肢→头面部→胸腹部→下肢前侧的顺序;
然后再让宝宝翻身俯卧:按照枕后颈后→腰背部→下肢后侧→足底的顺序。
如果在操作的时候,宝宝不愿意趴着或者躺着,也可以由家长抱着来操作,总体上是以宝宝舒服为原则。家长也可以用一些小玩具来吸引宝宝的注意力,让宝宝更加配合。
好了,了解了基本的规范要求,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如何通过推拿,来治疗宝宝的感冒发烧。
三、宝宝感冒发烧的推拿穴位和方法
中医认为,宝宝感冒的原因是感受了风邪,邪气侵袭体表,与肺卫相争,而引起发热。怎么理解呢,通俗点说,这个肺卫就相当于人体卫士,来保护宝宝,当风邪入侵时,肺卫奋起抗争,这个激烈的斗争,就引起了宝宝的发热。
所以,宝宝感冒发烧的基本治法是:疏风解表、清退热邪。也就是宝宝把体内入侵的风邪给赶出去,并帮宝宝把烧降下来。
具体操作呢,分为以下这么几步:
第一步:补脾经
不管是风寒还是风热感冒,宝宝之所以会得感冒,还是由于自身体质偏弱,抵抗外邪的能力不足所导致的,通俗点说,也就是宝宝的免疫力比较低,所以要先提升一下宝宝的免疫力。怎么提升呢?先给宝宝补脾经,因为中医认为,脾为小儿的后天之本,通过补脾经,能够健脾胃,补气血(提升宝宝免疫力)。
(在这里提一句,宝宝的手上有很多穴位,中医里面心、肝、脾、肺、肾,五脏所对应的五经,就在手上。如下图:
针对五经的操作,主要分为补法和清法,两者的区别主要是在方向上:从指尖推向指根的方向(向心推),称为补法;由指根推向指尖的方向(离心推),则称为清法。)
脾经位置:拇指桡侧(也就是拇指外侧缘),自指尖至指根处
操作方法:用您的一只手拿着宝宝的手,用另外一只手的拇指螺纹面,由指尖推向指根(向心推),操作:200次
第二步:清肺经
风邪最容易侵袭宝宝的肺,感冒的宝宝一般会出现咳嗽、鼻塞、发热的症状,所以清肺经是很有必要的,能够清肺泻热、化痰止咳。
肺经位置:无名指掌面的末端
操作方法:用您的一只手拿着宝宝的手,用另外一只手的拇指螺纹面,推宝宝无名指掌面的末端,方向:离心推,操作:300 次
第三步:清天河水
清天河水在小儿推拿中,是非常常用的清热手法,能够清热解表,常用于感冒退烧。
天河水位置:在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
操作方法:操作者一手握住宝宝的手,另一手的食中二指,自宝宝的腕横纹推向肘横纹。如果宝宝发烧温度不是很高,可以操作50次左右,如果温度较高,可以操作100次,为加强清热的效果,在推的时候,可以用手指蘸取微凉的温水,作为介质。
第四步:头面部三大手法--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
感冒通常都会有头痛的症状,我们成年人也会有这种体验,如果感觉头痛了,会不自觉的揉揉额头、太阳穴,而这跟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这三个手法推拿穴位所在的位置是差不多的。它们能够疏风解表,止头痛,因此被并成为治疗外感病的三大手法(若再加上揉耳后高骨,则并称为四大手法),通常都是一起用的。
开天门操作:用两手的拇指,由眉心为起点向上交替直推至前发际线,操作次数:50次
推坎宫操作:用两手的拇指,从眉心向两侧眉梢分推,操作次数:50次
揉太阳操作:用中指的指端揉宝宝的太阳穴(太阳穴位置:眉毛后凹陷处),操作次数:50次
第五步:推天柱骨
感冒往往会让人有一种颈项痛的感觉,而天柱骨穴能够清热祛痛,通过推天柱骨,能够治疗宝宝的感冒发热和颈项痛。
天柱骨位置: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成一直线
操作方法:让宝宝趴着,或者坐在另一位家长的身上。操作者用拇指或者食中二指的指面,从宝宝颈后发际的正中自上向下直推到大椎穴的位置。大椎在哪里呢?宝宝低头时,颈后会有一个明显的凸起,这里就是“大椎穴”。操作次数:反复推至皮肤潮红。
第六步:拿肩井
操作到最后,我们可以给宝宝拿一拿肩井,给宝宝进行一个放松,可以起到一个宣通气血,发汗解表的作用。
肩井位置: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
操作方法:用拇指与食中二指对称用力,提拿肩部筋肉。操作次数:3~5次
综上呢,这是宝宝感冒发烧时的一些基本的操作。我们还可以根据宝宝的症状,加一些有针对性的穴位:
1)如果宝宝属于风寒感冒,需要发汗,可以掐揉食指与中指、中指与无名指缝隙下的“二扇门穴”。二扇门是发汗的要穴,通过掐揉二扇门,可以起到发汗退热的功效。操作次数:100次
2)如果宝宝比较怕冷,可以加上推三关的操作,起到一个温阳散寒的作用。但如果宝宝是风热感冒,有咽痛、鼻流黄涕等症状,则不适于用此操作。三关穴是位于前臂桡侧,操作的时候,食中二指并拢,自宝宝前臂的腕横纹推至肘横纹处,操作次数:200次左右
3)如果宝宝高热,上面讲过的清天河水的操作手法就有点不够用了,在天河水这个位置,操作方法可以换一下,换成复式手法里的打马过天河,或者引水上天河。
宝宝高烧不退,可以再加上退六腑的操作,六腑穴为大凉要穴,退热功力很强,需要与推三关配合来用,以平衡阴阳,防止大凉大热伤其正气。六腑穴位于前臂尺侧,自肘关节至掌根成一直线。操作方法:食中二指并拢,自宝宝肘关节推至掌根。操作次数视发热程度而定,100~500次
4)如果宝宝鼻塞不透气,可以用复式手法中的黄蜂入洞,起到一个发汗宣肺、通鼻窍的作用。操作方法:左手扶住宝宝的头部,右手食中二指指端揉宝宝鼻孔的下方,操作次数:20~30次
最后提示:
治疗宝宝感冒发烧,推拿手法可以稍重、稍快。推拿过程中,如果宝宝出现了哭闹也不需要太紧张,宝宝的哭闹其实反而有利于发汗和退热。
除了推拿,还要注意对宝宝身体的调适。宝宝发热和退热后恢复期间,不要给宝宝添加没吃过的辅食,更要远离油腻、冷硬的食物,可以吃一些瘦肉粥、软烂面条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等宝宝退热,精神和食欲也好转后再补充营养。其次,要少量、多次的给宝宝增加饮水量,来补充出汗丢失的水分、保持二便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