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熊孩子一闯祸,
我们总能从他们的父母口里听到:
“小孩还小,不懂事!”
为什么我们听到这句话,
总觉得哪里不对?
因为,教养和年龄,
真没关系。
最近,学姐看到一则新闻:
“4岁的女童在饭店因为吵闹,
被大女学生飞踹”。
这是一个“熊孩子”引发的闹剧,
事情是这样子的:
4岁的女童在饭店里大声尖叫,
惹怒了隔壁桌的女大学生并起身“踹”了女童,
女童的妈妈说,女大学生和男朋友吵架,
心情不好,拿她女儿当出气桶,
没想到,饭店的监控录像被放上网,
原来,女大学生只是踹了女童的椅子,
而女童妈妈却撕打女大学生和服务生,
第二天,女大学生站出来认错:
“我没有伤到她,也没有和男朋友吵架,
是因为家人身体不好,发生过因小孩尖叫而送院的情况”。
不管真相是什么,
教养在这场闹剧里,哪一方都没有。
关于“熊孩子”,
知乎将它定义为:一种恐怖且残暴的生物。
学姐在朋友圈问了一下,
就搜集到了这些熊孩子事迹:
在部门聚餐的时候,
熊孩子把纸巾丢进了火锅里,
大家很尴尬,又只好笑笑说:
"没事,捞出来,煮开就好,
大不了换个汤底。"
家长和一俩个同事应和着:
"别计较,她还小。"
过年的时候,
熊孩子趁大人不留意,
把亲戚的化妆品全掏了出来,
口红涂在墙上,
没来得及发火,
孩子妈就说:
"反正你口红很多,还有得用吧?
别计较,他还小。"
在电影院里,
熊孩子被电影的爆炸声吓得大哭,
小脚还不停踢前面的座位,
朋友跟家长说小声点,
家长提高声音反驳,
还没来得及再怼回去,
已经被其他人的嘘声制止。
那片嘘声也在说:
"别计较,他还小。"
说来说去,开脱的理由无非是,
"孩子还小,难免调皮一些
长大了就不会了"
可是年纪和教养有必然联系吗?
人长大了,就一定有教养吗?
去年,演员包贝尔结婚,
柳岩受邀请担任伴娘,
在婚礼现场,
伴郎们集体抱起柳岩,
并做出要抛她下泳池的动作,
让她花容失色、尖叫连连,
本来应该是很喜庆的事情,
却被一堆没教养的大人搞砸了。
而此次事件里的两位大人,
也是典型的“熊大人”!
女大学生管不住自己的脾气,
对一个4岁女童动“脚”!
女童的母亲不仅暴打女大学生,
还连扇了劝架的服务生两巴掌。
事后,还在网络上带节奏,
要求人肉女大学生。
年龄、岁月,的确能让人懂得更多,
但教养,却不是靠多活几年就会有的。
有一次我去电影院,
有个大人把喝完的饮料瓶像投篮一样,
扔向几米外的垃圾桶,
没看有没有投中,直接转身走。
这时,一个男孩跑到垃圾桶边,
把瓶子捡起来,
站在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面前,
回头问在休息区坐着的妈妈:
“我该扔进哪一边?”,
他妈妈告诉他这是可回收的垃圾,
他扔进去后开心地说:
“妈妈,我们可以进去看电影了吗?”
他妈妈指着取票的队伍说:
“妈妈去排队买票”
小男孩点点头然后乖乖跟在后面。
谁说年纪小,不懂事?
明明这孩子比那个“灌篮高手”懂事!
这个经历,让我懂得,
真正和教养有关系的,
是家庭教育还有社会的规则。
在社会学中,
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社会化”,
就是说人们在生活环境中,
学习社会的标准、价值观和期望的过程。
孩子最初的”社会化“环境,
就是在家庭内。
就像一个软件初始化一样,
孩子从父母那边输入了各种行为规则和社会规范,
而且很久都难以抹去。
所以我们才常说,
父母怎么样,孩子就怎么样。
而当他们闯祸后,
他们也会感知到周边环境对他们行为的反应,
如果他们把纸巾丢进火锅,大家说没事;
如果他们把口红涂到地上,大家说没事,
那他们输入的社会规则就是:这样做没什么问题。
对孩子一味的偏袒和宠溺,
只能将小孩子推向更可怕的深渊。
他们眼里的小事,
正一件件影响着小孩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
有一次,学姐去欧洲旅行,
同车的有一对夫妇带着三四岁的小男孩。
当时我就想,这一路好几个小时,
这孩子能坐得住吗?
果不其然,一个小时不到,
小孩开始哭闹,
结果车厢内开始弥漫不满的气氛,
孩子的父母也很自然地说sorry,
然后给孩子塞上了安抚奶嘴,
小朋友很快就安静下来了。
后半程,坐在旁边的旅客,
还贡献出自己的杂志,
跟小孩一起玩了一会儿。
然而在国内类似的情况,
乘客恐怕多数默默忍受,
好像指责一句就不近人情,
父母也不太觉得羞愧,
就像朋友在电影院里的经历那样。
那一刻,我感觉到了,
"我可以理解,但我不接受",
“我生气,我表达,但我想办法解决”
这样的理性,是最可贵的社会教养。
曾经和一个新晋爸爸聊天,
他说,自己以前非常烦熊孩子,
但是有了孩子后,突然理解到,
孩子的破坏力,
是因为他们有无限的精力和探索力,
孩子容易哭闹,
是因为他们的注意力就是没有成年人集中,
表达方式,也还没来得及学习到位,
这是他们的生理特性。
所以,每次带孩子出门,
他会像那对外国夫妇,
带上可以安抚孩子情绪、分散注意力的物品,
他还会精心选择适合孩子心性的活动和场所,
好玩、安全是最重要的。
“带幼儿去看恐怖片的、动作片的,
带不到6岁的小孩去看大人都看不懂的艺术展的,
都属于想不开的父母。”
如果孩子在公共场合撒泼,
他会把孩子带到外面,
先安抚情绪,再耐心说理。
比起一味的嫌弃孩子或者纵容孩子,
发自内心地理解孩子的特性,
然后去疏导他们,
这是作为父母和社会人,
最体贴的教养。
在德国,
社会会配备专属于孩子的设施,
在餐厅,诊所包括银行,
常看到让孩子们安静看书、画画的角落或房间,
展览,会为儿童做导览专场。
在这些场所里,
每个孩子都玩得不亦乐乎,
如果孩子太吵闹,
父母也不阻止的话,
周围的人就会提出来,
给父母“补课”。
社会上的组织也会邀请孩子参加各种活动,
鼓励并帮助孩子把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坚持下去。
国内的大多数公共设施,
都是以成人的尺度和习惯设计的。
小孩子们的需求,常常被忽略。
如果给孩子留有足够的空间和自由,
当孩子们有了发泄精力的地方,
或许也不会有那么多熊孩子。
公共设施设计平等对待孩子和成人,
这也是一种社会教养。
关于熊孩子,
大家还经常听到的一种论调是,
”当妈了你就知道了“!
这句话听上去好无奈,
就好像完全没有解决办法一样,
这其实是作为大人的一种”熊“。
有一个常见的教养模型,
在这个模型里,父母教养方式归纳为两个维度:
其一是父母对待孩子的情感态度;
其二是父母对孩子的控制程度。
最理想的状态是,
在情感的维度里,家长以积极肯定、耐心的态度对待孩子,
同时,在控制程度里,家长为孩子制定较高的标准,
并要求他们努力达到要求。
这样的孩子常常会觉得心情愉悦,有被关爱的幸福,
同时又会有很好的道德感;
前面提到的,在电影院好好丢垃圾、排队的孩子,
就是这一类。
而最糟糕的状态莫过于,
在情感维度里,家长以消极、排斥的态度对待孩子,
同时,控制程度里,又是低标准、纵容的。
这么”熊"的父母,
最后的结果就是熊孩子、熊大人无疑。
“等你当妈了,你就知道了”,
就好像当了妈妈之后,
社会道德准则就会变一样。
这个黑锅,“妈妈”这二字可不背。
大家当了妈,结果也只会是“更理解,但还是不接受”。
人人都幼小过,
人人都有情绪控制不住的时候,
人人都有因为好奇心,
不小心闯祸的时候。
如果我们遇到熊孩子,
动手动脚,出言不逊,
那你的教养,也被挤到墙角了。
很多父母总是拿”孩子年纪小“当借口,
掩盖无理取闹、没有教养的事实。
因为年纪小,所以可以破坏,
因为年纪小,所以可以放肆,
但你不知道,你在告诉孩子,
教养是个好东西,但你可以没有。
孩子,美好得像天使,
但有教养的孩子和大人,
其实都可以是天使。
你有被熊孩子坑过的经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