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的豆豆跟着妈妈在外面吃饭,餐厅的一角有个小游乐场,豆豆开心地跑去玩。刚玩了几下滑梯,他就被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堵住了滑梯口。
小女孩大声喊叫着:这个滑梯是我们过家家的厨房!你不能进去!还指挥其他小孩子:快!大家都来堵住!几个小孩子赶忙堵住了滑梯口,一个个叉着腰,嘴里还大声嚷嚷着:对,你不能进来!你进来我们就没有厨房了!
豆豆被这个阵势吓坏了,“哇”地一声大哭起来。妈妈闻声而来,又心疼又气愤:“别哭了!你一男孩子被人欺负了就知道哭,多没出息啊!”
妈妈拉着豆豆要走:“好了好了别哭了,咱不跟他们玩了。”可豆豆非但不走,还越哭越伤心,越哭越大声,怎么都哄不住。
你想方设法让孩子不要哭,他却越哭越起劲
这样的情景真是太常见了。
一看到孩子哭,有的妈妈会埋怨,比如“就知道哭,哭有什么用!”
有的会否定,比如“这有什么好哭的?”
有的会恐吓,比如“再哭妈妈就把你扔这儿不管了啊!”
有的会讲道理,比如“妈妈告诉你啊,你这样做是不对的,因为……”
有的会鼓励孩子坚强,比如“要坚强,做个男子汉!”
但总有那么一个前提:“不要哭!”
原来,软硬兼施、千方百计,都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那就是:制止孩子哭!
人们总认为,先止哭,然后才能解决问题。而实际上呢?
有的孩子往往越是制止,越是抽抽搭搭哭个不停;
有的孩子学会了压抑自己的感情,变得谨小慎微、畏首畏尾;
有的孩子学会了利用父母的妥协,把哭泣变为威胁父母的武器。
因此,仅仅劝停孩子哭泣的行为,而不追寻他情绪上的需要,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反而会造成不良的影响,更会错失教育的良机。
哭闹的孩子,通常只是想要被理解
哭,对小孩来说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对于那些爱哭的孩子,哭只是个表象,其内在是想让父母安慰自己、同情自己等的依赖心理。一个哭泣的孩子,通常首要的需求就是被理解。
因此,当孩子哭泣时,大人首先要关心的是接纳他或愤怒或伤心的负面情绪,表示同情和理解,并把这个信息传达给孩子。
面对无法清楚表达自己情绪的小宝宝,最好的办法就是冷静地抱着他,让他明白可以哭,而且我在身边保护你。很多人以为对孩子的哭泣回应需要“延迟满足”,但事实证明,母亲及时地相应婴儿的哭泣,会使孩子哭得更少、语言和沟通发展得更好。
同样地,父母可以用“膝盖摔破了一定很疼吧”“从秋千上摔下来一定很可怕吧”这样的具有同理心、帮助孩子辨识情绪的话语,代替“都是它把宝宝绊倒的,我们去踩它出气”,或者“不哭不哭,妈妈给你看个有意思的东西”。
而面对3-6岁年龄段、具备一定语言表达能力的宝宝,我们可以这样跟孩子说:“你看起来有点儿难过,出什么事了?”“喔,我明白了,原来是这样啊!我理解你为什么哭,他们不让你玩滑梯一定觉得很伤心、很委屈吧?”
当孩子感到被理解了,他们就会更愿意听我们的建议。同理心就是这样有奇迹般的作用,能让孩子瞬间平静下来。而家长明确地以“伤心、委屈”的字眼命名孩子的情绪并反馈给孩子,则更能协助孩子辨识自己的情绪,这对孩子的情商培养至关重要。
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经常用“你是不是不开心了?”“你要是感到委屈……”“难过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等话语来帮助孩子辨识自己的情绪,并教会孩子妥善处理负面情绪。
接纳他的负面情绪,把哭的权利还给孩子
动画电影《头脑特工队》里把人类的五种主要情绪化为5个情绪小人,通过一系列充满想象力的故事情节,讲出了一个简单质朴的道理:
我们总是渴望欢乐抵抗悲伤,赞扬乐观嘲弄消极,但很多时候,恰恰是生命中的负面情绪给我们力量——悲伤让我们变得深刻,恐惧让我们未雨绸缪,愤怒让我们划出底线,厌恶阻挡我们失去自我。
无论是哭,还是其他负面情绪,都是我们生命体验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即使作为成年人,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不会害怕退缩吗?
当我们遇到打击时,不会沮丧难过吗?
当我们的愿望没有满足、目标没有实现时,不会悲伤吗?
当别人强迫自己、伤害自己的时候,我们不会愤怒吗?
当压力太大、心烦意乱的时候,我们不想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场吗?
……
因此面对孩子的哭,我们要接纳情绪,用尊重倾听孩子;我们要宽容理解,用共情取得信任;我们要反馈情绪,让孩子辨识情绪,提高情商;我们要辅助引导,教孩子处理情绪,解决问题。
小说家威廉保罗杨写道:“千万不要给你们眼泪的价值打折。那可以是疗愈之水、欢乐之泉。有时候那是心灵能说出的最好的话。”
成年后,我们故作成熟,笑着告别转身泪流,不禁怀念儿时肆意欢笑肆意哭闹的美好,但为何在我们做了父母之后,便要毫不在意地剥夺孩子的这种美好呢?
所以,请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把哭的权利还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