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面对做错事的孩子,总喜欢说:“你就和你爸爸的脾气性格 一样……”。一些人总是喜欢把孩子性格和情绪归于遗传,认为遗传了家长的特点,才会导致孩子拥有了这样的性格。然而还有很大部分家长觉得后天的影响更大些。那孩子的性格和情绪特点,是遗传还是后天形成的呢?
孩子的性格特点、情绪反应以及与他人、与自己的相处方式都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最初的依恋关系的建立。
依恋理论最初是由英国精神分析师约翰·鲍尔比(Bowlby)提出,他试图理解婴儿与父母相分离后所体验到的强烈苦恼。依恋理论认为,早期的亲子关系的经验形成了人们的“内部工作模式”,这种模式是一种对他人的期望,期望按照自己的方式发展下去,从而决定了人的处世方式。而这种模式在以后的其他关系,特别是孩子成人后亲密关系和婚恋关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早期的亲子依恋质量会对孩子的人格、性格、处事方式、心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0-3岁父母依恋关系的建立是一生依恋关系的基础,这个阶段的孩子就像一张白纸,是我们按照我们的习惯方式,一笔一画用我们的实际行动给孩子填满的,深深地影响着他以后的生活。所以,为了让孩子不在拥有我们的坏习惯,我们就要花很多的精力去与孩子建立亲密、安全的依恋关系。安全的依恋关系是一种情感交流,所以对于家长,要给孩子营造一个爱的环境,这种爱不是溺爱,也不是喜欢用自己的标准拒绝孩子的要求,这些都会让孩子没有安全感,不利于孩子健全人格的发展。
因此,对孩子的爱要有度、有序,这种爱是充满理性和感情的,即要细心呵护,又要张弛有度,让孩子在温暖的爱的环境下成长,逐渐培养孩子对人的信任感和独立自主的能力。不能像我们父辈那样任其发展,也不能像父辈那样把一切问题都推给“遗传”,而是要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