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问“为什么”时, 你怎么回答才叫满分答案?

作者:亲子的育儿宝典 06-26阅读:1838次

孩子为什么总是喜欢问为什么?相信不少父母都在纠结。不过,这也在表明孩子正在主动的学习,面对孩子稀奇古怪的问题,家长要怎样回答才是最好呢?

“为什么火车要在铁轨上跑?”

“为什么鱼要在水中游?”

“冬天河水为什么会结冰?”

”为什么天会下雨?“

“为什么糖是甜的?”

”为什么要好好学习?“

......

为什么?为什么?

无数个为什么迎面而来,面对孩子天马行空的问题,作为父母到底应该如何回答呢?

孩子总有问不完的为什么

年幼的孩子们有着极大的好奇心,他们会以敬畏的态度看待周围的环境,渴望通过感官去接触各种新奇的事物,对不明白的疑惑提问。随着孩子渐渐长大,提问的频率和类型确实会有相应得改变,但孩子们仍保持着极大的求知欲。然而,尤其在早期的几年里,对于孩子的提问真的需要被鼓励、被引领。

孩子爱提问其实也是希望与你交流

根据早前的报告,调查了1000名2-10岁孩童的妈妈们,内容就是典型的日常生活,并且观察孩子的提问情况。结果发现,令人吃惊的是,一天内年幼的孩子问了妈妈228个问题。根据临床心理学家安妮麦克马克的分析,孩子大量的提问是来自于他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周围的点点滴滴对他们来说都充满新奇,孩子渴望了解得更多。

尽管孩子们的“为什么”有时很乏味,他们可能并不是想要一个答案,而是围绕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展开交流。也许,孩子的本意未必是要问“为什么”,只是在他们极小的词汇量里,只能通过这样的方式表达想法,其实他们想说的是:“妈妈,我想和你多聊聊这个。”

不要试图劝阻孩子提问

作为父母,对孩子每天的所有提问一一回答,似乎很难。但是,只要大部分时候,鼓励孩子提问,即便稍后回答,也完全合理。因为孩子们会渐渐明白,爸爸妈妈很忙,或者累了,但并不代表不在乎自己。

如果父母反复劝阻孩子提问,对他们的成长发展则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因为如此变相阻止孩子正常的人际互动,必然带来损害健康的附加风险。当孩子时不时得被阻止提问,他们会变得更倾向于自我保护,封闭自己。

请给予积极的回应

父母可以通过对孩子的问题表现出关注及价值的肯定,进而鼓励孩子提问。这可以体现在父母回答时的语气、音调,对他们说的确实感兴趣。

而不是简单的回复孩子“是”或“不是”。相反,父母应当阐述并提出自己的意见,还可以由此延伸出问题,比如,“这个问题很好,为什么你会觉得是这样呢?”积极的互动,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并且令亲子相处增添趣味。

当孩子鼓起勇气提问,父母乐于回答他们的问题,这对孩子的未来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从生活的点滴当中,扩展孩子的世界观,获得更多的技能,进而对其成长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

问题请分类,不同对策轻松应对

常见的孩子问为什么,有下面两类:

分析:第一类孩子问“为什么”,是在探索世界

对策:陪孩子一起探究为什么,帮助促进孩子智力发展

很多孩子的问题很好玩,问问题是他们探索、了解这个世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每个孩子都有问问题的权利,所以爸爸妈妈一定要尊重孩子的“为什么”。即使孩子问的问题,我们不知道如何回答,起码我们可以做到诚实。告诉孩子我不知道,这不丢脸。同时可以引导孩子去查阅资料、去观察,鼓励孩子求证。或者为孩子准备一套好的百科全书。

从心理学角度看,当你面对一个爱问“为什么”的孩子时,你应该感到高兴,因为这意味着孩子进入了智力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孩子有这些发展的需求,满足他们是做父母的责任。若我们在这个时候能充分给予孩子各种条件、各种刺激、各种知识,孩子的学习和吸收能力将会是惊人的。孩子智力发展的五个核心要素: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和创新的思维力,这些核心的要素,实际上在问“为什么”的过程中,就都完成了。

孩子的问题,你若知道,就回答。若不知道,就亮明态度:“我不知道,但我可以跟你一起去找答案。”还有时候,你也可以对孩子发问的行为表示赞赏,比如和孩子说:“我觉得你的问题特别好,那么你觉得这个问题是什么原因呢?”如此把问题抛给孩子,尤其是三岁以上的孩子,让他通过自己的小脑瓜来解决这个问题,也是激发孩子思考的一种方式。

分析:第二类孩子问“为什么”,是需要了解正在进行中的事情,获得自主权和力量感

对策:给孩子立“规则”前,先讲清楚原因,再执行

心理咨询中最常见的一类来访者,幼时在家里就是“乖孩子”形象。这些乖孩子一开始也许会养起来很顺利,但是随着学习越来越需要思考能力和应用力时,孩子的思维就逐渐跟不上了。不只是学习成绩,在生活中也会出现各种问题。没有养成独立思考习惯的孩子,最后很容易受到思维的限制。

生活中很常见孩子问出的类似上述案例的“为什么”:“妈妈,为什么这个规则是这样的;妈妈,为什么我晚上不能吃糖;妈妈,为什么我不能看电视……”这其实是孩子在对父母所立的规则、对正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的探究,背后的心理语言则是:我需要弄明白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我需要掌控我自己的生活,我需要感受到自己的力量。

这种情况,就需要我们提前跟孩子讲明原因,然后再设立规则。

若你在给孩子定规矩的时候,被孩子的“为什么”给问倒了,那么我的建议就是:当你再跟孩子讲规则时,先讲好原因,并且要从孩子亲身经历过的体验出发,去跟她讲这个原因,然后再去制定规则,孩子就会更容易遵从了。

需要提醒的是:规则是可以调整的

孩子就“规则”问题问为什么的时候,往往也就意味着亲子间的对抗开始了。若父母太严厉,或者过于执着于“规则”,有可能适得其反。

孩子的发展都有阶段性。所以,除了一些原则上的问题,譬如说晚上睡觉前刷了牙就不能再吃东西了,像这种规则我们是不破坏的,很多规则我们是可以更改,可以调整的。孩子并不会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一次破坏了规矩,以后次次都破坏规矩。这种考量,爸爸妈妈还是得根据孩子自身的一些特点,孩子给你提出的要求,以及你给孩子定下的规则之间,去做一个权衡,目的只是为了让孩子快乐成长。

总之,当你面对一个“为什么”的孩子时,千万不要愁,实际上这是值得高兴的一件事情,因为这至少说明孩子在快速发展。给他知识,给他陪伴,并享受过程中的快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