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张的高考终于结束了,各地开始陆续放出分数,一家欢喜一家愁,有些平时刻苦学习的孩子,可能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而有些平时看起来吊儿郎当,一边学习一边玩的孩子,却考上了理想的学府。
别以为这只是侥幸,其实里面有大学问。那些边玩边学习的孩子的学习效率,才是我们应该研究和学习的对象。
1
前几天带着睿睿去大表姐家玩,其实也是想让睿睿向表姐儿子欢欢取取经,看看期末考试还能提高几分不。
欢欢比睿睿高几个年级,成绩一直班级第一,是那种特别聪明的孩子,不仅会学习,还会玩。
当天,睿睿问欢欢:“哥哥,你能教我几个考试的小诀窍吗?”欢欢一脸轻松地说道:“哪有什么诀窍啊!就是该吃吃该玩玩该学学,别给自己太大压力,考试前复习太多也不见得是好事,看得再多也不如记得多,记得牢,这是我爸告诉我的。”
说起欢欢爸,当年也是个有名的“天才”。课上到一半就睡觉,平时花在玩上的时间比学习还多,临考试前还照样看课外书,和同学一起踢足球。等成绩下来一看,照样第一名。大家都说他是天生聪明,一般人比不了,但欢爸自己的说法却是:我学习的时候认真学,玩的时候当然也要认真玩喽。
欢爸特别不赞成孩子“死学”,觉得不仅苦了孩子,还耽误了孩子见识世界的时间。他认为,学习和玩耍交替进行,才能学得多、忘得少。
2
“死学”是在做无用功
有些孩子,学习非常用功,平时没别的消遣,甚至同学叫他都不出去玩,有时候学习学到后半夜,睡眠时间少得可怜。而这样的孩子,通常才是家长们眼中认学的好孩子。
没错,这些孩子中的一些人,确实在付出努力后得到了回报——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看到孩子大大的黑眼圈和眼睛里的红血丝,以及日渐瘦弱的小身板,家长是不是也应该想一想,值得吗?这种以消耗孩子身体为前提的学习方法,真的值得提倡吗?
研究表明:当一个孩子在学习后玩一会儿,他的记忆率在8小时后将下降到10%;如果一个孩子一直学习,中间没有玩乐(休息)时间,甚至剥夺了部分睡眠时间来进行学习的话,那么他的记忆率会接近0%,也就是说,这个孩子不管学到多晚,学了多少东西,始终在做无用功,效率是非常可怜的。不仅累坏了身体,学习也不怎么样,最终将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和自信。
家长必读特聘讲师,美国正面管教资质讲师陈绮老师说:家长要明白,孩子真正需要的,是“头悬梁锥刺股”的学习精神,而不是那样的行动。用最认真的态度,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才是高效学习的表现。
3
孩子学习、玩耍、睡觉三者的顺序对记忆的影响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两位心理学家J.G.Jenkins 和K.M.Dallenbach有一个经典的“记忆和学习”的实验。他们把一些孩子分成A,B两组,同时让这些孩子学习同一组单词,然后让A组孩子在学习后睡觉8个小时,让B组孩子学习后继续玩耍,等A组孩子醒来后,将两组孩子的学习成果进行对比发现,A组孩子对单词的记忆比B组孩子好很多。也就是说,学习后经过睡眠的孩子记忆力更好。
实验结果表明:一个孩子学习之后先玩再睡,相比孩子学习之后立即睡觉,睡醒后再玩,记忆率会低很多。
还有数据表明,当一个孩子学习后立即睡觉,这个孩子对学习的记忆率将始终维持在50%左右,而如果孩子学习完之后继续玩耍一会儿再睡觉,他对学习的记忆率在8小时后将掉到10%以下。
所以很明显,孩子最好先学习,接着睡觉,睡醒了再玩,这样的顺序才比较有利于记忆。
4
分散学习效率更高
分散学习,其实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劳逸结合,在孩子认真学习一段时间后,如20——30分钟,就休息一会儿再接着学。这样孩子的学习精力会更加旺盛,学习兴趣更浓,从而注意力更集中,比连续学习的效率会更高。
有些妈妈可能会担心,如果让孩子学一会儿歇一会儿,还怎么集中注意力啊?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的休息不是玩,可以让孩子闭眼眯一会儿,也可以望望窗外缓解一下眼疲劳,甚至可以什么都不做,就干发呆。
一味地输入知识,只会让孩子对知识产生排斥,劳逸结合,分散学习,才能帮助孩子装进更多的知识。
所以,结合以上全部的实验结果,孩子放学后最佳的学习安排就是:先学习,休息一会儿,再学习,再休息一会儿……最后学习一会儿就直接睡觉,睡醒了再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