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宝宝早期发育当中,我们会发现有某一些方面会存在比较明显的个体差异性,有时候身边的家长一比较就会觉得自己的孩子落后了,非常的担心,想着是不是需要做出一些补救措施,让孩子赶紧发育,能够跟上其他宝宝的水平。以下这些方面,即使孩子本身是正常的情况下,也会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性,晚了一些不一定就是孩子不正常或者孩子落后。
(一)大运动——爬、站、走
大运动种抬头、坐、翻身这些动作,大多数的宝宝几乎都是在月龄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就学会了这些大运动技能,所以在宝宝发育的初期,正常的宝宝之间几乎看不出差距,但是不少的宝宝从爬、站、走这几项大运动技能就拉开了差距,相差两三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
有的家长就会想着孩子是不是发育晚了,甚至胡思乱想孩子有什么问题,别在小孩都已经开始满地爬、满地走了,但是自己的孩子还停留不会爬,越想越担心。
其实半岁以后宝宝的一些大运动技能,很受宝宝的身体状况影响,宝宝半岁以后从母体里面带出来的抵抗力慢慢的消失,所以半岁以后的宝宝很容易生病,在生病过程当中,宝宝乏力、精神不足或者生病导致营养不良的情况下,都可能会影响宝宝大运动的发展,宝宝因为身体不适加上力量不够,腿部发软的情况下,刚好爬、站、走需要腿部用力,就会变得困难,出现宝宝不愿意做或者做不好。所以如果宝宝生病刚好的那一段时间大运动发展得慢一些是属于正常的现象。
另外,有的宝宝可能营养不是特别好的情况下,肌肉、骨骼没有得到强化,爬、站、走也会稍微慢一点点。改善营养以后宝宝的大运动能力也会有所改善。冬天宝宝衣服穿得多,也会影响和腿部相关的大运动发展,显示不出宝宝“该有的实力”。
如果宝宝身体健康的情况下,爬、站、走这几项大运动技能慢3-5个月也无需过度担心,毕竟也还在正常范围内。
(二)长牙
有的宝宝大概在几个月的时候就长牙了,有的宝宝却到一岁多以后才长牙。家长看着宝宝的牙齿迟迟未长出来,不由自主的担心起来。想着各种补钙的方法让孩子快点长牙,让宝宝晒太阳、给宝宝添加钙剂。
宝宝长牙齿,这一项是个体差异性最明显的。大多数宝宝除了牙齿长出的次序是几乎一致,但长出牙齿的时间却区别很大,宝宝长第一颗牙的时间,最早大约在6~7个月,有的更早的在4~5个月就有长牙症状,晚的大约1岁左右,正常宝宝最早与最晚长牙中间有半年时间的跨度。长牙的时间主要受遗传因素影响,早产和体重较低的宝宝长牙是会稍微慢一些。
长牙晚了也不必过于担心,因为大多数的孩子的牙齿都会自然而然慢慢的长出来,家长需要做的就是慢慢的等待。即使是轻微缺钙的孩子,他们也会很顺利的长出牙齿。家长不要因为孩子长牙晚就盲目补钙,这对宝宝是没有好处的。
(三)说话
身边的宝宝最早开口说话的,可能七八个月都开始有一些音节了,能够模仿发出一些简单的声音,这些发音早的宝宝可能到周岁的时候就已经能够应人、物叫“爸”“妈妈”“奶”。
也有的宝宝可能到一岁多甚至两岁的时候说话还比较少、甚至没有。
在孩子认知理解能力、与人互动正常的情况下,也会有说话晚的时候,这是为什么呢?一是跟他们吃辅食质感有关系,吃辅食以后,宝宝的下颌、嘴唇、舌头也运动得多,有利于宝宝探索发音。有的宝宝一岁多以后辅食仍然吃得过于精细,对他们来说下颌、唇、舌缺少了锻炼的机会,这也可能导致他们发音会比较晚一些,但这是一个比较正常的现象,随着年龄的增加,吃的东西慢慢的增多,孩子对口腔各部分控制较好就能慢慢说话了。另外,如果家长之间使用不同的语言养育宝宝,和宝宝说着各自的家乡话,导致宝宝语言系统有些混乱,目前只能理解说的这些家乡话是什么意思,但脑子里面还没整理这些语言怎么表达,也会让孩子出现说话晚的现象。
只要宝宝的认知理解能力、与人互动正常,排除了自闭症,即使宝宝说话晚那么一点也没关系。
每个宝宝生长发育大体遵循着相似的规律,如果宝宝其他方面表现正常,家长不用过分担心,也不用和别的发展快的宝宝比较,宝宝的“小宇宙”可能正默默的准备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