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家对孩子的教育投资普遍增加,很多家长越来越重视心理教育。
曾经看过一篇子的文章,内容是一个父亲,让站在椅子上的儿子向下跳,第一次儿子跳下去了,父亲接住了,好啦,和孩子建立信任了,第二次,儿子跳下去了,父亲却没有接住,儿子重重地摔在了地板上。通过这种教育方式,父亲想让儿子知道,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可信的,
当年看到这个文章时,心里感觉这个文章写的真是好,确实社会上有很多人,有一些人是可信的,有一些人却绝对不可信。
当经历了一些人和一些事之后,回过头来看这篇,这种教育方式真的是害人害己。
作为父亲,我跳下来,你接住了我,所以你可信,这可以理解。马上,你又毫无缘由的不接我,让我摔在地板上,我真是一脸懵逼,这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你值不值得我信任完全是看你的心情,你心情好了,可以不接住我,或者你心情不好了,也可以不接住我,让我摔住地板上。你这样是在教育我,有些人不可信。那么当你老了住在医院,要去看你去照顾你,我有一天心情好了,就不想去看你,我心情不好,更不想去看你,你躺在医院需要交费才能进行下一项治疗,你是否后悔当初对我的教育方式?
你的教育方式是不是可以概括为喜怒无常?
为人父母是孩子获得最基础信任的源泉,最应该给孩子培养一个健康的心态,父母是孩子健康生长最基础的土壤,而不是教给他无条件的信任或者不信任。
不同的成人有不同的生活模式,他可信或者不可信已经形成一套模式,对于一个个体来说有时候可信,有时候不可信,是不太成立的。对于孩子来说,最需要辨别的是谁可信,谁不可信,而不是某人现在可信,下一秒就不可信了。大家说对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