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受欺负了, 家长该怎么处理

作者:好妈妈育儿堂 07-03阅读:1266次

一群孩子在一起玩耍,闹矛盾是很常见的事情。小的矛盾让他们情绪不佳,哭哭啼啼,大的矛盾甚至会大打出手。当孩子眼泪汪汪的跟你告状:“妈妈我被欺负了!”这个时候,你会怎么做呢?大都数家长可能会是下面这两种反应:

1.不问青红皂白,直接插手去警告对方或实施惩罚。

2.气自己的孩子没用,鼓励孩子以牙还牙,以暴制暴。

这两种做法都不太恰当。

家长直接插手,会使事态扩大化,不利于解决事情,同时,如果这件事孩子本身也有错,容易养成他是非不分的习惯。另外,由于父母出面保护,久而久之,孩子习惯于依赖父母解决与同伴的冲突,会产生依赖性。

鼓励孩子以牙还牙,如果孩子习惯成自然,可能会演变成小暴徒,渐渐变成施暴者,当然,若孩子没有能力反击,他可能也因此变得更加自卑。

为什么孩子容易被欺负

在知道更好的解决办法之前,我们得先弄明白,为什么有些孩子容易被欺负?一般被欺负的孩子都有以下这些特质。

胆小,害羞。有些孩子在家里很活泼,但是出了家门就变得很安静很害羞。跟人打招呼也小小声甚至不敢说话,往爸爸妈妈身后躲。这样的孩子被欺负是不敢还手的。

特别懂礼貌。因为爸爸妈妈一直以来的教育是“打人不对”,“要做一个文明礼貌的好孩子”,所以懂礼貌的孩子一般在被打后也不会还手,因为他们受到的教育是“不能打人”。

力气小,动作慢。为什么低年级的孩子容易受到高年级的欺负,年纪大的喜欢欺负年纪小的,也是这个原因。欺负人的孩子也是分人的,他们不会挑选人高马大的对手,瘦瘦小小的孩子看起来比较好欺负。

受到过度保护。有的孩子在家里受到全家的关注和保护,一点冒险的行为都不肯让孩子尝试,这会让孩子变得很脆弱,经不起风雨,遇到事情没有解决的能力,只能被动向家长寻求保护。

孩子被欺负,家长应该这么做

1.镇定自己的情绪,安抚孩子,了解情况。家长首先应该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即使有多气愤也不要说出叫孩子去报复他人的话。应心平气和地询问孩子事情的缘由经过,让孩子懂得只有家长了解了发生什么事,才能发表意见,而不是一味地“向着孩子”。

在孩子讲述的过程中,家长不能给予诸如“是他先动手打你的,是吗?”等这些诱导或暗示,而是鼓励孩子做个诚实的人,讲真话。一些家长对于孩子受欺负的事情,会反过来呵责宝宝“没用才会受欺负”,像这样的话语其实无形中给孩子贴上胆小怕事的标签,不利于孩子自尊自信的心理发展。

2.与孩子一起分析问题并想办法。当家长已经清楚了解到事情经过以后,不要只是简单的评判对错,因为对于孩子来说具体的指导更重要。和孩子一起分析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并鼓励孩子想想该怎么办,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比如对于别人无意而造成的伤害,家长和孩子都应持原谅对方的态度,及时给予安慰;如果根源出在自己孩子身上,则应教育孩子要先向对方道歉,并且在日常中应该学会团结同学,待人友善一点;如果责任完全在对方,则鼓励孩子去和对方讲道理,不要以暴力去解决问题。

3.教会孩子寻找支援。有个妈妈说她女儿被坐在后面的小朋友揪辫子。然后这位妈妈就告诉孩子,以后你后桌再揪你的辫子,无论是上课还是下课,你都要大声喊出来:XXX揪我头发了!这样老师和其他小朋友就都会听见,然后就会保护你了。

其实这位妈妈的做法就比较好,女孩子跟男孩子对打往往不会占便宜,而且在上课期间,跟对方吵架打架都会影响老师的上课进度,不如大声的说出自己的理由,捍卫自己的权益。

4.受欺负后勇敢面对。其实,很多调皮的孩子在刚开始欺负别人时,可能只是无意行为。但是,当他发现你不像其他孩子一样会强烈反抗,而是很好欺负后,他就会从这种欺负行为中得到满足,从而得寸进尺,有意欺负你。因此,要让孩子意识到,一味地忍让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助长欺负者的气焰,给自己带来更多的伤害。

告诉孩子,要当着“肇事者”的面,指出他的不对之处。敢于表达自己的不满。用语言表示自己的态度,制止对方的侵犯。教会孩子在必要的时候,给与适当的反击。

5.不惹事,但也别怕事。孩子被打了,要不要马上还手,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打人不对,不能学。如果对方人高马大,下手没轻没重,孩子贸然跟对方打起来,吃亏的终究还是自己,万一出现了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家长可以告诉孩子,离那些喜欢欺负人的孩子远一点。可以不跟粗鲁的,野蛮的孩子一块儿玩。但是也得告诉孩子,事儿来了,不能怕事。告诉孩子,在你觉得有必要的时候可以还手,爸爸妈妈相信你,会站在你这边。

我们还是得告诉孩子,世界不光是童话中的美好,也是有矛盾和冲突的。你可以做一个善良的人,但是善良不等于懦弱,当有人侵犯你的权益,你必须勇敢的保护好自己。

6.鼓励孩子多交朋友。有些家长因为孩子生得弱小,常被人欺负,而限制他与同伴交往或者告诫别的孩子孩子以后别跟他玩。这种做法貌似爱护,实质上是害了孩子。

家长则应该鼓励和孩子多和他人交往,和他人建立友谊。尽可能地给孩子创造交往小伙伴的机会,多让孩子邀小伙伴到家里玩,同时鼓励孩子多到别的小孩家中做客,让孩子在与同伴玩耍中享受快乐的童年,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在交往中学会尊重友爱他人。

孩子总是要长大的,而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会受到各种各样的考验,总有一天他们会离开父母的怀抱。家长们能做的,除了保护,就是教会他们自我保护的本领。这样,孩子才能独立面对外来的挑战,生活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