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J的话
很多人都知道我重新回归校园去读早期儿童教育了,不是什么机构,就是大学的教育学院。因为自己还需要带小D,目前就是选择了几门课程修一下。我选择课程的考虑因素就两点:一个是我欠缺的(比如我之前分享过的画画、音乐等早期艺术启蒙);一个是帮助我梳理的,毕竟我也是第一次当妈妈,也是在摸索中前进,时不时也会出现疑惑,这样到底对不对?有什么我疏漏的吗?
最近,因为要完成一份作业,我阅读了不少研究报告。有个话题非常有意思,就是美国近20年来,做了不少大数据调查,希望可以找出一些规律,成功孩子的父母到底有什么相似性。
有些共性非常明显,比如父母和睦、亲子关系良好等,这些我就不分享了。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大家可能会忽视的事情。希望自己这份阅读笔记也可以让大家对自己正在进行的育儿重点进行一次梳理。毕竟,走在对的跑道上,远比跑多快重要的多。
1、从小教会孩子社交技能
美国宾州和杜克大学进行了一项长达20年的跟踪实验,结果发现,4岁前显现出更好的社交能力、更高的情商的孩子,今后的学历和社会竞争力都会更高。
这个结论本身其实不新鲜,我们成人职场生活都印证了这个结论,但它让我们反思的意义在于,社交技能和情商培养不是等孩子开始上学了才开始的,而是要从小进行启蒙的。
社交能力分为基本互动、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冲突能力。而学龄前的孩子教育中,我们常常会忽视解决冲突能力的培养。孩子打人、被打
被抢玩具、不肯分享玩具等等,一旦出现这些冲突,我们第一反应都是帮忙救火,却从来没想过如何正确处理,教会孩子必备的能力。
参考阅读,戳标题直接看文章->
这4点是孩子社交能力的关键,“小外交家”从这启航(附音频)
打造高情商孩子的关键,恰恰发生在他们难过发脾气之时
想让孩子学会分享,请先允许他们自私(附音频)
3岁内宝宝打人,你管的不对才是大问题
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孩子被打后,家长该怎么做?
2、让孩子尽早参与做家务
很多家长的意识里,做家务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而不是必须的。但有研究发现,越早开始参与做家务的孩子越有责任心。“当我们开始让孩子参与到家务中来,孩子就会认识到,只有自己完成生活中的任务,才能更好地融入生活,真正地开始生活”。
这样的一份认知是非常无价的,现在的孩子什么都不缺,唯独就是忘记了如何生活。不要总觉得孩子还小,其实1岁之后,孩子会爬会走可以听懂简单指令后,就可以让孩子参与到做家务,从扔自己尿布,帮忙把脏衣服放进洗衣桶等开始。越早开始,孩子就越觉得这本该就是自己参与生活的一部分,而家长和孩子都越受益。
参考阅读,戳标题直接看文章->
做家务好处那么多,你的一岁孩子开始了吗?
3、尽早让孩子对数学感兴趣
现在每个家长都认识到从小对孩子进行读绘本的重要性,但大部分家长都忽视了对孩子数学启蒙。美国西北大学曾对35000名小孩进行跟踪研究,发现在学龄前越早开始进行数学启蒙的孩子,今后不仅理科成绩更好,阅读能力也更好。
但这里有个重点就是,数学启蒙,绝对不是数到100、更加不是可以进行算数。这里更加强调的是数理逻辑思维模式的建立,比如学会比较、归类、发现规律等。
参考阅读,戳标题直接看文章->
要么不教,要么背运算口诀|数学启蒙正确打开方式在这
别只满足孩子会数数,这两个能力才是数学启蒙的关键(附音频)
4、教会孩子不怕挫折和失败
这个道理大家似乎都懂,不过现在的科学研究已经更加实际地告诉了我们“到底该怎么做”,这里有两个层面的解读。
首先,父母的心态。现在有这样一个现象,孩子每个大大小小的考试,甚至只是某个演出活动等,很多父母比孩子都紧张。这会对孩子心态的影响非常大,很多时候我们比孩子还要输不起,那又怎能让孩子对于挫折和失败有正确的看法呢?
其次,在日常生活互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模式”,也就是说,让孩子可以明白,人是可以通过努力不断进步提高的,困难的任务和挑战其实就是在帮助我们成长。
参考阅读,戳标题直接看文章->
成长型思维|当年一本落榜教会我的育儿道理,潜力是这个意思
Grit|比天赋智商更重要,美国人最希望自己孩子拥有的品质
经不起挫折的孩子,小时候父母肯定没做这三步
5、父母,尤其母亲的焦虑水平要低
现在都在强调,早期的亲子关系对孩子今后发展的重要性。但正因为强调过多,反而无形让很多新手父母感到焦虑。职场父母总是焦虑自己没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全职妈妈总是担心自己做的还不够好。
美国家庭和婚姻杂志做了一次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发现,在孩子幼年时期陪伴的时间多少和今后孩子的成功没有绝对正向联系。相反,父母,尤其是母亲,总陪伴过程中的焦虑和担心,一定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
心理学家对此作了诠释,说这叫做“情绪传染”,也就是说,父母乐观积极的,孩子也会更加乐观积极。父母总是疲惫不堪、焦虑不安、易暴易怒,那孩子也会容易变成这样,从而影响他们今后的发展。
因此,拥有平和心态的父母最重要,陪伴孩子,走心比走形更重要。
这五点是我当时读完印象最深刻的。虽然大部分我都在做,但再次让我明确,学术成绩不该是我们育儿追求的目标,而是当我们做好“育儿”这件事后自然而然的产物。
培养独立负责的社会人,打造逻辑清晰的思辨能力,父母先做好自己,这三点才是我们育儿目标的重中之重。
我的第二本书《跟美国幼儿园老师学早教》开始预售了。这本书大部分话题都适用于2~6岁的学龄前孩子,包含11大领域:幼儿园选择、早期教育、性格培养、情商教育、社交能力、习惯培养、亲子游戏、性教育启蒙、亲子沟通、爱与规则、父母成长。
预售期间,当当网独家推出优惠价29.80元(原价48元),同时还能获赠一本精美有声书小册子《听大J讲早教》,该小册子只在预售期间送出。
参考资料:
http://ajph.aphapublications.org/doi/abs/10.2105/AJPH.2015.302630
http://www.northwestern.edu/newscenter/stories/2007/11/dunca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