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10点了,熊孩子们仍然精神抖擞,他们义正言辞地对妈妈说“我不想睡觉!”、“我不困,为什么要睡觉?”或者“妈妈,你不能强迫我做不愿意的事情。”请看下面的对话:

对话一:
妈妈:该睡觉了。
孩子:我不想睡觉。
妈妈:你为什么不想睡觉?
孩子:因为我不困。
妈妈:这么晚了,怎么能不困呢?
孩子:真的不困,妈妈,我再玩儿5分钟好吗?求求你了。
妈妈:好吧。最后五分钟。
妈妈的问题:马上睡觉这件事情并没有商量的余地,所以没必要去问及原因。妈妈最后的妥协也会让孩子以后的入睡变得困难。

对话二:
妈妈:该睡觉了。
孩子:我不想睡觉。
妈妈:多晚了,还不睡,必须去睡觉。
孩子:你干嘛总强迫我?
妈妈(很凶的):别废话,赶紧上床。
孩子:……可能是大哭……
妈妈的问题:妈妈没有给商量的余地,但是却对孩子发了脾气,强迫的态度没有让孩子理解睡觉这件事情的必要性,以及妈妈生气的原因。

对话三:
妈妈:该睡觉了。
孩子:我不想睡觉。
妈妈:你觉得我为什么让你现在必须去睡觉?
孩子:我不知道,反正我不想睡。
妈妈:如果你现在不睡,一直玩儿到你想睡再睡,可能会发生什么?
孩子:明天早上可能起不来。
妈妈:如果明天早上起不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
孩子:会被妈妈叫醒,还有可能上幼儿园就会迟到。
妈妈:如果你早不想起床,但是被妈妈叫醒,你会有什么感觉?
孩子:感觉很糟糕。
妈妈:那么妈妈现在让你去睡觉是合适的吗?
孩子:是的。
专家的建议:妈妈引导孩子深刻理解睡觉这件事情的逻辑,让他自觉地形成一个好的习惯。)

家长与孩子之间冲突的对话原则
1. 让孩子理解你对问题的感受。
孩子需要知道:你为什么让他们做这件事,为什么不能总是马上满足他们的愿望,以及当他们不听话或者拒绝你的要求时,你为什么会生气。
不要直接告诉他们你有什么感受,要引导他们考虑并说出你的感受。可以问这样一些问题:“你觉得我为什么不给你买这个玩具?”或者“当你把玩具撒一地并且不收拾干净,你觉得我为什么会生气?”
2. 循序渐进,让孩子明白事情的目标与途径。
有的时候,我们需要和孩子商议,但有的时候,我们对孩子教育的目标是没有商量的。我们可以允许孩子思考如何在一定的范围内、能有一定的自由去实现某个既定目标,但是目标没有商量的余地。
比如,在孩子把玩具搞得乱七八糟的时候,你希望孩子收拾玩具,是否要收拾就不是一个问题,怎样收拾才是问题。你可以问孩子,是愿意先把积木装盒,还是把娃娃放到小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