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能力会飞得高,但有教养才会飞得远

作者:北大公学家庭教育 01-29阅读:4564次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类心灵的花园中,最质朴、最美丽和最平凡的花朵就是人的教养。教养好像阳光,带给人温暖和幸福,赢得人的认可和尊重。良好的教养是一个人立足的根本。对于父母而言,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便是让孩子拥有良好的教养。

01

最近,在央视新闻网上看到了这样一张照片,一个小男孩和一位中年医生面对面互行鞠躬礼,画面单纯而美好感动了很多人。

原来这个男孩叫军军,今年才3岁,因高烧不退被父母送入医院治疗,入院时意识模糊,四肢抽搐,牙关紧闭。

接诊的正是画面里的杨惠琴医生,她迅速将孩子放在治疗床上,把他的头偏向一侧,并撬开其牙关,将自己的手指伸了进去,以防孩子的牙齿咬伤舌头。

随后,对孩子进行了退热、镇静等一系列治疗。

半小时后,杨医生的手指被咬得发麻,但军军的病情好转了。

两天后,军军到医院复查,父母告诉军军,他的病是由杨医生治好的,示意孩子向杨医生表示感谢。

没想到,军军用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方式表达感谢,那就是一个深深的鞠躬,杨医生被孩子的可爱和真诚感动,也随即弯下腰来,行鞠躬答谢礼。

02

无独有偶, 有张百年老照片, 照片中一位身穿长衫的小孩与一位头戴礼帽身穿西装的洋人互相鞠躬。

据流传下来的说法是这样的, 时任广济医院(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院长的英国人梅腾更在查房的时候,面对突如其来的小患者鞠躬致谢,梅医生也深深地鞠躬回礼。

是什么让中外两位医生都向小患者鞠躬回礼?为什么我们会被这两幅照片感动?

因为从孩子的身上折射出一种光芒,那就是教养。

对于一个三岁的孩童来说,他的一言一行都是从父母身上学习到的,如果不是父母曾在他眼前示范过,他绝不会知道除了说“谢谢”,还有另一种更好的方式可以表达感恩,那就是鞠躬。

03

日本思想家池田大作说:“教养,就是圆满的人格。

当今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化的开放社会,随着外来文化的涌入,新时代的父母更加愿意尊重孩子的个性,意在解放他们的思想,让他们获得自由。

这本无可厚非,但是也有很多家长走入了误区,拿孩子的顽劣当聪明,将他们的出格行为单纯解释为活跃和外向,却不知,这一切其实已经背离了教养的轨道。

而父母的解释和掩护,正在悄悄使孩子成为在人群里不受欢迎的人。

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孩子更优秀,更出色,但是往往忽略了,教育的根本,是要先育人。

正如俞敏洪所说,成长远比成功更重要,培养孩子如同种树,只有先在根上先滋养他,然后以品德之养分来灌溉,孩子就能长得枝叶繁茂,离阳光更近一些。

有能力者飞得高,有教养者才飞得远。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和发展,社会主流价值观是不变的,有教养的人,即便没有太高学识,但无论身处哪里,他总能获得与他的人格相匹配的机会。

日本的企业家稻盛和夫曾说,一个有教养的人,他既肯在岗位上钻研,又愿意将集体利益放在首位,这样的人天然就具备成功的因素。

04

一个人的教养,全在细节处,体现在凡事为他人着想,事事给自己尊重。

毕淑敏说:有教养的人内心装着一个温暖的春天。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让孩子成为有教养的人。

央视曾经拍过一部纪录片《镜子》,其中有一句孩子的自白叫人难以忘记:我是一面镜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实于父母,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心,与他们是多么的相似。

父母的修养,就预示着孩子以后的教养。有良好家风的孩子长大后即使不成才,也必然成人。就算不会功成名就,也必然会收获一个幸福、豁达的人生。

父母的每一份用心付出、言行举止、思想观念就是孩子前行路上的路标和灯塔,你现在的行为教养就是孩子的未来和远方。

05

金星曾提到自己的育儿标准:孩子走向社会不招人讨厌就行。“我对子女成长教育的标准是:有一天走向社会,这三个娃不叫人讨厌就行。孩子走入社会招人厌烦,是真正失败在起跑线上了。

那么,要想培养一个有教养的孩子,有两个特别关键的前提要问一下自己:

  • 作为家长,这些事儿你自己做到了吗?
  • 你希望孩子尊重别人、尊重环境,那你尊重他了吗?

教育的本质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教养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想要孩子变成一个有教养的人,父母首先也是最重要要做的事是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有教养的人内心装着一个温暖的春天,愿你我都能做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