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顾之痕(富书签约作者)
01
学心理学以前,我认识了一个人,这个人留给我的印象是——戾气太重。
和他认识没多久,就听他抱怨父母对自己的控制,还总说现在的一切不顺,都是父母当年的行为造成的。
作为局外人,我总觉得他的言行并非这个年龄所该有的。
和友人提起他,友人笑说,他这么大了,还这么不懂事儿,小时候的事情记恨到现在,思来想去,无非是在为自己的不努力与不如意找借口。
我觉得友人说得对,又因平日里与他来往不多,便渐渐忘了这回事。
直到昨天,群里有人转发了一条新闻,说的是一个留学生12年没回家,还拉黑了父母6年。
看完新闻,我正想表达看法,却见群里有人说:“读了那么多书,还是没长大。在漫长的时间下,有什么是不能原谅的?”
我不禁哑然,本想怼她几句,又蓦地想起自己前几年也有这种想法,便不好意思多说什么。
新闻里的留学生针对小时候的记忆,写了上万字来控诉父母对自己的控制。
他说小学时,学校要求统一着装,文艺汇演当日必须穿短裤,可他母亲不由分说地要求他穿长裤。结果,所有人都穿了短裤,只有他成了大家眼中的“异类”。
站在父母的角度来说,这不是什么大事儿,无非就是着装不符合要求,不能参加表演而已,又不影响学业。
包括他列举的其它事情,在很多人,尤其是他父母看来,实在微不足道,所以,当他下最后通牒时,他父亲都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的。
他的父亲甚至想:既然是最后通牒,你总该提出条件吧?
可他没料到的是,这个“最后通牒”竟是儿子与家最后的告别。
他不知道儿子心意已决,这是必然,因为从小到大,他们对儿子的“操控”从未停止。
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怎么想,也不关心他需要什么,他们只在乎自己怎么想,并把自己觉得好的,全都塞给孩子。
他们不知道的是,正是他们这么多年来的养育方式,导致了孩子的孤僻、不擅社交。
这位留学生罗列的幼年记忆,涵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就是说,他的一切行为,都受控于父母。在这样的情形下,他又怎么可能拥有社交能力呢?
毕竟社交是两个真实的人相互碰撞,而无法说“不”的他,根本不能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02
我们都经历过这样的时刻,比如天很冷,我们穿得很单薄,父母就会千叮咛万嘱咐地要求我们添衣裳。
如果我们当时的年龄很小,而父母的控制欲又不是很强,他们可能会摸摸我们的手或者后背,看看是不是真的暖和。如果很暖和,他们便放心了。
这样的父母养育出来的孩子,不会觉得父母是在控制,而会觉得这是关心。
若是换成控制型的父母来处理,这件事就会变成——“我觉得你很冷,所以你必须添衣裳”。
于是,我们就会看见,有一些孩子,明明已经满头大汗了,父母还是不让脱衣。
这个时候,父母所看到的,完全不是孩子的感受,而是他们自己的感受。
对控制型的父母来说,他们的惯常模式是这样的:
我自己有一个想法,但我把这个想法投射到孩子身上,认为这是孩子的想法,于是,我为了孩子好,便满足了他的愿望。
有些父母给孩子喂饭就是这样。孩子已经完全吃不下了,可父母偏要追着往孩子嘴里塞,还一直强调“不多吃点,肯定会饿的”。
这句话里反映的信息是,他小时候曾挨过饿,他知道挨饿是什么滋味,所以他为了不让孩子有这种体验,就强行喂饭。
可孩子的感受是——“我已经很饱了,再吃就要撑死了”。
但令人无奈的是,孩子们的表达往往是无效的,因为大人们肯定会说:“你一个小孩子,懂什么?”
婴儿刚出生就会吃奶,吃饱了就会乖乖睡觉,饿了就会大哭,这本是一个生物体最本能的反映。可当他们长大以后,他们说“不冷”,父母却怀疑他们的感受;他们说“不饿”,父母却觉得他们是贪玩不肯吃。
他们永远都看不到孩子真正的感受,他们能看到的,只有自己的感受,并把这种感受强加给孩子。
就像新闻中那个留学生的妈妈,仅仅因为喜欢女孩,就把年幼的儿子打扮成女儿,这还不算,她还要将“男扮女装”的照片给长大后的儿子看,并把他幻想成女儿来说话。
他妈妈的这种控制,可以说是全方位的,因为她连认同儿子的性别都很困难,更别说认同儿子的感受。
03
我曾教过一个高年级的男孩,他孤僻、胆小,见到陌生人时,总是一副担惊受怕的模样。
他妈妈是个控制欲很强的母亲,尤其喜欢控制他的行踪。
培优班在十楼,他每次来,必定是由他妈妈一路护送到我面前。起初上课时间都在周末,所以没什么问题。后来,他上了暑假班,开始每天往培优班跑,她妈妈就决定让他自己上来。
这里的“自己上来”说的是,妈妈护送他到楼下,看着他进电梯,估摸着他已经到了,再跟我打电话确认一遍,看看她这十几岁,长得都快跟她一样高的儿子,是不是安全抵达。
我曾问他:“你是不是住得很远,怎么每次都要妈妈护送?”
他回答说:“不远,从家里过来,只有五六分钟的路程。”
我一惊,想到他瘦骨嶙峋的模样,猜测道:“是你身体不好吗,所以妈妈才这么不放心?”
他说:“不是,我妈妈说现在路上坏人很多,我一个人不安全。”
我大约明白了,他妈妈不停地告诉他世界很可怕,坏人很多,没有熟识的大人在,这个世界就寸步难行。
所以,这个孩子从小就觉得世界很危险,尤其是陌生人,在他眼里简直和豺狼虎豹没什么区别。
在这个过程中,他妈妈把自己对世界的恐惧投射到他身上,继而影响了他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然而,随着他年龄的增大,当他看着同龄的孩子都能三五成群地去逛街,去买东西时,他心中的好奇心也被激活了,可是,他仍旧什么都不能做。
和我熟悉后,他对我说,他最大的梦想,就是一个人去操场上踢球。
因为他妈妈不让他参加过于剧烈的运动,说是怕他受伤。
在他妈妈的控制下,他越来越孤僻,甚至于完全没办法和同龄人交流。
课休时,他总是佝偻着背,一个人呆在角落里,静静地看着别的孩子疯闹,然后露出羡慕的神情。
04
把上述场景和新闻中的留学生联系在一起,就不难想象,这个留学生在童年、少年时期,一定也遭受了这样的控制。
他的父母会制定作息时间,会规定交朋友的界限,会在他想要反抗时拼命阻止。
他们把自己觉得好的一切都给了他,却始终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养出了这么不孝的儿子。
面对他12年未归,断联6年,他们所想的仍是:“为什么老揪着过去不放?”
我相信,他一定无数次尝试过放下。每一个人在面对自己无法承受的痛苦时,都曾试图放下,但有些伤害并不是你想放就能放的。
想想自己,也许就在前一天,前一年,甚至前半辈子,留下了那么一个伤口,始终如鲠在喉。这个时候别人对你说“你为什么不放下”,你会如何回答?
他的逃离,并非源自对父母的恨,而是源自内心对控制的恐惧。
当他回到家,他就会再次体验到被父母操控的感觉,和幼年时不同的是,他现在拥有了反抗的能力。
可是,如果他反抗,那就意味着,他连父母对自己好的那部分也抹掉了。所以,逃避,不回家成了他最后的选择。
心理学老师说,每个孩子学会说话时,最可贵的字是——“不”。
当孩子懂得说“不”时,就表示他已经明白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而他要通过这个“不”来跟自己的养育者划分一条界限,从而建立合适的自我边界,这是他拥有健全人格,发展健康社会关系的基础。
当父母通过控制剥夺了孩子说“不”的权利时,孩子就没办法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随着年龄的增长,即便孩子意识到自己拥有力量,可以自己说了算,也没办法改变这种行为模式。
因为人格层面的问题,都藏在潜意识里,而这个潜意识的形成,起源于早期父母和孩子的相处模式。
一位我很喜欢的心理咨询师说:“最好的期待,是我相信你。”
这个相信,是我认同你的感受,并相信你有自己选择的能力。
尤其当孩子说“不”时,身为父母,应该静下心来,听一听孩子最真实的感受。
因为只有藏在“不”字后面的,才是孩子的想法。
优秀的父母,能觉察到孩子真正的需求,并给他自我选择的空间,尤其在孩子说“不”时,他们感受到的不是拒绝,而是孩子人格层面的健康成长。
作者简介:顾之痕,曾用名雪之夏,富书签约作者,一个爱写小说的奥数老师,部分小说收录于《无需讨好他人,只做最好的自己》,在现实与梦想的夹缝中生存,爱摄影,爱画画,用经济学的角度看世界,用心理学的视角看人心,简书@顾之痕2008。本文首发爸妈内参(ID:shenduwenh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