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小白
编辑:豆豆菲
生活中充满了各种争论,小到晚上吃什么,大到国家政策,只要人们的观点不一致,争论就会出现。如果争论双方都能阐明自己的观点,说明理由,并且耐心倾听对方的观点,即使无法说服对方,也能在争论中获取新知识、新想法,促进问题解决。可惜有的时候,人们听不进对方的观点,争论也有可能变成争吵。
当一个孩子发现别人和自己看法不一致时,他会不会接受这种不同的看法呢?
结果可能取决于这是谁说的,以及说的是不是有道理。不少研究发现,儿童更加相信有权威的人、相关领域的专家和自己的家长所说的话。如果信息提供者很有自信,信息的内容和孩子之前的认识一致,或者信息提供者给出了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儿童也更有可能相信他。
为了确定解释的充分性是否真的影响孩子从一个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身上获取信息,研究者进行了一项实验。
实验用到的材料是一组合成图片。
如果让你回答它们都是什么,你会怎么说呢?
事实上,这些图片都是由两种东西组合而成的,a-d分别是鸟-鱼、勺子-钥匙、兔子-松鼠、汽车-鞋子。这种意义上的两可性使得争论的出现变得合情合理。
实验的对象是五十名两岁的法国小朋友。实验中,实验者先给被试呈现一张图片,然后问他们这是什么。接着实验者又问一边的信息提供者这是什么。按照剧本,信息提供者永远会和小被试唱反调,要是小被试说图片上的是兔子,信息提供者就会说是松鼠。除了回答问题,信息提供者还可能解释一番,对应不同的论证充分性:
强力的论证:
如,这是一条鱼,因为我看到它在水里游。
循环论证:
如,这是一条鱼,因为我看到这是一条鱼。
没有论证:
如,这是一条鱼,嗯嗯,这是一条鱼。
最后,实验者再给孩子看一遍图片,问他这是什么。
听完信息提供者的观点之后,大约七八成的孩子改变了自己原来的答案,认同信息提供者。但与预期不同,不同的论证充分性没有带来差异。这可能是因为孩子们认同的比例都太高了,区分不明显。
那是不是说论证就没有用呢?
当然不是。上面的过程结束之后,实验还在继续进行。
这一次,实验者还是让小被试和信息提供者看图片说名字,但这一阶段信息提供者全部没有论证。实验者想看看上一轮的解释会不会让孩子继续接受信息提供者的观点。没有了论证,孩子们接受信息提供者的观点,放弃自己原来观点的比例有所下降。但相比之前循环论证和没有论证的信息提供者,做出强力论证的信息提供者使更多的孩子改变了观点。
最后一个阶段,信息提供者借故离开,实验者又单独给小被试看一些图片,问他们是什么,其中就有小被试之前看过的图片。现在,他们还会继续认同信息提供者的观点吗?还是说,信息提供者不在场后,他们会恢复自己原来的看法呢?
结果表明,孩子们认同信息提供者的比例继续下降,但强力论证组的孩子认同比例(约60%)显著高于循环论证组和无论证组的孩子。争论时给出有力的证据,真的可以比较长久地改变两岁儿童的观点。
作为成年人,我们辨别信息的能力当然要比两岁的孩子强,但虚心对待不一致观点的态度,我们可能做得还不够。下次和人发生争论时,记得好好讲道理哦!
本文参考资料
Castelain, T., Bernard, S., & Mercier, H. (2018). Evidence that two‐year‐old children are sensitive to information presented in arguments. Infancy,23(1), 124-135.
图片来源
Freepik.com
文献截图
你可能还想看:
本文为婴幼儿心理公众号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欢迎转发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