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宝宝长时间“交给”电子产品,合适吗?

作者:香港国际青少儿艺术节 02-17阅读:3218次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应用品,甚至有人认为,眼下的电子产品成了孩子们一个新的“保姆”。宝爸妈们忙得无暇顾及孩子时,一部手机、一台电视、一个平板电脑,就能让孩子安安静静地自己玩上大半天。

调查显示,很多孩子对电子产品产生了依赖,经常向父母索要电子产品,否则便大哭大闹。电子产品俨然成了宝爸妈带娃的一个纠结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一下。

科学家庭育儿

看电视好不好?

科学家庭育儿

1.身心发育的消极影响

很多家长都能意识到看电视的坏处。比如长期观看对视力会有影响;电视上的少儿不宜的信息会轻易感染孩子让孩子学坏;浪费时间,减少了孩子看书学习或者户外运动的时间等。

但是这些会造成什么结果呢?

很简单,刺激单一,缺乏其他方面的运动和学习,会让孩子知识面变窄。有些家长可能会说:“不对呀,电视不是信息量很大么?为什么知识量会变窄呢?”这是个好问题。

不过这个问题如果在20年前来问,没有问题,可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电视已经成为一个信息相对滞后的媒体工具了。

另外,孩子看电视不比大人看电视,天天看中国的“非劣质”动画,所受到的教育效果还不如带孩子去一趟野外体验大自然来的更实际和有效。

2.看电视也不是一无是处

但是看电视的好处也是有的,而且也是孩子非常需要的:

首先,电视中绚丽的色彩会刺激孩子的视觉,良好的电视节目可以让孩子提高自身的审美和视觉的灵敏度。

其次,受孩子欢迎的电视节目很容易在孩子的“朋友圈”中流行,如果有个小朋友因为家庭的阻止,没有看过这个节目,就缺少了和其他小朋友的谈资,有可能因此受到冷漠甚至是排挤,也让孩子自身产生了社交焦虑感,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

所以,在我看来,给孩子看电子类产品,包括看电视、玩平板类游戏等,都是必要的,但是过量了,就会造成上述的问题和风险。所以关键不是该不该让宝宝看,而是如何让宝宝接触这些电子产品。

科学家庭育儿

如何让孩子看电视?

科学家庭育儿

孩子看电视不要紧,关键是什么时候看,每一次要看多久。

1.3岁前不宜看电视

孩子的视力是随着出生之后逐渐开始发育的。这时候孩子的视觉非常的脆弱,而长时间接受电视机的电弧影响和光电效应会让孩子的眼球承受自身无法承受的压力。虽然孩子的视觉从医学上来说可以有一定的自我修复的能力。但是咱们总不能因为自己伤口愈合速度快就多去往自己身上捅刀子吧。

而在3岁之前,更多地让孩子接触自然光,接触绿色,接触真实世界中丰富的光源刺激,可以让孩子的大脑得到长足的发展。所以相对于看电视,尽量多的带孩子去户外不同的环境去感受和观察,才是教育的正途。

2.孩子看电视看太晚不愿意睡觉如何破?

我们要学会给孩子限定一个时间,逐渐锻炼孩子的时间意识。

①规定时间

看电视前,规定好看电视的时间段,并告诉孩子准确的时间。如果小一点的孩子不会看时钟,我们可以告诉孩子“当分针走到X个数字的时候我们就要关电视了哦”,孩子同意后,才开始看电视。

②给孩子一个缓冲

很多家长是到了时间就立刻关掉电视,然后让孩子去睡觉。这时候孩子正看的着迷的时候忽然遇到了黑屏。内心一定是一万个不愿意,所以哭闹也是必然的事情了。

所以我们要提前给孩子一个缓冲,比如还有5分钟的时候,我们要告诉孩子:“还有5分钟哦,5分钟过后我就要关电视了。”然后还剩1分钟的时候继续提醒一次,然后到点关掉电视机。

③温柔而坚定地执行

如果定好了到哪个点必须关掉电视,那就要温柔而坚定的执行告诉孩子:“妈妈理解你的感受,电视没看完特别想看。但是现在到你睡觉的时间了,我们下次在看好么?妈妈可以把这个节目录下来,然后等明天我们一起看好不好?”然后温柔的抱孩子上床。如果孩子继续下床要看电视,我们要继续坚定地将孩子抱回床上去。

长此反复,只要妈妈坚定,无论孩子如何哭闹,我们都把孩子放回到床上去。那么孩子就一定能睡着。第一天可能要耗时1个小时,下一次成功的时间就会越来越短。

但是反之,如果妈妈这一次妥协了,让孩子继续看了,那孩子就知道:“只要我哭闹,就能赚取更多的看电视的时间。”那下一次孩子就更加坚定信心要去哭闹耍赖了,规矩就更难定。

④人性化的处理孩子的诉求

我们有时候追个美剧看个连续剧,也想一直看下去,不愿意睡觉呢,所以孩子的心理我们要理解。那么我们要思考能不能有两全其美的做法,不如录下来或者从网络上找到孩子爱看的节目资源,定时定量让孩子每天观看呢?

甚至可以作为孩子有进步的奖励让孩子看呢?这样孩子看电视的诉求就会通过其他方式得到满足,自然晚上看电视的那点时间就不会那么容易跟家长讨价还价了。

⑤合理安排看电视的时间和地点

吃饭时候、学习时候、看书时候、玩玩具时候都不应该看电视。为了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不应该多让孩子频繁进行“三心二意”的活动状态。因为孩子不愿意而对此妥协,养成了习惯,等到孩子注意力不好再去弥补,那就难上加难了。

编辑记者:Francis

请回:2 ;会请回:3,谢谢